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3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02:29
中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生出了繁复又引人入胜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形态有千百种,而文化的积淀需要经历远超千百年的漫长发酵。直到今天,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文化依旧代代传承、依旧让全世界的人心生好奇。文化虽无形态,但文化又包容众生百态,文化可以是民风民俗、也可以是社会生活,文化也可以复杂如民风传统、可以简单如习惯讲究。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由无数个富有魅力的单元组成,这些组成传统文化的碎片到了今天,依旧被传承、被讲述,身在后世的我们不免对这些文化的底蕴、对产生这些文化的遥远过去产生探求欲。现今在一些古代典籍、影视作品,甚至生活的特殊场合,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文化的只身片影。
说到跪拜,人们最熟悉的大概就属封建时期臣下面对皇帝时,双膝跪地,身体低伏,用脑袋在地面上磕响头的样子。“下跪”好像被赋予了这种表示地位低下、谦卑、卑逊的含义,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礼教场合,跪拜动作凸显的身份差距尤为明显,例如祭拜祖宗、上香礼佛等。跪拜这一动作让跪拜者表达出对受拜者的崇敬和景仰,子孙向祖辈跪拜、臣下向皇上跪拜,这样的习俗屡见不鲜。
“下跪”在人们的认知中也有一种“屈辱”、“侮辱”的含义,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即便到了今天,人们都认为男子是不能随便向除了父母以外的人跪拜的。在一些影视作品的情节中,常有些男角色有求于人,最后实在不得已才向别人下跪,这里的“下跪”就隐含着满满的屈辱内涵。
“跪拜”起源于“跪姿”
实际上“下跪”这种姿势,在最开始并不代表着卑贱、卑微和身份低下,它一开始只是人们的一种坐姿。
要说跪姿的起源,就不免要聊到坐姿。如今我们所认为的跪姿其实就是古人们的坐姿。这和当时的生活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最早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发明出凳子、椅子,吃饭时站着吃又不方便,所以人们便两膝及地、让臀部落座在脚后跟上。
最初的成语“席地而坐”指的就是跪姿。在早期古人生活起居的室内,地上是没有摆任何家具的,如果想要坐下,人们会先在地上铺上一层草席、或者一把芦苇织成的织物,这就是最早期的坐垫。而最初的“坐”,就是在草席上两膝着地,两腿并拢,*坐在脚后跟上的姿势,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跪姿。在今天看来,这种“跪着坐”的姿势很容易腿酸,中国已经很少有人保留这样的习惯了,但在日本人的传统里,跪坐的坐姿仍被沿用至今。
至于“拜”,就是因古代跪姿顺理成章产生的礼仪。古时候的人们迎宾宴客,在酒席上与人畅谈甚欢,免不了有恭送客人或者感谢客人的时候,因此人们发明出了“拜”——就着跪坐的姿势,先坐直上半身,再俯下身子,向着客人的方向伏地致礼。
在最初,“跪拜”的阶级寓示性并没有那么强烈,有时候如果双方同辈,跪拜时则需要互相跪拜。那时的跪拜礼被广泛使用在各个场合,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交礼仪存在于人们的交际中,直到后来凳子、椅子、高座等坐具被发明,“坐”和“跪”的含义逐渐被分开,以及社会阶级分化显著,下跪才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跪拜礼开始寓示阶级高低
跪拜礼是古人们使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礼仪,这最早要追溯到商周时代。在遥远的部落群居时期,人类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差距,而后社会阶级逐渐分化明显,统治者为了强化阶级意识,相应的一系列礼乐制度应运而生。周公兴制礼乐,以划分贵族与平民的区别,在著名的儒家经典《三礼》中,记载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礼仪标尺。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周礼·春官·大祝》
《周礼》中记载了脍炙人口的“三叩九拜”,“九拜”的每一拜都有着明确规定。首先,九拜大体被划分为两类,“稽首”、“顿首”、“空首”这三拜为正拜,而后的六拜则是正拜的衍生产物。正拜的三拜有着明确的阶级划分,在不同的礼仪场合,需要用到的拜法也不同。
譬如场合十分正式,拜天、拜地、拜神明时,应履行“稽首”;地位下者拜上者,如臣下拜君王、子孙拜父祖、学生拜老师,也应拜以稽首。稽首时应双膝跪地,拜头至地,长伏后起。稽首礼讲究跪拜时间要长,最好是得到受拜者的应允后才能起身,这样足以表现两者的地位差距。
而同辈互拜,应履行“顿首”。顿首是平辈与平辈之间的礼节,也就是前文所说的较为普遍的社交礼仪。在坐具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平辈与平辈之间如果互相致礼,应在坐席上拜首至地。不过,与正式的稽首相比,顿首只需额头轻轻接触地面一下方可起身。
三拜的最后一拜“空首”,则是上位对下位的答谢式礼仪。比起稽首、顿首需要拜头至地,空首拜礼时需要将手垫在额头与地面间,额头轻点手背表示以致谢意。
从“正三拜”的规定看来,古代对不同阶级需要行使的不同礼仪是有着严格要求的。下级对上级、平级对平级、上级对下级,阶级层层严格把关,无一不体现出上位者的尊贵。这与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自《周礼》定下规矩后,后世的每一位统治者都或多或少有所沿用,跪拜等礼节与“三纲五常”严格绑定,让这种对上位者的崇敬之意成为人们无形的道德枷锁,以减少反叛思想的产生,最后使得封建统治得到巩固。
关于跪拜礼所寓示的阶级差距,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在古代,无论何种跪拜礼,都只有男性可以行使,地位卑贱低下的女性甚至不被允许行使跪拜礼。
跪拜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无形映射
商周时期,我国古代的礼乐制度逐渐确立,后世各代的统治者都视礼仪教育为大计,固化民众思想不仅可以强化等级观念,更有利于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礼仪的规范和封建皇权的加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朝政朝仪上跪拜礼的沿革,是两者联系的最直观反映。
秦朝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些礼仪也被严苛地运用。而到了汉朝时,刘邦手下的功臣嫌秦朝朝仪繁琐不堪,懒得遵守这些纲常教规,干脆起着哄废弃了朝仪。这些弟兄从在沛县起就跟随刘邦,情感深厚,虽说都是武功高强的猛将,但大多都没读过什么书,性格率直好爽,在酒宴上爱大声吆喝,甚至有时候起兴了还会舞刀弄剑,不止一次令筵席场面混乱不堪。刘邦熟虑在心,总觉得过意不去。
这时名臣叔孙通看出了刘邦的小心思,毛遂自荐要为汉高祖定礼制规。于是汉朝礼仪复用了秦朝古法,再加以符合时局的修改,汉代的朝仪就此定制。
汉代的朝仪虽没有秦朝繁琐,但依旧凸显出皇帝的地位。其中就包括君王朝臣时,所有的臣下都应向皇帝跪拜,跪拜按照爵位的高低依次进行,规定不许任何人喧哗,并且跪拜时,所有人都不许抬头看皇帝,以表示对皇帝的尊敬。
君臣之间的礼仪经过汉朝一番强化,皇帝的地位更显得至高无上,所有人见皇帝就都需要下跪了。汉代君臣礼仪的加强明显与皇权意识的加强存在紧密联系,反观后来唐朝时,皇权意识较汉代相对削弱,经济开放、文化呈现大融合趋势,统治者对礼仪的规制就有所放松了。唐朝社会的人们不必过度遵循礼法,就连女道士都可以正常地与社会上的男性进行交际;而至于君臣之间的朝仪,大臣可以坐在板凳上与皇帝议政。皇权的加强,必将致使社会等级制度层层严苛分化。后来到了宋朝末期,大臣们议事时坐的板凳就被撤走了,皇帝认为只有自己坐着、群臣站着才能够彰显社会最上级的荣耀与威严。这种情况到了皇权极端强化的明、清愈演愈烈,人们不仅要跪拜,还要磕头,清朝时见皇帝需要整个人趴伏在地上磕响头,并且谁磕头磕得响,谁就是对皇帝最尊敬的那个。
所以到了后来,社会无论阶级上下,都将“跪拜礼”视作卑躬屈膝的表现,无论是子孙拜父祖、还是平民拜*,抑或是有求于人,必定先一跪以示卑微。清朝时这种情况则更盛,不仅跪还磕头,磕头磕得头破血流在当时甚至是司空见惯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