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6:43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白光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著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6:43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白光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著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2 16:43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白光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需“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说明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我国早期的医学著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著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