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18:1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03:03
答:李鸿章与日军签定和平协议是慈禧的意思,李没有与日军狼狈为奸,与日军签定条约之后,从此不再踏入日本的土地,路过时换船也要走甲板之类走上去换船,而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我自己认为,海军对于国家好比是血管对于人体.这样说吧,一个国家他的海上能力能够触及之处,就是他应该由海军力量保护的地方.(就好比人体如果要生长,那么他的骨骼必须要生长,骨骼生长之处,必须是血管延伸到的地方.)接着国家的话题:因为这是他这个国家的海上生命线,他的海上能力往外延伸得越多,他必须给这些地方提供足够安全和全面的保护就越多,这势必会给他的国家经济推动起到决定性的帮助也提高本国海军乃至总体国防实力.
甲午战争,中国因为闭塞锁国造成工商业远远落后于西方文明,而且由于*当局领导上和技术以及思想上的局限性使得国家整体包括国防在内的所有建设孱弱腐朽不已.这也影响到当时我国的海军建设(起步晚,着手低,制度乱,精神散),本来就落后与海上强国的清王朝自己不只一次的充当了自己的掘墓人.
无论是台湾保卫战还是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国都没,没有属于自己的海军,可是到了甲午战争,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因为*的*,在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而当时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分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最终全军覆没,至此,日本海军登上亚洲霸主地位.
在此前,日军未发动战争前期,日军曾计划出兵台湾,但是因为畏惧当时仍属世界先进行列的北洋水师主力定远级铁甲舰定远、镇远号(集合德国萨克森级英国和的英弗来息白级这两艘当时最先进的铁甲巡洋舰所有优点)的主炮而不得不狼狈地三度撤退.但是在最后,日本人趁中国逐渐丧失海军优势的情况下,将我海军彻底击败...
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主要有2点认识和感知,1是关于国防海军建设在北洋水师身上可以学习到的东西2是关于对我们自身以及后代思想上的教育.
1
1)关于海军建设方面
我认为应该是常规军事建设的重中之重,他甚至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比如淞沪会战,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我上海守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且有着别的国家恐怕无法承受的伤亡和损失.
2)关于舰艇制作和使用方面
在相关的帖子上我也看过相关的说明,那就是关于北洋水师在建设军舰的时候走的是1级2舰的路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03:03
不是李鸿章的本意,而是出于时局的考虑。毕竟我们战败了。李鸿章并没有与日本勾结,相反他对大清是十分忠心的。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一清*有钱给慈禧祝寿却无钱为水师更换炮弹装备,致使北洋水师不能更有力的还击。二日本偷袭我方的运兵船,水师准备不足(指黄海海战)。三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处于上升位置。而清*则是千疮百孔,各个方面都在下降。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实力悬殊。四决策者指挥失当,尤其是李鸿章的避战保船,使北洋水师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03:04
签订条约是慈禧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李鸿章不这样想。历史上李鸿章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甲午中日战争上我更倾向于李鸿章也是同意签订条约的。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不得不签订条约。但命令肯定是慈禧下的。
李鸿章谈不上与日本狼狈为奸,只是对于帝国主义侵略持一种忍让态度,能退让的都退让,能割让的都割让了。李鸿章不是狼狈为奸只是对于帝国主义的蛮横要求没有反抗。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落后了,是李鸿章要求北洋水师不许跟日本斗,导致日本的侵略无人低档,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清*宣告战败。
不过我认为慈禧的原因大一些,慈禧挪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修颐和园,慈禧大权在握,慈禧对于帝国主义是一再退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03:05
当然是慈禧的意思,李鸿章胆子再大,这种敢自作主张嘛?李鸿章国之栋梁,岂可能与日本人狼狈为奸;只是李鸿章在开战前就看到了中日国力的差距,力谏避免开战,以保全国家之利益。慈禧不从,不过黑锅还得李鸿章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03:05
是慈禧的命令,李鸿章本来一个大臣,没有决意的权利。而李鸿章没有和日军狼狈为奸。导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李鸿章打仗保守,不主动出击,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一点,李鸿章难辞其咎。
甲午中日战争晚清军备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晚清军备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1. 装备落后:晚清时期的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过于陈旧,例如台湾海军的主力舰船“定远”号和“镇远”号,都是同治、光绪年间的旧式蒸气船,部分甚至是木质战船。这些装备与现代化的日本军队相比显得极为落后。2. 管理不善:晚清时期的军备管理混乱,官员贪污腐败,导致军费被挪...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1. 日本皇室重视军事的发展,对中国一直怀有野心。2. 日本的工业要比中国发达(中国当时发达的是轻工业,重工业一直不怎么样) 。3. 当时在亚洲没有强大的国家制约日本,所以日本可以全力投入甲午海战 。4. 清政府将大部分资金由于皇室开支,对军事不够重视。5. 清政府对于甲午海战采取消极迎战的态度...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场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朝自洋务运动以来三十多年的近代化努力付诸东流,国家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民族危机加剧。其次,根据《马关条约》的规定,中国割让了台湾等大片领土,这不仅破坏了国家领土完整,也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深化。再次,巨额...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结果,影响
一、原因 1、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线。2、根本原因: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
甲午中日战争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反思
1. 甲午战争失败的深刻教训在于:落后就要挨打,忽视备战就必然面临危险;决策错误导致兵力不利;过于重视陆地而轻视海洋,拥有海洋却不懂得如何防御。2. 甲午战争留给我们的现实启示是:我们必须在安定中求进步,坚持财富与军事实力的协调发展;必须保持坚定的战斗力信心,稳步推进海军现代化建设、改革和军事...
甲午中日战争晚清军备上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前晚清的军备存在以下问题和原因:1. 老旧装备:晚清时期,中国军队使用的武器装备已经非常老旧,比如台湾海军主力舰船“定远”号、双桅全帆船“镇远”号等舰艇,都是颁行同治、光绪年间的旧式蒸气船,甚至还有一些是木质战船。这些老旧装备对于应对近代化制度日益严格的日本军队来说,显然极度落后...
中日甲午战争的原因、背景、影响、目的?
1. 原因:日本在挑起战争前,已经制定了全面的作战计划,旨在通过决战击败清军,迫使清政府屈服。关键在于海军的胜负。2. 背景:一方面,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另一方面,清朝晚期,中国正加速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此外,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向资本...
有关中日甲午战争既问题
甲午战役后列强租借港湾及划定势力范围之由来 1.中日甲午之役,中国战败,李鸿章与日议和,签订「马关条约」,允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与日。 2.俄国早有觊觎东北之野心,联合法德迫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与中国,事后邀功,诱清签订中俄密约。 3.中俄密约外泄,列强纷向中国租借沿海港湾,并强行将...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1.缺乏预见: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朝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2.战略原因:日本战时大本营在挑起这场战争之前,制定了海陆军统筹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直隶...
请从日本的角度,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
原因:“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由于改革不彻底,仍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派兵开进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