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55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3 03:41
黄疸( jaundice)多是由于肝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胆红素异常增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从而引起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或者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3 03:42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3 03:42
引起黄疸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肝细胞性的,本身有肝细胞引起的一种代谢,因为胆红素排泄障碍引起的叫肝细胞性的,我们称内科性黄疸。另外就是外科性黄疸,就是胆道、肝脏分泌胆汁排泄受阻以后,我们叫梗阻行黄疸。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3 03:43
首先,有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多跟血液系统疾病有关,例如输血造成的急性溶血。第二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脂肪,酒精药物都会造成肝脏的损害,从而引起肝细胞性黄胆。第三阻塞性黄疸,胆管内若出现结石或者肿瘤堵塞胆管,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反流到血液中,从而造成阻塞性黄疸的形成。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3 03:44
与溶血性黄疸相比,先天性的非溶血性黄疸较为少见。如果是溶血性黄疸,则是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发生溶血反应,血红素释放到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的黄疸。非溶血性黄疸,指的是由于红细胞破坏了溶血而引起的黄疸,如胆囊阻塞,胆道阻塞,胆红素肠肝循环障碍等,都有可能由于胆红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