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苦的贾玲,怎么那么温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9 19: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2:07
自从《你好,李焕英》火了以后,贾玲赢得很彻底。
有人把她的成功归于真诚,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她的温柔。
贾玲镜头里的妈妈李焕英,真的太温柔了。
白底蓝点的衬衣,水蓝色的长裙,两根麻花辫,嘴角上扬,眼里有光,那句“妈妈曾经也是花季少女”“妈妈是她自己”,终于不再是空洞的温情鸡汤。
她这种全程对妈妈温柔的注视,让我时不时就鼻头发酸,那种细细碎碎的珍惜和爱,溢出屏幕,没几个人遭得住。
我之前意识不到贾玲是这么细腻柔和的人,而这种细腻,甚至不止专属于她的妈妈。
同时,我又知道贾玲这些年并不容易,只好奇她为什么吃过那么多苦,还这么温柔?
我所熟悉的贾玲,跟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差不多,大大咧咧,豁得出去,无所顾忌,却有着奇高的国民度和路人缘。
只是,贾玲一开始并不像现在这样,被全世界温柔以待。
关于她,最大的笑点有两个,一是身材,瘦不下来,二是感情,找不到对象。
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两个梗调侃贾玲,不用担心她会生气。她也每次都和气以对:是,感谢观众朋友们对我的包容。
而在自己的作品里,她也总是在自黑,演绎的角色,要么胖,要么笨。
她演聂小倩,就是九块九包邮的版本,演小龙女,就是史上最胖小龙女。
《百变大咖秀》,她可以模仿光头的火风、周晓鸥,也能模仿各种贴着大胡子的男人,观众们都大呼“像!”,舞台上的她,也笑得很开心。
《王牌对王牌》里,嘉宾们通过模仿来猜词,其中一个词是“贾玲”,于是嘉宾摆出大猩猩的样子。
结果揭晓后,大家都在笑,贾玲自己也在笑。这一题,还是贾玲自己猜对的。
和张小斐站在一起,她永远是那个胖的、丑的、没人喜欢的。
在春晚上备受争议的小品里,她甘当绿叶衬托瞿颖,一句句卖力自称“女汉子”。
在 搞笑 面前,贾玲自己的形象一点都不重要。一次次放低姿态的自黑后,她收获了笑声和掌声,同时也面临侮辱女性、装疯卖傻的争议。
因为贾玲既是喜剧届难得的女主角,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平凡的女孩子,但是,她却一次次在镜头前“作践”自己,把女性的身材、感情焦虑放大给所有人看。
有人爱贾玲,也有很多人烦贾玲。喜剧演员这碗饭,她身为女人吃起来格外心酸。
要好笑,但不能太过,要看起来蠢,但最好有点小聪明,又不能太刁太精明——贾玲一直在拿捏这之间的分寸,在笑声和骂声的缝隙中,艰难前行。
所以她说刚进喜剧圈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别像一个女人走错了澡堂子,特别特别累。
她要在满是男人的行当里争得一席之地,就算是稀有的女相声演员,也不会被特殊对待。
在男女搭配的相声里,她依旧要为自己的男搭档服务,而不是发出女性的声音。
郭德纲说过,女孩不要出来说相声,而这个女孩,他指的其实就是贾玲。
对此,贾玲是一边赞同,一边坚持。
因为坚持做喜剧,毫不在意地自毁形象,男友离她而去,“我奔向了事业,那个男人也没有回来。”
贾玲曾把这段亲身经历改编成小品,面对男友质问“你为什么要做啊?你是个女孩儿。”,贾玲只回答:“我真的喜欢”。
我们都只看了舞台上贾玲的没心没肺,被嘲笑,被欺负,却很少想到,她有时候也需要被接纳、被看见,被照顾。
她说“哪个女孩不希望自己站在台上是光鲜靓丽、美美的。”只是,她从来不是被温柔以待的那一个。
就是这样不被温柔相待的贾玲,却对每个人都极尽温柔。
细节周到妥帖,还能顾全大局,我不想称之为“高情商”,只认为那是骨子里的善良和体谅。
节目里,有人在关晓彤面前cue鹿晗,贾玲立刻一个走位,站到手足无措的关晓彤面前,“提到鹿晗看我干什么?”。
解了关晓彤的围,也免了全场死寂般的尴尬。
在那次著名的“拯救柳岩落水事件”中,她的温柔也是让人不得不服。
那么慌乱的场面,她先是坚定地坐在摔倒的柳岩身前,挡住了她即将*的上半身。柳岩也死死抱住她的腰,避免了被拖走。
等大家差不多停手了,贾玲又出声圆场:“这事儿其实很简单,红包就能解决了。”
事后,她也不愿再提及这件事,只说“那个别问了,我是觉得事情过去了,再给它撩起来,反倒……”在这些时刻,贾玲就不再是没心没肺的谐星,而是化身保护弱者的骑士,身披万丈光芒,得体,仗义。
她经常以解围者、救场者的姿态,出现在各种尴尬、紧绷的场合。
所以我特别能够理解沈腾对她的那句评价:“男人喜欢她,女人不嫉妒她。”
男人喜欢她的直率、敞亮、真实,女人欣赏她的温柔、体贴、善良。男女通杀,多少年难得一遇的宝贝啊。
贾玲的温柔,不是那种和稀泥式的老好人温柔,也不是照顾到每个人的*空调式的暖。她的温柔,是打抱不平,是拔刀相助。
也许,正是吃过类似的苦,所以更能体会他人的不易,尝过人情冷暖,才懂适时挺身而出的可贵。
但是,光是吃过苦,不足以撑起一个人这样设身处地的温柔。贾玲,还被亲近之人深深善待过。
贾玲说,有两个人,是她感谢一生的衣食父母。一个是姐姐贾丹,一个是*冯巩。
姐姐贾丹,在家庭条件有限的时候,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贾玲,自己出去打工挣钱。母亲去世后,她负担了贾玲大部分的生活费,
贾玲和姐姐贾丹
贾玲从中戏毕业后,北漂最艰难的那几年,去跑剧组、去酒吧打工,都挣不了多少钱,是姐姐持续的接济,让她苦哈哈的日子不再那么苦。
那时候,贾丹每个月800的工资,500给贾玲,自己留300。时隔多年,当得知贾玲从前在北京吃的苦,她只后悔没能多给她一点钱,让她过得稍微再好一点。
毕业后,贾玲住在东四十条的小胡同里,房子破败不堪,还是每天都要出来倒尿盆的老房子,虽然她调侃“没事,王菲不也倒过吗”,也难掩那时生活的窘迫。
就算房租只要三四百,她还是交不出来,为了躲房东,她好长一段时间里都不敢开灯,
贾丹知道妹妹在北京过得不好,心疼之下,帮她在老家找好了月薪3000的工作,让她回家。
这时,不想回老家的贾玲鼓起勇气,第一次在课外打通了*冯巩的电话。
冯巩明白贾玲专业上的才华,也希望她能留在北京接着闯,就劝贾丹安她的心:“没地儿住,我给她找地儿住,没钱吃饭,我管她几顿饭还是管得起的。”
冯巩自那开始,带着贾玲四处演出,攒舞台经验,混脸熟,先立了个小目标:帮贾玲挣个一年的房租。
平时贾玲演出也就一两百的演出费,冯巩给贾玲三五千,公益演出,还会自掏腰包给她一些酬劳。
很快,小目标就被超越了。贾玲挣够了10年的房租,终于住进了带暖气的房子。
就这样,在姐姐和*的全力扶持下,毕业7年后,贾玲终于迎来的人生的转机——春晚。那年,她28岁。
姐姐和*,是她这条路上的恩人。而父母,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和爱着她。
家里为了供贾玲读学费高昂的艺术专业,可以说过得捉襟见肘。
妈妈心心念念的冰箱,舍不得买,那件喜欢的绿皮衣,终究还是没能穿上身。爸爸为了供她读书,卖掉了家里的房子。举家之力,只为成全她一个人。
贾玲这一路走得辛苦,但同时,她也一直拥有亲人毫无保留的善待和支持。这是她的命,也是她的缘。
所以有人问贾玲,回想起当初会觉得苦吗,她没有犹豫:“不苦,多的是人比我付出更多,但机会没我好,我哪好意思说自己苦。”
一贯的贾玲式温柔语录。
贾玲经历过冷眼与嘲笑,也被人深深地爱过,她的温柔,来自爱里长出的善意,苦里生出的慈悲。
真正的温柔,从来不是单纯从苦难中淬炼出来的,只吃苦而不被爱,会生戾气;也不是被蜜糖浇灌出来的,只被爱而不懂他人的苦,会缺乏共情。
贾玲的难得,是刚好二者兼得。
人最可贵之处,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贾玲这里,这句话应该是:人最可贵之处,是经历生活的恶意后,依然心怀爱和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