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1:5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7:29
(一)顺序性和阶段性
要求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同时,要求考虑各阶段教育的衔接。
(二)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
(三)不均衡性
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
(四)个别差异性
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五)整体性
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学生发展的内涵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1.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2.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1.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7:29
每个社会都有它的生产力代表的标志物。农业社会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的标志物是铁犁;当蒸汽动力压倒铁犁时,整个社会就进入了工业社会。而站在新世纪的我们面对着计算机和网络正逐步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迅速,一日千里,千变万化时,我们不由得意识到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
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时,与之配套的有生命力的教育是提供标准化人才的教育;而当知识经济的浪潮盖过工业经济之时,作为奋战在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该如何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呢?
一、观念的发展更新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由于时代的改变,在这样一个新世纪里,注重人的发展会越来越成为教育的目的,它会作为衡量教育和衡量社会的一个根本标准。要知道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党宣言》中就说过,未来*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更加明确地提出*主义社会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爱因斯坦曾经引用过一句名言:“当一个人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把他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这真正的成果便是指知识之外的东西,是一个人的素质,其中之一,便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在这社会变革时期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即使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都是相当的有限。然而,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与内容范畴内,如何在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中,去主动地学,从爱学到会学、创造性地学,持续发展地学,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应该说是无限的。如何把这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投入到学生无限的可持续发展中去,即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把学校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指导,把终身学习作为学校学习的最高目标和境界,应该是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当然,也是对无论处在哪个层次、哪个阶段、执教哪些内容的教师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一个主演,而不能充当一个观众。教师应放弃从眼前来看效果较好但从长远来看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发现、探究的学习精神的“喷灌式”教学方法,应设计好教学环境,组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深入到内容中,去感知、去发现、去探求。
例如S版语文从第九册开始每册都选编了两篇古文让学生学习。如何搞好古文学习的入门,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古文,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兴趣,在学习结束时产生一种意犹未尽、欲罢不能的感觉,对于学生将来进入高一级学校时学习古文是大有脾益的。在教学第九册第一课《菊》一文时,应着重于学习古文的一般方法、步骤的演习、渗透,可以是以扶为主。而到第二篇《莲》一文时,则可以抓住自学这一环节完全放开,目的是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文的学习过程中去,强化前一篇古文学习时获得的方法、步骤展开自学:根据已有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根据文后的提示注释,根据从工具书上查获的解释,看看自己已经学明白了多少,还有哪些是你目前还未曾解决而需要拿出来和大家讨论研究解决的。这一步是重中之重。教师首先要打破在古文教学上的神秘感或畏难情绪,不要以为五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还无法自学而再一言堂式地搞喷灌,而应给他们方法,提出学习的要求,然后赶鸭子上架——一定会“呱呱叫”的。再接下去就是课堂上的学习成果交流及研讨遗留问题。根据我几轮实践的情况来看,只要是自学环节抓实的,仅抽班上中下等学习质量的学生即可解决全文的学习理解和释疑了。学习结束时我不忘预设伏笔:学古文难不难?你喜不喜欢学古文?等到第十册学古文时起出伏笔,即可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古文的氛围之中。
有些优美的文章仅从字、词、句等文字层面上去理解总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不得要领,肤浅。如第九课的《桂林山水》一文,描写的对象美甲天下,描写时所用的语言文字也如诗歌。但我总有一种“浪费资源”之感:学生们睁大眼睛、开动脑筋去观察、去理解这景、这语言之美,似有看塑料花之嫌。为什么?我以为学生缺少了参与,这和中国男子足球队员们在电视里看世界杯与自己上场踢世界杯一样,参与与否是有天壤之别的。而我们又不可能组织学生亲历桂林之美景。我想,与其让学生张大眼睛从文字里找,还不如让学生闭上眼睛幻想一下游桂林的情景,达到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把书本上的文字变成自己的切身感受,从感觉上去体验一下桂林之胜景。于是我在全文教学任务完成后,加塞了一项:闭上眼睛,随着老师朗读的课文内容,想象一下桂林的美丽景色,作一次特殊的免费旅游。结果,有一大半学生在我读完课文后仍在“桂林”“流连往返”“乐不思蜀”。接下去我又让学生们交流“游桂林”的“所见所闻所感”,那可是炸了锅了,他们那股子高兴劲犹如脱缰的野马——收不住啦。最后我又让他们回家后写“游桂林记”。虽说这“游桂林”是虚拟的,但是学生们参与了,体验了,升华了,因而“记”也就那么的自然、真情,富于想象力。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牛顿说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瓦特由于看到开水可以把壶盖掀动,萌发出问题,最终导致蒸汽机的发明及引发了一场工业*。牛顿看到苹果成熟落地,产生疑问,最终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及经典物理学的辉煌。问题意识是产生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一些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的现状,教师要鼓励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着我的教育对象——小学生,我觉得可以从简单的或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地方入手,重要的是灌输某种理念,培养一种意识。
学生们在预习《我爱绿叶》(S版十一册)一文时划出了“碧波荡漾”一词,而文后所列出的却是“一泓碧波”,这显然有出入。或是学生错或是书本错,或是两种划法都可以,一切都应由这里的语言环境所决定。学生们对此感到茫然,第一感觉就是“我们错了”。“你们怎么就认定是自己错了呢?难道就不可能是书本出错吗?”这是第一步,发现问题后的敢于怀疑——怀疑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向书本挑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词所处的语言环境吧。”这是第二步,深入实际展开研究,此乃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舍此无它。文中原句为“还是一泓碧波荡漾的湖水?”学生们稍加研究便有了结果。“‘碧波荡漾’是对‘湖水’起规定、修饰作用的是一个词,拆开是不对的。”“‘一泓’是数量词,句中和它相组合的名词应该是‘湖水’,合成‘一泓湖水’。”“这个句子是在说‘一泓’怎样的‘湖水’。”“那么,”我再问,“‘一泓碧波’可以成立吗?”“‘一泓碧波’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在这个句子中它不能成立。这句子的意思是‘碧波荡漾的一泓湖水’。”“也可以是‘一泓湖水碧波荡漾’。”
《地球就诊记》(《我爱绿》后的补充阅读)一文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人类给地球——我们的家园造成的伤害,很新颖,当然就很吸引人。然我在备课时读到“可医生们却说:这样的病,我们*为力,人类是宇宙的主宰,你的病最终将由他们来医治”一句时,对句中的“将”字(意为“将要”)感觉涉意狭窄了,仅仅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时态,缺乏感*彩,似乎应改为“应”(意为“该、当”)或“得”(意为“必须”)的话,句子虽然在时态层面上减弱了,然却有了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内:是人类自己造的孽,这个后果当然得由人类自己来承担,来医治好,这就充满了感*彩。为了`强化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便把它设计成一个学生们比较熟悉的题目:把句中的“将”字改为“应”或“得”字好不好?为什么?类似题目,不管是书本上还是练习册上更或者是考试等,答案几乎是铁定的:不好。然而在这里,以往的经验不管用了。虽然我们对此类题目的答案可以不必苛求一定要答“不好”,如果学生答“好”且能说出一些道理来,我们还是应该认可的。然而这一次的改字练习答案正相反,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1、推翻了以往此类题目的习惯答案,提醒同学们以往的经验只能说明以往,是否切合当前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要真真切切地开动自己的脑筋,敢于怀疑权威,敢于否定书本,勇于拿出自己的主见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方面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是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当今世界人们称之为知识爆炸,就算一个人本科毕业,又能学到人类知识总量的多少呢?更何况新知识在不断涌现,呈指数式增长。所以,学生在学校中重要的是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获取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样,才可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地汲取知识,充实自己,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终身学习的需要。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主要是教给他们以方法,即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把什么比作什么,它们的相似点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学生用这两个标准去衡量,去理解,去认识,以达到成为能力之目的。《桂林山水》一文中比喻很多,学生们找得兴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一句也被一些学生认可了,马上遭到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反对:这里虽有比喻词,但这里没有把什么比作什么,更不用说相似点了,它仅仅是写出了人对险山的一种感觉。《我躺在波浪上读书》中有把死海叫做世界的肚脐一句,学生不懂了,我便指出:这是一个比喻句啊!仅此一提醒,学生们通过找本体喻体及相似点,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如果说对比喻句的理解有规律可循的话,那么逻辑思维的一种格式化代表——关联句的理解和运用对小学生来说还谈不上有什么规律可循,全凭理解和认识,因而也就成为一个难点了。为此,我结合课文内容,对递进句式作了连贯性的训练。先从并列复句入手,《帽子的秘密》第二段的内容我让学生把“我不仅破了案,还……”句子讲完整,第三段又增加一些内容:“我不仅破了案,和他们一起玩了水兵的游戏,还……。”这样既学了课文,又练习了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与总结,更重要的是对逻辑思维进行了训练。到《杏儿熟了》一课时,又根据课文内容,复习训练并列复句并转入递进复句,因这两者之间很接近,无论在句式上还是在思维上都有着很好的承接性。1、奶奶第一次笑的原因是什么?当同学们答出“一方面为‘我’傻而笑,一方面为杏儿多而笑”时,我及时推出:用“既……”把句子讲完整。当同学们说出了“既……也……”、“既……又……”、“既……还……”三种形式后,我把它概括为:
{}
也
既…… 又 ……
还
2、这时我指出:这三种说法都在说明奶奶笑的原因有两个,而且两个原因是不分轻重主次的,也就是并列的。能不能把这个字改一下,使得句子主要反映奶奶是为这后一个原因而笑呢?我用红笔在“也、又、还”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以作提示。最终学生悟出了“既……更……”这一句式:“奶奶既为我‘傻’而笑,更为杏儿多而笑。”同学们明白了用“也、又、还”只是一般性地叙述了奶奶笑的原因,而用“更”字后,不仅准确地表达了为杏儿多而笑胜于为“我”傻而笑这层意思,而且还真切地表达了奶奶对于劳动丰收后的喜悦之情。通过一个优化了的过程获得一个完美的结局。3、在理解奶奶第二次笑的原因后,我又给出递进复句的另一种标准句式“不但不……反而……”让学生们练习:奶奶不但不责骂小淘气偷摘杏儿,反而打下杏儿分给他们吃。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几年前,中科院院士,原北大校长陈佳洱与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说:“获得诺贝尔奖需要有雄厚的积累,需要有很好的教育。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除教育的知识面太窄,缺乏基本素质的训练等多种不是外,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老师不是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而是满堂灌,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在科学上是很难有所突破的。应该看到,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我们有很好的原材料,所缺乏的是好的炉子。”工作在小学阶段的我们,好比是司炉工,我们的教育,就好比是对原材料进行初级熔炼。在面向全体学生,从总体上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时候,切记大师们提出的忠告:应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的责任就是不可埋没、浪费了那些好材料,及时发现有这种发展前景的学生,营造环境,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展升华。
在《石板屋》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学习和交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逐步完善,归纳整理出了旧时民居的特点:“茅草鱼网做屋顶,又潮又黑怕大风,又矮又低不透风。”句子注意了节奏韵律,很类似于顺口溜或叫打油诗吧,这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与我备课时准备的“矮小、潮湿、不透风”的板书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已相去甚远。我完全料不到学生会概括出这样一个形式的板书来,似乎是被学生搞了一个突然袭击。但根据当时同学们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状态,我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一特定的(也可以说在绝大多数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随机应变,支持并采纳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保护并加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后面石板屋特点的概括板书能不能搞成和前面的相对应和统一已是次要了,重要的是这里展示了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他们会继续进行创造性思维,努力向前面这个成果的标准靠拢。这个过程才是教师目前应把握和追求的。果然,同学们在逐渐揭出石板屋特点“高大”、“干燥”、“夏凉”等词语后觉得不满足了,发现了和旧时民居的特点在表达形式上的不统一,别扭,于是开始尝试形式的转换:有交头接耳的,有快速浏览课文的,有举手要求发言的,还有动笔写下自己思考结果的……经过几轮发言后,那位动手记录自己思考结果的同学发言了:“雪白闪亮石板硬,冬暖夏凉吸汗水,鹤立鸡群当第一。”我听完带头鼓掌,教室里一片掌声,那位学生在掌声中完成了板书(两次板书合并整理如下:
旧时民居
石板屋
茅草鱼网做屋顶
雪白闪亮石板硬
又潮又黑怕大风
冬暖夏凉吸汗水
又矮又低不透风
鹤立鸡群当第一
两种房屋的特点,第一句都落在材料上,第二句都指出了功能,第三句主要写外貌特征)。作为教师,面对着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真是欣慰不及啊——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