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5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42
现在我们常用“不人流”来评价某种事物不上档次或不够水 平。然而,它究竟依据何典,出自何处?深究起来,它来源于我 国古代官僚制度,是官吏品级迁转中的常用术语。大约自魏晋时期起,我国官僚体系中开始以九品制确定等 级制度,即官分九品,九品最低,一品最高。
北魏时期,又将每品 分为正、从两阶,共十八个级别,这种做法主要是针对可任实职 的职事官,但散官、勋爵也都照此确定品级。到隋唐时期,由于国家实现统一,疆域日益广阔,社会经济 文化也繁荣发达起来,官僚集团无形中膨胀起来。为了加强管 理,朝廷继续将品级制度细致化、严格化。
首先是考虑到全国各级官僚机构管理范围和职权的特殊性更加丰富(如根据人口都 督府和州、县可以各分为上、中、下*;根据距离朝廷远近和地理位置重要性可将县分为京县、畿县和一般县等),将四至九品 每品正、从进一步各分上、下,原来的九品十八阶就细化为九品三十阶。
其次是把各级*机构中的各色胥吏纳人规范化管 理,也以九品区分、确定其等级。第三,整体考虑行政人事管理,在严格等级的前提下协调*和胥吏两个行政群体之间的 关系。一般来讲,*九品三十阶是整个官僚体系中的主体部分, 属于这一九品中的*被称为“流内”。
从事各基层事务的胥吏 相对被称为“流外”。这两个群体差别很大,前者为官,属于朝廷命官,级别、待遇乃至人事档案都由朝廷统一管理;后者为吏,属于杂役性质,没有固定编制,级别、待遇也不统一,无法与前者比 拟。不过,朝廷并没有完全隔断“流内”与“流外”的关系。
按照规定,如果胥吏积累了足够的工作资历(包括年限、考绩),特别 是具有一定才能,就可以通过考核擢升为“流内官”。这种从“流外”胥吏升迁为“流内”*的过程就称为“入流”。在这种机制 背景下,一方面高高在上的流内*们非常看不起相当仆役角色的流外胥吏,称其为“不入流者”;另一方面不少胥吏抱着希望 努力工作,得以“入流”,甚至混成高层要员。
由此,“流外”、“流内”与“人流”、“不人流”便成为官僚机构 中常用的行政术语,成为*、胥吏都非常熟悉的常用词汇。再 后来,人们逐渐用九品制度衡量社会各界,所谓“入流”、“不入 流”也便成为人们评价各色人物够不够档次和水平的口头用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43
古代有三教九流,不入流就是指思想,言行不着边际,不符合实际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43
它来源于我国古代官僚制度,是官吏品级迁转中的常用术语。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44
以前讲究的三教九流,所以不入流就是没排上三教九流之内。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44
古代的时候,不入流是指思想上,言行上不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