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言语的语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0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57
语感获得的第一个途径是要有大量的阅读。大量的阅读让学生见多识广,视野开阔。通过不断地对各种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和比较,学生渐渐地就能产生出对文章优劣的感觉。
语感获得的第二个途径是要精选美文,进行朗读和背诵,仔细分析。诵读时对文章的心理感觉,和不出声黙读大不一样。不出声黙读时,文章意义的连贯性,情节的精彩程度,更能影响对文章好坏的判断;而诵读时,文章字词的选择,句子的拗口和通顺程度,所使用的修辞和韵律,更能在大脑中形成文章是好还是坏的感觉。在诵读之后,再对句子的语法和文章的结构仔细分析,从细微之处明白其好在哪里。然后,对一些优美的段落进行背诵。在可以熟背很多优美的文章之后,写作时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套用其中一些好的句子。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即是指的这种情况。
语感获得的第三个途径,就是在写作初期,多对美文仿写和套用,甚至原样照搬,东拼西凑,也无不可。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古人也曾言道:所写文章“无一字无来处”。即便有人反驳文章抄袭之风是不好的,断不可行,但却无法否认,在小学生最初的写作练习中,模仿和抄袭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即便是文学大家,也难免在有意无意中模仿和抄袭他人的作品。
语感获得的第四个途径,是要充分利用学生写出来的作文。
学生的作文,经老师快速浏览之后,匆匆写就评语。有个别好的文章会得到老师的垂青,有机会在全班面前被老师朗读、点评。也许有个别差的文章,被老师拿出来当典型分析,当然,这样的机会谁也不愿意得到。
学生看到老师的评语后,如果评语说写得好,可能还会重看一遍自己写的作文;如果评语说写得差,很多学生恐怕会沮丧地将作文往旁边一边,就再也不会过问了。
然而,学生写作文,无论其态度是认真还是草率,无论写出的文章是好还是坏,都是费了一番功夫的。仅仅这样草草地处理之后,学生付出的努力,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为了充分利用学生付出的努力,在老师给出评语之后,可几个同学一组,互相分享彼此的作文和评语。分享时,可以让每个同学轮流以背诵的形式演讲自己的作文,或者是依次朗读其他同学的作文。
学生写作文时,整个人都沉浸在自己寂静的内心世界里。大脑一边思索,一边指挥手的书写,同时眼睛扫描所写的内容,思维中可能还会有个声音在微微默读。由于大脑中同时运行的任务较多,难免会出现加工不同步或互相干扰,犯了一些小错,但大脑可能无法发觉。同时,在学生当时所处的视角和情境中,学生可能无睱也无法去评价所写文章是好还是坏。
自己写就的文章,毕竟是在思维中经过了很多复杂的加工过程,所以很容易就可以背下来。当学生以背诵的形式向同学演讲自己的作文时,文章以声音的形式被产生,被送进自己和同学的耳朵,此时,学生对于文章的感觉和一边写一边看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也许写出来时觉得很妙的句子,说出来就会感觉很糟。同时,其他同学听到文章后,会有各种表情和眼色,或赞叹或漠然,通过这些反馈,学生会进一步体会写得是好还是坏。
当自己的文章被其他同学朗读出来时,学生听起来又是另一番感受。若有写得好的句子,听别人读出来,引起大家的共鸣,会禁不住有一丝得意;若自己写出的病句,同学朗读得结结巴巴,读不断句,自己听到时,也会有一点不好意思。至于朗读其他同学的文章,除了可以从别人的写作中吸取经验教训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忍耐力,因为大多数学生写的文章实在不怎么样。
在朗读分享中,每个人文章的优缺点,更清楚明白地在同学们面前显现了出来。如果在他人的文章中犯的错误,自己也在犯,在以后的写作中,就会自觉地去避免。同时,分享过程也让大家更能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好句子,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使学生的欣赏和写作水平都慢慢地得到提高。
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也可稍微点评和讨论一番。但仅仅是这样简单的背诵和朗读,就可以让学生受益非浅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4:15
一、从优秀的篇章中感知、积累、丰富语感.汉语是世界上最美、最丰富的语言,鼓励学生读背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
1、听说结合,感受语言魅力,培养语感.“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言语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收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鉴于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举行了课前美文欣赏活动.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接收优美的语言,经过大脑的加工后,对听到的美文进行评价,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在教学中要积极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在听中积极、感知语感.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读写结合,培养语感.阅读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提高语文能力、培养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古时的私塾先生们就很看重诵读,他们要求学生反复读,仔细读,做到熟读成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对诵读的评价.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像”,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学生在读中获得感知之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展开联想与想象,加上自己的理解、看法及独特的情感体验进行必要的练笔,来巩固读的成果,这样,良好的语感就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在写中得到发展.
3、勤记多背,积累知识,丰富语感.“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