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5: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2:47
知名主持人蔡康永写过一篇博客,说台湾的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这有什么用?孩子说“我想学唱歌”,父母就问“这有什么用?”孩子说“我会弹*了”,父母说“这有什么用?”蔡康永说,他很辛运,自己的父母从不这样问。因为父母也喜欢做一些无用的事,他们会问“喜不喜欢、漂不漂亮?”在父母的这种熏陶下,蔡康永喜欢上了很多无用的事,成就他的主持生涯。
1. 人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一半来自不紧急的事情他在文章的最后说:“我的成长让我相信,那些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东西,往往才是我们人生的珍宝。”
中国人什么事都讲究一个“实用”,从小到大,总有人把我们遇到的一些人和事分成“有用”和“无用”两类。好比小的时候,你说喜欢画画,父母会说只有认真读书才有出路,其他都是没用的。在很多人的眼中,如果是“没法早短期内得到结果”或是“眼下没有直接的利益”,大家就会很直接的认为它是无用之物。
但实际上,这世上很多“大用”,都是从看似无用的事物中衍生出来的,当我们急功近利的拒绝所谓的“无用”时,其实就相当于放弃了隐藏在器重的“大用”。2. 儿时读过的闲书,会变成今日谋生的饭碗
高晓松出身在书香世家,他在《鱼羊野史》中说:但是我家里有好多书,连走廊里都摆满了书。我常常随手捡起一本书,一看就是一个下午。对我而言,读书就像吃饭。
也正是因为他从小的日积月累,20多岁的高晓松就已经写出了90年代最好的校园民谣。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问题: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几乎都忘了,那么阅读的意义何在呢?有人回答:我们每天吃饭,但最后还是会饿,但是吃饭是生存的必要步骤,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
3.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和谁同行股神巴菲特说“没有芒格,就没有我巴菲特。”芒格可以说是成就了巴菲特的一个存在,所以后来巴菲特总结说: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与智者唯有,你就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就能洞察一切。
而我们国家著名的哲学家孔子也说过类似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这都说明跟对人十分的重要。
4.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乔布斯的家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照片、一盏Tiffany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他说自己喜欢极简的生活。他把这种极简的审美,也到到了工作和设计中。发明iPhone4的时候,他只有一个要求:把最复杂最强大的功能最简单化。结果极简的iPhone4,一举开创了全球智能手机时代。有人说,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简到极致,便是大智;简到极致,就是大美。你喜欢极简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