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07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4:17
冈仁波齐,中国十大名山之一的冈底斯山脉主峰 。“冈”在藏语里的意思就是雪或者雪山,仁波齐也称“仁波切”,也就是活佛或者高僧大德的意思。冈仁波齐也被称为“神灵之山”、“雪山之王”,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同时被四大宗教认为是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是四大教宗的圣地,雍仲本教发源在这里,藏传佛教认为它是密宗取胜之无量宫。印度教认为它是湿婆的居所,耆那教认为它是祖师得道之处,所以又有人说它是众神的殿堂。原本水火不容的不同宗教,今天都可以在冈仁波齐面前和睦相处,不论国籍、文化、种族、教派,都可以在冈仁波齐向神灵致敬,冈仁波齐也成了一处世界上罕见的。跨宗教、跨文化、跨种族的神山。
苯教是古代*的原生教派,又称为“本波”,是古代人对自然万物最初的认识总和。*存在各种原始宗教“苯教”,有崇拜自然理念的“天苯”,有崇拜神秘力量的“魔苯”,也有崇拜主宰人间主神的“赞苯”等等。古象雄时期,辛饶米沃以各种“苯”为基础创建了独具理论和仪轨的象雄佛法——雍仲苯教(后来统一用“雍仲本教”)。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入了大量的佛经和佛像,修建了大小大昭寺来存放佛经佛像,被认为是佛教传入*的开始。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扬佛,朗达玛灭佛,古格王朝扬佛,千百年来佛本相争相融,最终佛教本土化,本教也放弃杀生献祭,形成了“佛中参苯,苯中亦杂佛”的局面。
目前在*高原以藏传佛教信仰为主,本教也保留了下来。在朗达玛灭佛、天下大乱之时,偏远的冈仁波齐反而成了虔诚佛教徒的避难所,一支崇信佛教的吐蕃王室后裔,吉德尼玛衮王子带着千余骑士来到冈仁波齐脚下的普兰县境内,之后逐步扩展到阿里全境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国(古格王国遗址,位于今天札达县境内,距离冈仁波齐峰160公里)。藏传佛教吸收印度教中世界中心的说法,将冈仁波齐视为佛教经典中的须弥山,它还吸纳了本教中的“卍”字,作为对冈仁波齐山体上的沟槽的解读,大量的高僧开始来到冈仁波齐修行。
为争夺冈仁波齐,残酷的宗教冲突多次发生,最后在冈仁波齐站稳脚根的藏传佛教,与西康等其它边缘地区保存的佛教种子一道,掀起了全藏的佛教复兴运动,佛教开始成为青藏高原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宗教,并向尼泊尔、不丹、蒙古高原、甘肃、云南等地传播,史称藏传佛教“后弘期”。而另一边,公元1203年,在经过十数次*教入侵之后,印度超戒寺彻底被毁,佛教在印度正式宣告消亡,在边缘地带重燃佛陀之光。这就是冈仁波齐所经历的佛教生死存亡,*再没有一座神山能与冈仁波齐的历史地位相提并论,第一神山的称号当之无愧。
转山,源自雍仲本教,是藏族人表示宗教虔诚的一种方式(转山时藏传佛教顺时针,雍仲本教逆时针),转山最多的是藏传佛教信众和印度教徒,古印度教和佛教的轮回理论里,转山可以清洗今生的罪孽,获得好的来世。藏历4月15是藏族的“萨噶达瓦节”,也是释迦牟尼出生、正道、涅槃的日子。冈仁波齐的萨噶达瓦节每年都很隆重,很多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会选择这一天进山参加宗教圣典,开启转山, 去冈仁波齐转山的人尤为多。藏族人相信围绕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以洗尽一生罪,孽转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108圈便可今生得道成佛,去冈仁波齐转山成为很多藏族人的心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5:35
说起*这片土地,总会萦绕着一些挥之不去的符号,比如藏传佛教、比如净土。
其实,去掉的这些关键词的*同样迷人。
没有信仰加持,没有接踵摩肩的游客。
青藏高原此起彼伏的山川;颜色瑰丽的湖泊以及触手可及的天空同样让人魂牵梦萦。
无论多少人登顶,无论被多少宗教加持了信仰,山始终是那座山,湖依旧是那片湖。
或许我们对于*的敬畏,都来自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敬畏;那是人类对于自然最纯粹的敬畏。
所以去掉信仰加持的神山冈仁波齐,去掉了故事修饰的神湖玛旁雍错,又会是怎样呢?
冈仁波齐大概能被冠上所有形容山川的美好词汇,千百年来一直接受着四个宗教的信仰加持。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大概没有哪一座山比冈仁波齐更加仙气十足了吧。
而对于我来说,大部分的“ 有生之年系列 ”基本意味着,如果我去过,这辈子就不可能再去了,比如冈仁波齐。
在冈仁波齐空气稀薄的山脚,点了一只从杭州带来的烟,弹了弹手上的烟灰,一阵由于缺氧带来的晕眩感瞬间直冲脑门。
那些精心修饰的朋友圈大概不会告诉你,在*这片土地上千万不要做耗氧量极大的运动,比如抽烟。
还有就是:只要你有钱,就能在山脚租一匹马,然后让它驮着你转山。甚至你根本就不用担心这样是否心意不诚。
山脚牵着马的藏民会用一口不这么标准的普通话和你说:只要你是来转山,无论完成的方式怎样,佛祖都会保佑你。
这甚至一度让我怀疑,这些每隔两天就要转一趟山的马儿,在转山这件事上应该已经积累了无量的功德了。
而这些马儿的主要客户们,当然不是身体力行的藏族老乡们,而是同样把冈仁波齐奉为神山的印度老乡们。
望着这些身形健硕的印度人,我竟然的有点心疼他们胯下的马了。
仙气十足的神山,咖喱味浓郁的印度人。这大概就是我对于冈仁波齐的第一印象了吧。
本以为满心期待着能看到磕长头的老乡,可是这种硬核的转山方式毕竟还是寥寥。
路上见得最多的藏族老乡们,仿佛就是在自己家的后花园闲庭信步。回头就是一个超车追上了驮着印度老乡的马儿。
转山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塔钦。
然后从塔钦开始走4公里到达拜佛台,从这里开始徒步大约22里抵达位于冈仁波齐北壁的哲热普寺。
这一路你会经过荒凉的戈壁,雪白的冰原,以及零星的草原。
没有信仰支撑的冈仁波齐徒步之旅,或许有些艰苦,而路上的景色也显得苍白。
庆幸的是,在你转山的路上无论是顺时针转山的藏传佛教老乡,还是逆时针迎面而来的本教老乡,都会朝你喊上一句扎西德勒~
这些在冈仁波齐转山的人或许才是这里最好的景色了吧。
在冈仁波齐一起转山的人,估计这辈子都很难见上一面。
他们是否已经翻山越岭从宗教的信仰加持中获得了能量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而我已经在转山结束后用自己的方式回归人间。
转山就像抽烟,我尽己所能的从这两件事情中寻找意义。
而他们最大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但是我却永远记得那些在山脚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心存敬畏,敬畏着神明,敬畏着自然。
而这座总会在傍晚阴云笼罩的神山,用它的宽容接纳了这些敬畏。
如果说冈仁波齐代表着神秘,那么和冈仁波齐同处于*地区普兰县的圣湖玛旁雍错以及鬼湖拉昂错绝对起担得起神湖和鬼湖这个称号。
玛旁雍错、拉昂错两个湖,一个咸水湖,一个淡水湖。
玛旁雍错栖息应季而来的水鸟。
蔚蓝色的湖水,牦牛、藏獒以及水鸟,芳草鲜美。
藏族老乡用来祈福的经幡布满了整个湖区,微风和煦。
而与之相邻的拉昂错却一片肃杀,硕大的湖区不见一人一畜,墨绿的湖面波涛汹涌。与远处的木纳尼雪山交相呼应。
“生人勿进!”这四个仿佛铭刻在拉昂错的湖面上。
白天的拉昂错狂风呼啸,在湖边停下了车,徒步一公里的隔壁,鬼湖的狂风吹得我们举步维艰。
那些萦绕在鬼湖拉昂错的奇幻故事挥之不去,心生敬畏。
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致,他们之间仅仅用一条不长的小山丘相隔。这种语言无法形容的震撼,大约是要借用一些神话故事才能表达寥寥。
对于我来说“ 有生之年系列 ”基本意味着,如果我去过,这辈就不可能再去了。
因为这些地方去一次就足够在你的记忆里开出鲜花。
当人们和我聊起*,聊起阿里地区。
我大概会和你们说,没有宗教加持的冈仁波齐同样神秘,没有故事修饰的玛旁雍错同样迷人。
这就是为什么这片土地能吸引如此众多朝圣者的主要原因吧。
拉萨的街头手持佛珠和转经轮的僧侣已经模糊了样貌,弥漫着藏香的大昭寺留给我的最后记忆是一片和煦的阳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7:10
古印度吠陀和其他典籍中提到,岗仁波齐是宇宙之轴心,世界的中心和通往天堂的阶梯。 冈底斯附近有两个湖泊,也被神话所包围。这两个湖泊被称为玛旁雍错湖(Manasarovar)和拉昂措(Rakshas Tal),它们通过地下通道相互连接。 据传说,这两个湖泊代表太阳和月球的力量,或正负能量。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9:01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最神秘的事件应该就是切莫之谜。也就是野人的意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1:09
这里没有信仰加持,没有接踵摩肩的游客,但是这里对*的敬畏是最纯粹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3:34
就是一座山,其它废话,全是大脑缺氧导致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