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古世纪的盔甲有几类?用途各是什么?盔甲各分为几个部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4 23:0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2 12:17
西罗马灭亡后,欧洲开始学着接受文明生活,但蛮族人却始终无法提高,不论是诺曼人还是加洛林骑兵,锁子甲一直是其主要装备,这些锁甲和罗马时代相比,完全没有进步,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甲的进化要有技术突破不是容易的事,有人说,蛮族人不懂造更复杂的甲,但从出土文物看,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诺曼人甚至使用过全身鳞甲。
同罗马和西欧一样,拜占庭的盔甲也是锁子甲为主,其着名的重骑兵kataphractos的标准配备就是锁子甲,但是一种叫的盔甲lamellar也十分流行,不论单独还是配合锁子甲,这种盔甲在东欧和阿拉伯各族广泛使用,是那个时代的西方世界的最好铠甲,有趣的是,这种铠甲多是胸甲,无袖或者短袖,长及膝盖的非常罕见。lamellar可以说是札甲和鳞甲的结合,这种盔甲在12世纪大量流行,我曾有幸在网上问过Timothy Dawson(著名拜占庭军事研究者),他的解释是经济是决定盔甲的首要因素,lamellar在拜占庭不同历史的普及度不一样,就从侧面反映了拜占庭的经济状况,其后在他的拜占庭步兵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证,这位老兄很随和,可是他的书我还是一本正版都没买。与拜占庭临近的东欧国家,他们的盔甲一直是东方式样,通过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中国对东欧盔甲产生影响,直到10世纪以后波斯盔甲的大量引入,才改变了东欧的风格,前段时间有媒体称匈牙利人的盔甲像连环画的岳飞,说法虽不够专业,但却点出了早期东欧盔甲和中国的渊源。
萨拉森人的盔甲是西方和东方的结合体,由于萨拉森人的成分较复杂,所以其盔甲也有多种风格,既有类似于中国步人甲的披挂甲,也有古罗马风格的锁子胸甲,还有拜占庭风格的复合盔甲(将锁子甲和布甲及札甲混合使用达到加强防护的目的,通常是用札甲式胸甲结合锁子甲,这种盔甲拜占庭也广泛使用)。在早期战争时期,阿拉伯人的盔甲水平和西欧人相比都一个样--寒酸,真正解决他们盔甲问题的时候是控制波斯和印度后,这是两个传统的盔甲制造大国,尤其是伊朗,在10世纪到15世纪,波斯人出口的盔甲,支持了土耳其,俄罗斯,帖木儿的扩张,波斯风格的盔甲也称为西欧板甲甲,中国唐式披挂甲之外的第三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甲胄。萨拉森人的盔甲风格也由早期偏重西欧风格演变成中亚风格。当然由于文化弱势,萨拉森人的盔甲很少被人关注,也由于其来源的混杂性,使他们的甲胄集世界之大成的同时变得毫无特色。
波斯中世纪铠甲除了从古老时代留下来的鳞甲,还包括新型的链板甲和新型镜甲,链板甲是在锁子甲上加装铁片,根据铁片大小多少分为数种风格,在印度,伊朗,阿拉伯,俄罗斯都有广泛应用,直到16世纪中叶,土耳其和印度人依然把这种铠甲作为主力铠甲,蒙古西征时遭遇的花剌子模骑兵,也是使用链板甲的。镜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诞生于印度的铠甲,早期镜甲只有四片方形铁片,分别保护躯干的四个方向,后期镜甲造型复杂,其基本结构就是大块不同造型铁片,通过锁子来连接适应人体曲度,我们从此可以看出,完整的大块的铁片比零碎的铁片和锁子更受欢迎,大块铁片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适应人体外形,通过锁子连接在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古罗马,古希腊都曾经广泛使用大块完整铜片制成的铠甲,如肌肉甲,但这种铠甲都无法适应人体的外形,穿戴既不舒服,罗马环甲是一种尝试,但同样无法完美解决问题,加上造价的原因,被锁子甲和鳞片甲淘汰掉。印度将圆形和方形的完整铁片安装于腹前和胸前,虽然防护力很高,但保护范围很窄,链板甲和后期镜甲的出现是大块甲片广泛应用于中世纪战争的标志,我们也可以由此看出,对整块甲片的追求是从古到今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不是造价,不是性能,而是工艺--如何适应人体。
我们还要说下披挂甲,锁子甲很轻,所以能够用肩承担重量,但其他甲叶式铠甲,比如,山文甲,札甲,鳞甲却不行,必须用身体多个部位承担重量,伊朗,拜占庭很少出现大型甲叶甲裙,而使用锁子裙代替,中国是最多最早使用甲叶式甲裙的国家,唐式披挂铠是中国最经典的铠甲,我们的关于铠甲的艺术造型多是用他们,从敦煌到当代连环画,唐式披挂铠几乎就是唯一的造型,这种铠甲在宋代达到完美,可是实际使用和艺术是有区别的,比如我们知道唐式披挂铠有巨大的腹甲,甚至可以垂到膝盖处,可骑过马的人都知道,这种装置对骑兵而言毫无用处,反而是累及,我们在兵书上看到的骑兵铠甲并没有这种部件,同理,中亚,拜占庭的披挂铠也没有,明代中期的图同样没有,或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东西不是实战用或者不常用,考虑到步人甲是有这东西的,我们也可以认为他是步兵甲的设备。
盔甲的穿戴讲究简单,唐式铠甲的穿戴非常麻烦,而且不稳固,应该不是盔甲的主要趋势,或许我们看到他们多只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的宠儿,明孝陵前的将军像是穿这种铠甲的,各地的天王像是穿这种铠甲的,清末的武侯祠雕像同样穿这种铠甲,可见这是一种艺术造型,与真正的中国实战铠甲关系有限,也对后世的研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误导,我联想到拜占庭遍地都是的圣武士像,这些永远身着和古希腊甲裙的武士像从6世纪到14世纪都广泛出土,我们只能明确他们是早期拜占庭军队的造型(也许就是贝利撒留时代),但绝不是后期的武士装备,拜占庭的研究者曾经感叹,非常的不幸,在经历了战火和毁灭后的拜占庭军事文化,留下了一大堆艺术而非写实的东西。
西欧的盔甲骑士走了一条和世界截然不同的路,当其他国家在锁子甲上使用札甲或皮甲来增强*头部防护能力时,西欧的骑士却选择了锁子裤和锁子袖(手套)来增强手臂和腿,同时,还最广泛的使用面甲,所以西欧骑士的防护面积在11世纪到14世纪为世界第一,这里面的一些东西值得我们研究,国内曾有人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并认为这代表西欧兵器落后,连破锁子甲都难,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西欧是世界上使用盾牌最广泛的地区,骑士可以说是人手一盾,盾牌最主要的就是保护躯干,忽略盾牌去探讨盔甲是极为幼稚可笑的,我们如果关注俄罗斯,拜占庭和土耳其十二世纪后的盔甲发展,也能发现这个规律。直到13世纪中叶,欧洲仍然以锁子甲为主,宽大的骑士袍罩在锁子甲外边以表面骑士的身份。我们知道,由于历史积淀,很多不好的习惯会被保留,骑士袍是非常影响战斗的,欧洲人非常清楚,但他们不换,就是强烈的传统意识作怪,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此时的拜占庭已经丧失了科技的主导能力,不仅从意大利进口盔甲,式样也完全向西欧靠拢,虽然仍有使用lamellar,但数量日减。
13世纪末,西欧骑士首先使用护腕护胫增强前臂小腿的保护,接着护肘,护膝,护肩,大腿甲叶开始应用,尤其是此时,腿甲和臂甲往往是半开的,接着一种胸甲开始应用,欧洲板甲时代的黎明开始了,最早的胸甲不是整体的,是分成数块,通过覆盖在表面的织物进行连接,称为coats-of-plate,我们姑且称为板甲衣,这很类似蒙古的布面甲,由于这种盔甲在14世纪中在德国最先开始广泛使用,我们甚至可以肯定的说,这就是布面甲的一种变形。板甲衣标志着板甲时代正式开始,几乎是紧接着,意大利和英国开始生产整体式胸甲,这些胸甲有的是正面,有的是正面背面都有,此时,我们第一次看到带弧度的,可以适应人体的整块甲片,板甲在消失了近1200年后,重新在地中海出现。
此时的西欧骑士已经不再流行长长的骑士袍surcoat,更短,更适合穿戴的式样出现,jupon(紧身袄)也有使用,这些衣服是骑士的造型非常优雅,由于英法百年战争的*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所以它们是中世纪欧洲盔甲最好的代表,接着铁片制成的甲裙开始流行,由于锁子甲还在应用,历史上便称这种铠甲为混合甲(mixed armour),当腿甲臂甲变成管状时,欧洲骑士脱掉了只有好看而无实际作用的罩袍,圣女贞德随后穿着米兰的大白甲驰骋疆场,1410年,锁子甲让出最后的保留地--颈部,世界盔甲的终极产品--全身板甲出现了。
板甲出现后,立即跟随上文艺复兴的脚步,各种艺术造型构思出现在其上,板甲也在快速改进,胸甲从一片式变为两片式,左肩护肩增大,形成防护手取代盾牌。到16世纪中叶欧洲板甲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先进的地步,不止是性能,还有产量,那个时代的欧洲军队已经彻底放弃其他铠甲,不论是德国佣兵还是西班牙征服者,板甲成为了一件能在中层士兵中普及的装备。
随着火*的发展,板甲通过减少某些部件以增强机动性能,首先减少的就是腿和臂的甲,在英国内战等着名战争中,这种精简过的盔甲备受宠爱,同时土耳其,波兰也开始采用板甲,西帕西骑兵和翼骑兵都曾广泛装备板甲,日本则采用了南蛮胴,换而言之,除了中亚,西亚和中国,全世界都认同了板甲。
这还不是板甲的结束,当板甲精简到只剩胸甲时,世界已经开始工业*,但胸甲骑兵依旧是那个时代的风云宠儿,此时,凡是受到西方影响的国家,只要采用带甲骑兵,都使用板甲,比如印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2 12:17
这个具体不知道,需要你去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