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的六种不认定情况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04: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3:25
法律分析:
汽车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交通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难题,特别是肇事逃逸影响性极大,交警部门只能制定更加完善和更加严格的交通法规以应对当前现状,在新交规后对肇事逃逸处罚更加严厉、对肇事逃逸性质界定更加明确。事实上,对肇事逃逸处罚严厉一分,群众的安全也就意味着多一份保证。
逃逸的6种不认定情况
1、事故双方当事人对事故性质及责任无争议,留下了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已经达成协议,一方反悔并报案,而另一方不算是肇事逃逸。
2、如果事故当事人为了及时抢救伤者,在表明车辆和位置后驾驶车辆前往请求救援或报案的不算是肇事逃逸。
3、当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往医院后,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医院的,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等资料,经过伤者家属同意后离开的不算是肇事逃逸。
4、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救治而没能及时报案的,而是采用先将伤者送往医院的方法也不算是肇事逃逸。
5、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而驾驶车辆离开现场也不算是肇事逃逸。
6、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也没有人员伤亡,留下相关证据后有特殊原因需要离开现场的,不算是肇事逃逸。
【法律依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或者*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或者*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如果遇到肇事逃逸的行为,根据上述法规第七十一条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举报。举报属实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