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5 20:5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2:58
朱元璋未登基前,也是一个出身贫穷的无名小卒,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饱受饥苦,所以他深知那种滋味。当了皇帝之后,他不能确定大臣们所言真假,于是便化作平民,微服私访。作为一个皇帝,他能看到的只是大臣官吏们所能呈现出来的这样,而具体社会状况他并不知情。即便他已坐上皇帝的位置,那些自己受过的苦难并不能忘记,一心为民担忧的他决定乔装打扮去民间走走,探探情况,看看百姓们是否过的安稳日子。
其实古代皇帝微服私访是需要带随从的,但是一心想要自己励精图治的朱元璋不敢完全相信那些大臣和侍卫,于是便不带任何人手独自一人扮成乞丐,就这样混入了民间。他觉得要想了解百姓实况光是在大街上和平常人闲聊,感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远远不够的,索性他就直接在晚上找到乞丐们的休息之地来一探究竟。在乞丐们的口中,朱元璋得知了太多*和不堪入耳的官吏作风。
朱元璋从乞丐们的口中得知,那时的官吏为了自己的利益搜刮百姓钱财,不秉公判案执法,无视朝廷法制,贪污受贿现象不减反增,这让从小饱受苦难,痛恨*的朱元璋怎能不生气。他很快查明*,用事实说话,找到惩治他们的一一证据,然后回宫开始下命令大开杀戒。
朱元璋对于这些朝廷要员的作恶之举进行了严惩,当即就下令斩了七个*,还彻查了许多贪污受贿的大臣。一顿整改,他最厌恶的就是这种官僚作风。相反,他更希望百姓安居乐业,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2:58
元朝时期,朱元璋只是最下层的那部分人,不仅要缴纳大量的赋税,辛劳一年还要忍饥挨饿,日子过得十分的清苦。并且当时的生活困境,让他的父母在苦难中去世,也就是在哪个时候,朱元璋对于那些贪官污吏十分的憎恨,也对当时那些沉重的徭役深恶痛绝。
当上皇帝之后,他甚至这两方面的厉害,于是下决心,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狠狠的惩治,那些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官吏。朱元璋残杀功臣虽然让人诟病,但是历史公认,他对老百姓还是很不错的。
乞丐是什么样的生活,走街串巷讨口饭吃,周围所有的言论都可以听得到。等到夜里,几个乞丐聚在一起,白天遇到的事情,听到的事情,自然会成为打发时间的谈资。就这样,朱元璋从乞丐的嘴里,得到了很多他想要的情报。
比如,都察院的御史刘志仁,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收受钱财,故意把案子拖延,谁给的钱多,就判谁赢,还害死了一位少女,引起*。朱元璋知道后,十分的气愤,直接到朝廷的办事处,亮出身份,让他们帮助暗查*的犯罪证据。不久朱元璋就掌握了,好几位朝中大臣的罪证。
朱元璋回宫,变回皇上之后,一下拿下了七个朝廷一品大员,分别是刑部2名,户部4名,还有大理寺1名,给与什么罪名呢!朱元璋大笔一挥——逾越祖制。明朝时期,对于制度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什么样的人吃什么样的东西,用什么样的物品,都有严格的*,超出范围,就是逾制,这个罪名可大可小。朱元璋十分痛恨这种人,做乞丐的时候,他管不了,现在天下都是他的,他一定要管。但是朱元璋也很聪明,他没有亲自下令,给他们治罪。想看下,朝廷中*的办事能力。
当这七位*被送到刑部之后,既然皇帝发话了,当然要定罪。可是这七个人都是朝廷的重臣,一时间刑部犹豫不决。谁都不知道,皇帝到底想如何处理他们。于是刑部,曾经三次上书,试探朱元璋的意思。但是朱元璋是有目的的,把奏章全被给打了回去。
当时的刑部尚书王惠迪,也还算有魄力,立即给他们定罪。直接上书朱元璋“这七个人,不杀不能平*,不杀不能维护朝廷律法”,这份奏折,朱元璋留了下来。不久这七个人就被刑部,下了斩立决的裁决,被当街问斩。
朱元璋痛恨贪官,还是自己查出来的,怎能不杀。朱元璋在执政期间,对于贪官污吏的处罚是十分严重的,曾经下书“贪污60两,就会被处于死刑”,而且朱元璋办案子,从不姑息,从来都是,一查到底,只要证据确实,一路杀掉底。
这次事件之后,朱元璋还彻查了其他的60余人,都曾贪污受贿。朱元璋下令,把他们全部发配边疆,用不许回京。可以说,朱元璋通过这个事件,警告了全国的*,谁贪污谁就会有这样的下场,一时间明朝朝廷,清廉之风盛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2:59
朱元璋喜欢微服私访,一方面他想知道百姓的生活状况,另一方面他也非常在意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朱元璋自认为是个勤政的帝王,他每天吃着饭都在想国事,想起一事就写个纸条粘在龙袍上,由于事情太多,他的龙袍上经常沾满纸条,如同刺猬。朱元璋在生活上非常简朴,换下的衣服总是洗了又洗,他担心骄奢淫逸会导致国家灭亡。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2:59
因为平时听到*们的汇报是反响很好的,但亲眼所见却不是这样,觉得朝廷*。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3:00
微服私访查到了很多贪官污吏。
朱元璋一直最痛恨的就是贪官,化装成乞丐才能看到、听到一些最真实的情况,回宫就要严惩这些贪官,以示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