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3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02
姜文的电影,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是当代官场的生态,是人间众生相的写照,是灵魂与肉体的对峙,是利益与生命的冲突,是人与非人的鏖战。看姜文的电影,如果对时局有深刻认知的人,则会发现他的忧心,他的担当。他忧心民族命运,以电影之道义,在担当着一份社会责任。他对现实的映射与观照,是对生命美好向往之中,一种无奈的宣示。毕竟,姜文*三部曲的结局虽然不是悲剧,但胜似悲剧,因为,身边人的生别,就是人生最大的杯具。这也是比死亡更让人揪心的结局。因之,姜文的电影寓意深刻,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姜文电影包涵的信息量之巨大,也是普通人难以认知到的。尤其《邪不压正》中所透露的对蒋介石日记的讽刺,对残酷暴虐官场生态的表述,对法律是屁的讽刺等,都是现实生活的翻版。看似轻描淡写,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经常感叹:姜文的电影是对懂的人看的,懂得人不用说只要看十分钟,就会明白姜文所要表达的意图。而不懂的人即使白让他看十遍,他也不会明白其中的内蕴。就如在看完《邪不压正》之后,我又回看了《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光从三个电影的序曲,你就会明白它们的一脉相承。所以,姜文的电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就明白,在姜文的电影中,之所以会被通过,也说明争斗的双方,都在以各种形式在下一盘大棋,作为棋子的导演和所有的吃瓜群众,都在茫然无措中,一点点看着自己在《邪不压正》的困惑中,看到那一丝绵延不断屋顶上朗朗的青天白云,你便明白,乌托邦思想,就是一剂告慰麻木心里的安慰针,打向你的*,你便会在喊疼中,被无奈的宰杀。所以,看姜文的电影,你不光要用心,而且要学会*。你翻不了墙,上不了屋顶,你就看不懂姜文与他的电影。因为,他在下棋,他既是棋主更是棋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02
整部影片同样也因此显得极为零散和碎片化。其中一些精彩的场面片段,和某些行云流水的长镜头或可值得称赞,毕竟是曾在欧洲三大电影节有过辉煌履历的大师级导演,功力犹存,镜头语言也保持了姜文的一贯风格和美感,但主线剧情的流畅度确实存在严重缺陷。而到影片的结尾部分,男主角“李天然”居然是以抗日神剧式的方式去完成了复仇大计。一个能在最短距离躲开子弹,一招秒杀一个鬼子,近乎毫发无伤的超人型“*队长”,原本有无数次面对面机会可以除掉“根本一郎”和“朱潜龙”这两个敌人,他究竟是有什么必要,苦苦等待了长时间的所谓“时机”?直到篇末,才突然小宇宙爆发,武力值吊打全场,更把“蓝青峰”“根本一郎”“朱潜龙”的彼此勾心斗角,都变成了一场笑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03
姜文导演的强大气场会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压力感强于愉悦感,屏幕上的姜文无处不在,从画面到语言,从 男主角到女主角,都成为了姜文能量场的一部分。所以,当你坐在影院内,你就要进入姜文的绝对主场,你仿佛是一个 拘谨的客人,看着有点自恋但是确实有才华的主人给你展示的他所欣赏的一切事物--北平上的屋顶和屋顶上的李天然。电影里的人物不能踩着地,自行车能蹬但不能走,因为那样就太俗了。尽管电影这门艺术与导演的独特风格分不开,但是,那应该是指沉浸在故事中的思想性,而不是只用一种姜文的语气来讲故事,或者电影里的所有人物都在“演姜文”,这反而让观众感觉到单一与贫乏。《邪不压正》讲述了一个跨越15年的复仇故事,逻辑并不复杂,但是在姜文的主导下,这个寻仇的故事又加入了复杂的关系,变成了姜文饰演的蓝老板所掌握的一个多方博弈的棋局,故事的男主角李天然反而变成了筹码,于是出现了逻辑上的做作。所以,姜文有他的浪漫唯美与才气冲天,但他的强势却成为了这部电影最为脆弱的一个环节,以至于我们在影院中如果笑了,那笑容属于姜文,我们不笑,也如姜文一般清醒。这种被操控的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会在影院中叛逆起来--现实的枷锁已经够多了,为什么会在影院里成为这部电影的囚徒?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04
应该说很差。很莫名其妙。据说,该片的票房和口碑都在下滑。豆瓣评分7多一点,票房已经4个亿,估计很难到11个亿。按说,这个票房已经很不错了。要是按照我的看法,会更低。姜文再次让人失望了。有人说这部电影看不懂。从目前的情况看,能真正看懂的人应该不多。一开始,还真觉得像是看到了一个大片。短短的片头,有阴谋,有神秘,有血腥,有仇杀,有意外。然后,电影开始了。国际背景,利索人物,动态而全景的摄影,宽阔的北京城场景,等等。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一头雾水。越往后看,越觉得乱七八糟。越过往后看,越觉得可笑之至。越往后看,越觉得姜文的电影能力在下降。越往后看,越觉得姜文的电影能力在消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02:04
《邪不压正》融合了《让子弹飞》的热血和《一步之遥》的浪漫,而细节里,你又可以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的许多梗,每次找到这些细节,都会感叹姜文还是那个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