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李商隐马嵬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6:40
原文:
《马嵬·其二》
唐代: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思想:这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
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马嵬(李商隐)的主旨以及写作手法
《马嵬》主旨: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此诗咏叹马嵬事变。马嵬事变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商隐生活在晚唐那种国势颓危的氛围下,这不能不使他对历史抱有更多的批判意识,对政治怀有更多的拯救情绪,对荒...
简答李商隐马嵬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思想: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
马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记叙马嵬之变,兼寓讽意基调,写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意味颇深。玄宗之悲、马嵬之变、义山之叹都在荒诞,对比、反问中表现出极大的讥讽意味。最后一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度,启发世人牢记唐玄宗...
如何理解《马嵬》一诗的主旨?
(1)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鸣宵柝”,而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
李商隐的马嵬(其二)的特色及效果是什么?
1.《马嵬(其二)》的写作手法 诗歌在艺术上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手法。例如:颔联中, 诗人用" 虎旅传宵柝" 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 同时, 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哨人报晓筹 " 反衬马鬼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再如:颈联中"六军同驻马"和“...
李商隐《马嵬二首》
讽刺了唐玄宗的昏庸和对杨贵妃的薄情。这两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唐玄宗和杨贵妃命运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封建王朝的衰落。李商隐的《马嵬二首》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李商隐《马嵬二首》
《马嵬二首》 在思想上正本清源,罪归其主,表现出了一种公允而进步的思想倾向,深得后人称许,而且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 两首诗同咏马嵬之事,首篇为七绝,后篇为七律,所表现的意旨是一致的,基本布局也是一致的。七绝前二句叙事,后二句议论,七律前六句叙事,后二句议论,同是于结尾处作冷冷的一问,奇警而有...
马嵬 李商隐 的主旨是什么
《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原文:【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
马嵬的主旨
《马嵬》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号玉溪生、樊南生。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构思新奇的特点,还兼有秾丽的诗风。李商隐的诗歌主要以爱情诗为题材,后期也有不少政治讽刺诗。李商隐的部分诗歌意思隐晦,意象迷离,有点难以理解。李商隐诗歌的文学价值很高,和杜牧被并称为“小李杜”。《马嵬》的全文 《马嵬...
马嵬坡李商隐表达
李商隐的马嵬表达的是政治讽刺,诗中隐喻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袁枚的马嵬,强调广大百姓的苦难远非帝妃悲剧可比,从而表现了关心民众疾苦、同情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用了对比(映衬)的表达技巧,将《长恨歌》所描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石壕吏》所表现的普通百姓遭受徭役离乱而家破人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