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3 20: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2 17:41
他是第2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同样也是苏联人民心中的护国英雄。他一生信仰*主义,虽出生于农村但他能带领着一大批农民抗击外来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与稳定。
但他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被夺权不算,而他的家人们也卷入了政场漩涡中。即便是他去世之后,三个女儿都被他的上级领导下了一个长达17年的残忍命令,导致这三位无辜女性的人生故事都充满了悲剧。
原来他就是朱可夫,他出生在1896年的卡卢加省的农村家庭。朱可夫的父亲是一位修鞋匠,妈妈在农场里干活。朱可夫其实还有一个姐姐,但因为房子不够大,他们只能挤在一个24平米的木屋里生活。回忆这段过往时,朱可夫还曾经自嘲的说,挤死总比冻死强。
朱可夫喜欢读书,刚开始时朱可夫要求父亲把自己送到省校去读书,可由于阶级差别朱可夫入校无果。最后朱可夫只能被父亲托关系送到了教会小学就读。
小学毕业后,父亲认为朱可夫没必要继续读书了,决定让他去工作养家糊口,便把他送到莫斯科去学一门手艺。他在舅舅的厂里做了一段学徒,虽然工作很累但是朱可夫却坚持读书。他白天工作晚上读 历史 和自学外语。
中国有凿壁偷光的故事,朱可夫也同样有这类精神。他躲进厕所里,利用公家的电灯看书做功课。他很聪明,偷偷攒下了一些零花钱当做报名费。1913年,朱可夫通过了当地中学的课程考试。1915年,当地*招兵买马,朱可夫响应号召应征入伍,被分配到了骑兵部队。
没过多久朱可夫就被送去了一战战场,他冲在最前线与德国士兵交涉了两年。因为战绩突出,他又从普通士兵被提拔为下士,还获得了两枚勋章。
1917年11月,*的十月*爆发之后,朱可夫又一次响应号召加入了莫斯科起义兵第1师第4团。也正是在这一时间段他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认知了什么叫做苏联*主义。于是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
因为苏维埃共和国当时非常年轻,政权也受到了打击。朱可夫保卫着这个年轻的政权,他奋斗在抵抗国内外敌人的最前线。越艰苦的环境越激发着朱可夫心底的斗志,他凭借超常的爱党精神,火速成长为优秀指挥员。
朱可夫骑着白马,带领士兵渡过乌拉尔河,将敌军哥萨克白军*退至山林。想要夹击朱可夫的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白军与他交过手之后,也都陆续举了白旗。除了平定这些地方叛乱之外,朱可夫还活跃在消灭土匪的战斗一线,较为著名的就是安东诺夫帮匪的投降事件。
年纪轻轻的朱可夫虽然又被提拔到了连长的位置上,但是他的身体早就已经受了重伤。他的肩膀、左脚和左肋都曾被子弹击中,但他依然愿意艰苦奋斗。1923年,朱可夫又从连长晋升为第39团团长。
第2年他又通过自学的方式,成功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他只要有时间都会捧着书籍在安静的地方就读,此外他还带着自己的部下在野外进行战术演练。
在1930年之前,朱可夫又通过自学的方式考到了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而且还成为了重点班的学生。同样为苏联元帅的巴格拉米扬其实也是朱可夫在这里的同学。而对于朱可夫的评价,这位元帅用了极高的美赞之词。
他说朱可夫的见解总是能够引起很大的争论,因为朱可夫似乎站在了比别人更高的位置上,看到了别人好像看不到的问题。而他又总能够以新奇的逻辑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得大家不得不对他佩服。
1931年,朱可夫又被提拔为骑兵第2旅的旅长,紧接着又升任副总监和第4师的师长。再到1937年的秋天,朱可夫已成为骑兵第三军和第六军的军长,第2年时又被晋升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的副司令员,紧接着就是参加二战。
当时日军一路北上,在俄罗斯的边境地带和哈拉哈河地区发动了武装挑衅,战争频发。朱可夫分析局势,认为远东形势非常紧张,对日作战要取得绝对性胜利,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地形来瓮中捉鳖。
于是他立马召集队伍,用最短的时间发动了哈勒哈河战役,保卫了国家边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这场战役也让朱可夫的名气在国际上得到了提高。因为朱可夫部队伤亡人数不足1万,而日军被歼灭数量远超5万。
朱可夫认为,步兵,炮兵和坦克兵以及航空兵要大胆使用迂回术,就是要趁敌军出其不意之间,以突袭的方式围困在敌军身后将其歼灭。而对于大型武器的使用一定要集中化,就比如说坦克坚决不能分散对战。
所以朱可夫与日对军往往总是能够凯旋,因此受到了国人称赞。1940年朱可夫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接着朱可夫也被晋升为大将,后又担任军区司令员。
但上个世纪40年代,苏联与德国之间的对战形势已变得非常紧张,为了能够更好的灵活应战,苏共*最后下达指示,称要将苏军部队进行改编,而所有的指挥工作全部担在了朱可夫的肩上。
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以突袭战的方式想要入侵苏联。他们分了三条包围路线,同时一路北上进攻苏联的列宁格勒,然后想要攻打莫斯科。
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想要把刀刃插在心上,苏联只能仓促应战。但是由于来不及做好应战准备,也导致前期的伤亡非常惨重。各大城池也陆续失守,德军每战每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推进了600公里。
斯大林当时下令,不论前面的城池状况如何,基辅这个地方一定不能丢掉。作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却发表了与斯大林不一样的观点,称大家应该要放弃基辅,应该将主力部队调离到第聂伯河的对面。这样才能够保护我方军队的有生力量。可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是斯大林拒绝了朱可夫的观点,并且还将他革职。又曾想,朱可夫提出来的意见是具可瞻性的。因为德军在两个月之后不仅拿下了基辅,而且西南军有66万人全部被德军歼灭。斯大林这才意识到,如果当初听从了朱可夫的建议,说不定结局没那么惨。
朱可夫临危受命。当时德军的打法擅长突袭战,而且进攻猛烈,势如破竹。他们后来又想切断莫斯科公路到明克斯的路线,要阻断苏联所有的外来补给。
然后斯大林就重新重用朱可夫,苏军这边共调来了20个师想要应战,但被打的节节败退。这也是比较著名的斯摩棱斯克会战的 历史 ,而在会战中唯一一次取得胜利的战役,还是朱可夫所打出来的。
原来,当时是斯大林命令朱可夫赶紧拿回已经沦陷的叶利尼亚突出部。然后朱可夫就调动了自己的预备队和动用了第24集团军的10个师,通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将该地收复回来,并且还一路将德军*退至25公里之外。
但战事非常紧张,朱可夫心中最大的心结就是保卫列宁格勒。那对于整个苏联而言,就是心脏。他马上又在斯大林的指示下飞到了列宁格勒,成为了方面军司令长官。
上任之后,他的第1个决定发表演讲,鼓舞士气:坚决不可以在战场上讨论列宁格勒失守之后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做好死守列宁格勒的准备。哪怕是战到最后只剩下一人,也不能畏惧死亡。
朱可夫调集了周边可以动用的高炮部队,将高炮集中调到乌里茨克附近。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势比较高,通过高炮去打德军的坦克,优势比较大。
然后再将火力值比较高的舰炮集中放在了最关键地区,既做好了灵活调用的准备,又可以在必要情况下集中对敌人开炮产生最大的伤害。
但是德军也同样不是吃素的,人家想要死守列宁格勒,可是德军也下了一定要拿下列宁格勒的决心。德军动用了炮火系统和舰炮高射炮等其他新型大炮。他们带着超强的自信,对朱可夫的部队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紧接着朱可夫又赶紧飞往莫斯科,因为莫斯科同样也遭到了德军的进攻。来到这里之后,朱可夫才发现守卫莫斯科比守卫列宁格勒还要艰难。
因为莫斯科被重重包围,他们无法通过情报获取的方式来了解自己西方面军的情况,也不知道敌军的进攻方向和具体兵力的投入情况,朱可夫无法及时作出应战决定。
德军势如破竹决定势必要拿下莫斯科,于是展开了台风作战计划。他们将北方面军全围困在列宁格勒,以基辅为核心点向莫斯科进军。企图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全面围歼苏联的主力部队。德军的目标是先拿下布良斯克,然后再从南北方向包抄迂回,在年底前拿下莫斯科。
为了让台风作战计划取得绝对性胜利,德*团召集了*部队军,调来了最尖锐的部队。其中包括三个集团军和三个坦克集群。还调动了第二航空队,总共的兵力超过了78个师的规模,人数超过了180万人。
9月30日莫斯科战役拉开序幕,德军势如破竹不到两天时间就拿下了维亚兹马。一个星期后,苏联军队的第1条防线也被攻破。当苏军想要突围时,德军再一次发动猛烈进攻,导致苏联军队大部分人都被歼灭。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苏军就陆续损失了25万兵力。朱可夫10月7日晚上才赶到西方面军司令部,了解了具体情况。10月8日凌晨时他作出军事指令,称必须尽快调动主力部队到莫扎伊斯克的一线,这是保卫莫斯科最关键的一站。
10月9日,朱可夫指挥苏军与德军正面交手。他的作战方式很清晰,就是利用弧形的图尔吉诺夫到谢尔普霍夫之间的线条打成一个防卫网。就相当于是鲨鱼来进攻,他打造了一个特别大的渔网来抵住对方的进攻,以此来完成阻拦。
11月1日,莫斯科还顺利的举行了十月*的阅兵式。这又一次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莫斯科保卫战的成功进而为苏联全面获得胜利打好了基础,德军想要拿下苏联的计划也彻底破灭。
因为二战的杰出贡献,朱可夫不仅被国人称之为苏联英雄,朱可夫在国际上也成为了知名军事家和战略家。英*事家西顿在《莫斯科会战》中称赞朱可夫是天赋极高的将军。
斯大林也在庆功会上肯定了朱可夫对保卫祖国和保卫党的贡献,而在苏联其实还有很多地区,多以朱可夫将军命名。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元帅级人物,在二战落下帷幕后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1946年朱可夫回国担任陆军总司令,但那时候他的光芒俨然已经超过了国家的最高首领。斯大林在世期间的朱可夫已成万众瞩目的明星。要知道树大招风是致命的,于是苏联政场上有众多元帅和**在公开会议上指责朱可夫有阴谋企图。
但是好在有其他元帅站在朱可夫身后支持他,比如说克涅夫和罗克索夫斯基等。如果不是这些人的强硬表态相信他没有阴谋论,那么斯大林很有可能会直接*毙朱可夫。
后来斯大林还是找到了机会,1946年斯大林签署了罗兹的罪名状,并且公然指责朱可夫态度不谦虚过于傲慢,还在战争结束后把二战主要战役的胜利归功于自己。说他是一个怀着仇恨,准备被撤职的司令员。
于是,朱可夫的三个主要职责全部被撤销。最后党*委员会直接将朱可夫开除,他只能归隐在家。可谁又曾想斯大林去世后,朱可夫又东山再起了。
1953年,他还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副*。而且在这一阶段时,朱可夫还和赫鲁晓夫有合作的关系。因为1957年时赫鲁晓夫被众人要求辞去第一*的职务,赫鲁晓夫取得了朱可夫的支持后,稳住了自己的位置。
过河拆桥的故事很快又在赫鲁晓夫的身上上演了,他刚刚解除了自己的*危机,但他又对德高望重的朱可夫产生了危机感。1957年10月,赫鲁晓夫做了个*决定要将朱可夫的国防部*的职务给解除。
甚至朱可夫的党员以及*委员的资格也被剥夺,再次跌入低谷的朱可夫只能回老家低调生活。但这时的朱可夫被传出已经患上了抑郁症,晚上时只能吃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可就在这时,朱可夫依然摆脱不了政场对他的控制。因为赫鲁晓夫对朱可夫一家都进行了*监控,直到1964年,赫鲁晓夫政权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当权者,这个政令一直都没有被解除。
那么,朱可夫在家庭经营方面是否也同样辉煌呢?其实也有一点点的悲剧影子。在朱可夫二十八岁时,他与一位叫做阿基耶夫纳的女孩结了婚。
他们生了两个女儿,但是由于后来朱可夫被斯大林夺权了后,朱可夫被下放到偏远地区工作。而他的妻子留在了莫斯科,没有陪伴着共同前往。所以两人的婚姻在那时起,已经慢慢走了下坡路。
后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的朱可夫,又遇到了一个叫做亚历山大罗夫纳的女军医来照顾他。因为交流变多了,再加上朱可夫眼中的这个女孩,善良热情,体贴温暖。所以两人的感情也升温了。1950年,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
直到1965年,他们终于领了结婚证,关系合法化。他们也孕育了一个叫做玛莎的女儿,因此朱可夫一生共有三个貌美的女儿。只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朱可夫死后赫鲁晓夫依然没有解除对他家人的监视,其中也包括这三个无辜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