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西文化之比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23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4 01:12

罗志田:文化评论与中西文化异同

罗志田

文化评论大约是近一二十年才“兴起”的一种文体,比通常意义的“散文”或者要稍稍正襟危坐一点,但又不能严肃到像以前电影上的政委那样不苟言笑。如果用科举时代的文章标准来比拟,则考秀才时主要看文辞的美恶,文章要做得空灵;考举人的文章就要有点所谓书卷气,多少要体现一些学问,不能太空;而考进士则学问一面要求更高,需要在讲究文辞的基础上尽可能表现应试者的学问功力。文化评论大概就有些类似于举人的文章,要在淡淡的书卷气中依稀透出几分空灵,其实也带点我们中国文化特有的那种希望鱼与熊掌兼得的中庸意味。

今日文风不古,学术论文不少是文辞和学问都未必佳,固不必论。

通常学问一面还过得去的学术文章,也大多不复讲究文采,能做到“辞达意”又“言能文”者,实在已罕见。而一般的散文似乎又不太离得开风花雪夜(以雷峰为题材而能写出使人颇思一读的散文者,并世恐无几人)。这样的语境也许促成了文化评论这一介乎于普及与提高之间的文体逐渐流行,恐怕也是立意于雅俗共赏的《读书》杂志能够销量大增的原因之一。而《读书》杂志本身又有意无意间塑造出一种类似文化评论风格的书评体裁,即不必像专业书评那样必须准确概括所评书籍的内容,且所论有时也不一定紧扣原书主旨,常常可以借题发挥。

本书所收的是葛小佳(署名葛佳渊)和我(多数署名罗厚立)合写以及我个人近几年刊发的一些文化评论和读书心得,其中一半以上是刊发在《读书》之上。如今小佳远在美国,这个小序只能由我独自执笔了。我们都是有“专业”且以专业为吃饭之“正业”的学人。有些专业方面的朋友是很反对花时间来写这类文章的,因为这多少总要针对和因应写作当时的学风世风,难以传之久远。但编辑方面的朋友则以为应该多写这类读者范围或更宽广的文字,以稍尽所谓读书人的社会良心。我们的这些文章,即是在《读书》杂志于九十年代头一两年似乎一度缺稿的情形下,受一位与《读书》关系较深的朋友之托而开始写作的。说句老实话,从那时到现在,我们的专业压力都相当大,这些文字真正可说是“拨冗”写出。如果不是《读书》和其他刊物的编辑朋友(以及关心这些刊物的非编辑朋友)们的敦促,几年间要写这么些非专业的文字,实难想象。

但正因为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又多半是赶着写,其结果很可能是鱼与熊掌都未能得。对一些希望看到点“什么”的读者来说,这些文字恐怕已过于随意,甚至与“学术规范”有了距离;在另外一类读者看来,或者仍觉太过迂远,书卷气还是稍嫌浓厚。好在我们并无像陈寅恪他们那样具有想要“转移一时之风气”的使命感(中国传统士人原无西方传教士那种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汉代人所说的“澄清天下”

似乎更多是指事功而言,宋以后的士人明显偏重“触及灵魂”层面的努力,我颇怀疑是受了禅学的影响),从一开始就既不希图闻达(所以不用本名),也不奢望要影响什么人;既不敢云“提高”,也无意要“普及”.不过读书阅世,思而后有所得,希望藉此以文会友,或者能从思想交换中获得一些进益,如此而已。

文化评论的随意性(与学术论文相比)似乎使写作略更容易,惟在今日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的时间和刊物的篇幅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加有限。当此之时,若随意制造文字垃圾,真可以说是犯罪。故我们这些文字,虽然粗浅,却皆是诚诚恳恳用心力认真写出。我们写作的基本准则是不趋时、不趋世,有心得方下笔,不作无病*,亦不敢逢场作戏。知我罪我,乃在读者。这一点葛小佳在电话中特别提出要说明一下,当然决非自以为是,不过出于对读者和刊物的尊敬和个人的自重。依我们的陋见,文化评论究竟与抒情散文不同,写作时固然不妨比写学术论文更加“率性”一些,但既然是写给别人看(特别是有阅历不深的青少年可能要看),总以多少有点“作圣”的责任感为好(当然,若有意“作圣”,便会失真,这也非我们之所欲)。

本书之所以名为“东风与西风”,并不是觉得其中一篇以此命名的文章特别好,而主要是因为多数文章的内容或涉及中国文化,或涉及西方文化,有时更兼及两者的异同。我们都是学中国历史出身,后来又多少受过一些西方的教育;深感不仅西方对中国有许多误解,在我们已经尊西崇新一百多年的中国,国人对西方文化学术的了解仍可说仅及皮毛(包括《读书》在内的一些尚有地位的刊物,近年刊发的有些论及西学的文章,便时有“背塔说相轮”的情形)。更为不幸的是,同样由于百多年的尊西崇新,到我们的上一代人就已对中国传统甚感模糊,以后更是每下愈况,结果造成今日一些有影响的学者拿西方文化作我们的“传统”、而我们的“国学”家与“后学”家也依稀难辨的严重错位现象。

约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假如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假如把“资产阶级”换为“西方”,这一预测与此后百多年的世界历史发展实惊人地若合符节。

但西方“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却不仅是马恩所说的“商品的低廉价格”.强大的军事实力与经济能力一起使西人的文化自信大增,同时也提高了西方文化对非西方人的吸引力。这在近代中国有着非常充分的体现:万里长城之内的青年鲁迅在1903年的《自题小像》一诗中曾以一句“灵台无计逃神矢”沉痛地应和了马恩的话,而彼时开始兴起的尊西崇新大潮似乎至今未衰。

这一现象最宜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的“文化霸权”理论来解释。我们国内许多人对“文化霸权”理论的理解都有些偏于从中文词字望文生义,特别注重居于强势一方的强权控制。“控制”!猳mination)当然是文化霸权理论的一个关键词,但若只看见这一面,就陷入另一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说的“单向度”(one-dimensional )思维模式。其实,文化霸权的形成与维持,不仅有支配群体及其文化强势控制的一面,而且有被支配群体因各种历史和时代原因对霸权文化大致接受甚而主动赞同的一面(这最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说的工人阶级“自在”而不“自为”

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文化霸权”有些类似中国上古三代时的“共主”:其对从属者未必要求绝对服从,实则常常只要求承认其“共主”地位及不挑战即可。这其间还有许多细致微妙的讲究,读者可以去参考原书,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文化霸权”是“双向度”

的。

当然,霸权下的弱势群体对强势文化的倾羡和趋附也一直伴随着憎恶,特别在这一强势的形成依赖于非文化因素时更是如此。美国*学家杭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在去年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铸》(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书中论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当非西方国家在追求以富强(特别落实于经济和军事力量)为标志的“现代化”

时,它们竞相往西方寻求成功的秘诀;而在这些国家达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后,又纷纷转而声称是其本土文化——而不是从西方寻来的秘诀——促进了它们的成功。杭廷顿因而推论:国家的富强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复兴。前些年关于所谓“东亚模式”经济发展的讨论,正是这一现象的典型表述。近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国学热”的同步,似乎也预示着类似现象的出现。

但是近代中国有着与其余东亚国家颇不相同的历史经验。在日本,“和魂洋材”说从来没有落到“中体西用”论在中国那样悲惨的结局(后者在中国思想言说中迄今仍是一个负面意义为主的“落后”术语);近代日本许多“国学家”正是改革的促进派(其实中国亦然,不过因为当时还有更趋“新”者而显得“旧”),故“国粹”在日本基本不是一个负面词汇。在韩国,由于曾经陷为殖民地,更加感到本土文化的珍贵,反传统的思潮虽也曾出现,却不象在中国那样成为主流。而在中国,部分因为强势文化采取了打压和劝诱相结合的策略(不一定是预谋的),尊西趋新及与此相关联的反传统观念在思想界长期居于(或隐居)正统地位,其流风不散,以至于今。

故中国传统的崩散远甚于日、韩等国,到今天恐怕只剩那些居于“深层结构”之安身立命的基本价值观念尚部分存留,余者多已进入博物馆,要经专家鉴定并释读后始能供游人观览(也仅仅是观览而已)。

同时,今日“国学”与“后学”的异曲同调,特别是其既不“国”也不“后”的层面,更揭示了“专家”不专的隐忧。

这就产生了一种颇不乐观的可能性:当中国真正能够以西方的方式做西人曾经做到的事甚而做得更好(几十年来不断重复的“某事西方人用了多长时间做成、而中国人却只用了多短时间就作成”的流行“话语”,最能提示赶超西人并驾而上之这种心态的持续存在),因而出现杭廷顿所推论的本土传统文化复兴之需求时,包括“专家”

在内的国人对传统文化实已甚感隔膜。结果,本土文化的复兴恐怕将类无源之水,虽得一时之盛雨而成潢潦,却难以长流。

不能立足于传统或与传统接榫的“现代化”,其实并不会是有些人担心的“全盘西化”(诚如杭廷顿所言,有些地方恐怕是“化”不过去的),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化”呢?骡子比驴强壮、比马耐劳,但要繁衍似乎只有“克隆”一法。这样的文化“复兴”大约不是人们所向往的吧?

本世纪初胡适在欲为中国“再造文明”的同时也鼓吹“充分的世界化”,那是受了“天下一家”的传统思想影响(或者也因为他所学的专业是意在高远的哲学),总希望有一个超越民族文化认同的大同世界的存在。近百年以及前此数千年的人类历史经验提示,这样的理想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恐怕仍只能是个名副其实的理想(杭廷顿将此说破,最为与胡适心态相近的中国人所不乐闻)。谁都希望下个世纪的世界是个冲突更少的世界,但努力的方向也许不是人们常说的求同存异(人类诚有共性,同者自同,原不必求;而人类各文化族群亦自有其个性,求也未必能同),倒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和庄子主张的“以不齐为齐”更适合于不同文化的族群共处,也更有实现的可能。

今日世界的融合与互动已达不可能自我封闭的程度,不论何种文化或教义,皆已不存在完全纯正不杂者(故即使所谓的“原教旨主义”

也不过是一种态度的强调而已)。但要能够真正汲取他文化之长,则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坚实基础,一要努力做到朱子所说的“虚其心”,即西人所谓“心灵开放”(open mind ),平等对待本土文化与异文化。近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其最大问题即在于它隐约道出将不同文化视为有高低之分的体系这一价值观念。在这方面,持“中体西用”说者与尊西崇新者实质上并无两样,其区别不过在于中西文化何者高何者低而已。存此一念,则即使当时双方大部分人的实际目的均侧重在引进“西学”,仍难以真正汲取西学。

要朝“和而不同”的方向努力,首先要能既充分了解自己,又对异文化及异文化群体产生真正的“了解之同情”.而这一努力的方向恐怕不是去求同,而是先分清人我之别,即不仅弄清楚“我是谁”这一认同问题,更要能将“非我”(the other )真正当做“他者”来理解。这是我们的文章常常注目于梳理中西文化异同的一点初衷。

就西方学术成果而言,只有循西方文化体系的内在发展理路去解读其具体的研究,才能弄清其心意所指;必有此理解,才谈得上对话、批评与借鉴。我们在评介一些西方汉学(包括中国研究)书籍时,总试图说明其产生的学术语境。盖汉学在西方是边缘学科,除欧洲少数经典汉学著作有与近代西方经学(Classical Studies )相近的特有传统外,大部分汉学研究都是循西方学术主流而波动的;若不了解其主流,也就难以读出其所欲言。

同样,读今日国人的学术著作,甚至讨论今日的文化动向,恐怕也要通过论世而知书知人,根据其所处的语境来探索其有意无意的时代今典,然后或可以产生“了解之同情”.我们在写作时也曾有意朝这方向努力,但是否真有所获,则仍待读者的教正。如今不仅有所谓“*”,文化界和学术界的“泡沫”现象大概都已到达前所未有的程度。本书中有几篇文章,都带点“说不”的味道,多少表明我们对今日士风学风觉得尚有可商榷之处。我们也知道这类文字不合时宜,但也许是“作圣”之心稍重,有时确有不吐不顺畅的感觉。

以前办报办刊之人最喜出现争论,以为可吸引读者。近年人之常情恰相反,大家都互说好话,或各说各话,商榷性的文章颇不受编辑的欢迎。记得我们前几年写过一篇与人讨论的文章,结果在刊物放置了比往常要长得多的时间,最后刊发时在作者署名前面被冠以“留美学人”的头衔。这不啻是一个“编者按语”,大致意谓此等人居异邦太久,已不谙华夏礼仪,被讨论者不与其一般见识可也。类似的情形我个人在好几次学术研讨会上也有所体会:凡出现说点不同意见之情形时,便有朋友出面说这是出于好意,而会下则必进而说明此人在外国甚久,对国内“学术规范”生疏,尚乞见谅云云。我后来也颇思有所改正,无奈修养不到家,顽梗之性仍偶有表露,这是要先致歉意的。

本书各文除错别字的校改和一些西人西字的汉译有所改动外,仍依其刊发时的原样(个别文章原有少量注释,已删去或并入正文)。

非谓高明到可以一字不易,也不敢自谦到以为数年间学力毫无进步,实欲保留观念与文笔之历史原貌,以志在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中一二学人应时而发的心声,或可作为将来研究本世纪末士风、文风、以及世风的一点材料。

(这是我为葛小佳与我合著的《东风与西风》一书写的自序,原刊《开放时代》1999年2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4 01:12

一位旅居国外的人士说:“真让人奇怪:在中国,人发了烧,我们都用“闷汗”的办法给他降温;而在外国,人们却用少穿衣服甚至在冰水中洗浴的方法治疗发烧。这太残忍了!”这种治疗方法上的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典型表现。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谈到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其实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

再烹调技法上,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着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由此可见 ,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 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

最后。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在现象上的种种差异都可以归结为最本质的一点: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这种差别是深刻地孕育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的,按先秦诸子的观点,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从伯牙琴到赵氏孤儿。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何处少的一个“情”字?!

与此不同,西方的一切学说的母胎都始于哲学。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重智的产物。

(三)、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历史上的差异依然延续和发展着。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从战争年代,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到和平年代,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牺牲自己参加大赛,勇夺奖牌的机会,无

一事例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

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无疑是以理智为基础的。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再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外国运动员常常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超越生命的极限,实现人生的梦想!这种“个体本位”的思想无疑来源于理智的指导。

面对目前世界的资源稀缺问题,中西方的态度依然不同。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相反,西方的解决方案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以适应、满足人的无限*。为了满足*,不择手段,甚至垄断和战争。

(四)、中西文化的特征比较及优劣分析

中国人这种忍耐与节欲的性格特征,缺乏对交换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虽然文化灿烂,却没有产生商品经济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几千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人们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却很少关心“社会对个人是否功平”的问题,致使公民作为个体,其权利不是至上的。

在西方文明中,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其基本性格即坦诚、直率。个人生存的满足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交换,使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第一位的。

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去分辨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因为,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从而孕育了两种不同的文明;也各有所短,致使两种文化皆有不足,均尚待发展与完善。

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

小结:

故,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国人克制自己以适应自然,但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奋起直追。

有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见和同。梅随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种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人类更幸福,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只有经过互相取长补短后,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才能更合理的解决生存中的个体化满足问题,从而是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相处的境地。

参考资料

1、《智与情——中西文化之比较》

2、《中西文化差异两三事》

3、《人类社会发展新解》 摘自《世界弘明哲学季刊》2000年9月号

4、《从饮食习惯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5、《论语》

6、《诗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4 01:13

一位旅居国外的人士说:“真让人奇怪:在中国,人发了烧,我们都用“闷汗”的办法给他降温;而在外国,人们却用少穿衣服甚至在冰水中洗浴的方法治疗发烧。这太残忍了!”这种治疗方法上的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典型表现。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谈到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其实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

再烹调技法上,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着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由此可见 ,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 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

最后。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在现象上的种种差异都可以归结为最本质的一点: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这种差别是深刻地孕育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的,按先秦诸子的观点,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从伯牙琴到赵氏孤儿。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何处少的一个“情”字?!

与此不同,西方的一切学说的母胎都始于哲学。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重智的产物。

(三)、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历史上的差异依然延续和发展着。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从战争年代,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到和平年代,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牺牲自己参加大赛,勇夺奖牌的机会,无

一事例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

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无疑是以理智为基础的。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再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外国运动员常常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超越生命的极限,实现人生的梦想!这种“个体本位”的思想无疑来源于理智的指导。

面对目前世界的资源稀缺问题,中西方的态度依然不同。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相反,西方的解决方案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以适应、满足人的无限*。为了满足*,不择手段,甚至垄断和战争。

(四)、中西文化的特征比较及优劣分析

中国人这种忍耐与节欲的性格特征,缺乏对交换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虽然文化灿烂,却没有产生商品经济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几千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人们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却很少关心“社会对个人是否功平”的问题,致使公民作为个体,其权利不是至上的。

在西方文明中,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其基本性格即坦诚、直率。个人生存的满足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交换,使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第一位的。

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去分辨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因为,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从而孕育了两种不同的文明;也各有所短,致使两种文化皆有不足,均尚待发展与完善。

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

小结:

故,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国人克制自己以适应自然,但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奋起直追。

有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见和同。梅随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种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人类更幸福,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只有经过互相取长补短后,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才能更合理的解决生存中的个体化满足问题,从而是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相处的境地。

参考资料

1、《智与情——中西文化之比较》

2、《中西文化差异两三事》

3、《人类社会发展新解》 摘自《世界弘明哲学季刊》2000年9月号

4、《从饮食习惯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5、《论语》

6、《诗经》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从不同角度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一、价值观差异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自由、独立和竞争。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群体和谐、家庭观念和尊重传统。在西方国家,个人的成功、自由和权利被高度重视,而在中国,个人成就往往与集体紧密相连,个人价值体现在对集体和社会的贡献上。二...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西之间的科学文化呈现的文明底色不同:科学文化诞生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自由民对纯粹知识、对“无用之用”学问的追求,就培育塑造了西方文化中探究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和理性传统。形而上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为进一步追求建立严整自洽的逻辑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维训练。基督教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

中西文化比较:探索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共通之处

中西方艺术表现和审美情趣的不同也是文化比较的热点之一。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写意”和含蓄之美,注重意境和气韵;而西方艺术更强调写实主义和个性表达,注重逻辑和情感的直接表达。两种不同的审美观念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共通之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

你如何看待中西文化差异?

1. 西方文化倾向于抽象思维,而中国文化偏向形象思维。在生活态度上,西方人通常更注重实用性,中国人则可能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体验。2. 在文学艺术方面,中西文学各有所长。中国文学以含蓄和写实著称,而西方文学更注重个体心灵的成长。中国的唐诗宋词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韵律和意境体现了中国人的内敛性格。

中西文化对比: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共通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与社会习俗方面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孝节义、礼仪之邦;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的价值实现和自由平等。这种差异直接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礼仪以及社会凝聚力上。共通之处与交流互动 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一些共通之处。比如对人权、和平、环保等普世...

中西文化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的,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的,在语言表达上,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委婉的,而西方人因文化不同,西方人与人交际表达是比较直接的,比较直白。二、中西方文化的烹饪方式不同 中国因为地广物博,也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对食物的烹饪上,中国的烹饪技巧比较...

中西文化差异是什么?

4、中西方文化比较:自然观 中国古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方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三个基本观点:1、人与自然有共同的本原,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2、自然运行的规律,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3、人类社会要从自然规律中探求出个体修养的意义,使个体修养...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

也是形式上的表现不同。三、西方将微观的人权和横向的民主政治定为“普世价值”,但在中国的民族权(宏观的人权)和“立体民主”的对比下,其普世性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审视这些所谓的“普世价值”是否适合不同文化,并保持其原有的意义和表现方式。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西文化相对比较之启示 ...

中西方文化的差别

西方:排他文化则总是陷入零和博弈的困境。3、思维模式的不同 中国:思维模式是宏观的,使中国人能更好地把握全局,中方一般都比较的注重儒家思想,注重礼义廉耻,在平常的时候比较的含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注重礼节问题。西方:善于微观思考,严谨的思考,这是由于微观化的思维模式,也使西方更早地...

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主体思维是综合性思维,整体优先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方式,而西方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部分优先,他们更注重细节和逻辑推理。法制观念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讲究克己复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当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

中西文化比较小论文 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中西文化比较教程 中西文化比较总结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 中西文化比较赵牟丹 中西文化比较思考题 中西文化比较徐行言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的网页能打开,但是一些要输入帐号密码的网页就打不开了 qqzc发到10690700511 10690700511发送1是干嘛的 ...的学校,他家庭背景没有我好,对学习也没兴趣,家里不同意 我是帮大学同学问的,她现在大学毕业一年了,她男朋友还在高三,我一开始... ...九月读大三了,家里人想让我出国留学,我男朋友在国内, ...很好,二本)我对象高中毕业就不念了,告诉家里之后,家里人不同意怎么... 我和她学历有差距,我是本科,她没上大学,我们感情很好,可是我妈不同意... 女友佳人因为我是2本毕业的就不同意我们来往,要她和我分手 我考上了二本大学,男朋友考上了一本大学。我们还有未来吗?我怕他会... 有没有关于十三爷的清穿小说,不要一女多男的,要女主一心一意的 京沪高铁 动车是什么型号 保险理赔注意事项和赔付方式 G74高铁用的是哪种高铁型号? 保险理赔报案注意事项 个性的新婚祝福 交通意外保险理赔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国内动车和高铁所采用的车底型号及详细参数,南车和北车的有区别么?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中”的“不知处”是什么意思? 这些细节必须牢牢把握住,保险理赔时要注意什么? g285高铁是什么型号 莎士比亚喜剧风格的内容摘要 商业车险理赔有哪些注意事项? 普通大众修学佛法要有什么心态 倾字怎么组词 顺治皇帝出家偈,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要详细的意思 交通事故与保险理赔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古诗《寻隐者不遇》讲述了什么? 车祸保险理赔注意事项 保险理赔有哪些注意事项 以门为话题的作文题冈 高铁和动车区别? 一 化纤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微信订阅号多图文信息怎么调整顺序? 华为平板bah3w59多少英寸? 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怎么编辑多图文消息 华为平板BAH3-w59忘记锁屏密码怎么办? 华为平板BAH3W59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个人微信订阅号上编辑图文文章? bah3w59支持一代笔吗 华为平板BAH3W59使用的充电器是多少电流? 华为bah3-w59平板怎么设置画中画? 微信订阅公众号,怎么发文字图片,这些内容怎么编辑 这样的微信公众平台图文信息是怎么编辑出来的啊??? 华为平板bah3-w59游戏支持陀螺仪么? 华为平板BAH3-W59怎么进入recovery模式 华为bah3w59是多少寸? 微信订阅号多图文信息怎么调整顺序 黄色秋葵花是不是硫磺熏过的? 如何辨别真假黄秋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