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关于胶东年俗的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2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9 04:21
栖霞秧歌又称秧歌舞、扭秧歌或唱秧歌。它是栖霞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形式。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唱又舞,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容多反映生产劳动、庆贺丰收和民间传说等。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很多村庄都办起秧歌,庆贺丰收年景,活跃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
栖霞秧歌开始是坐唱、走唱,后来发展到锣鼓伴奏,并配以唢呐和丝弦。秧歌领队称“乐大夫”。演员称“秧歌角”。演出时乐大夫身背钱搭,指挥风趣幽默,一般能临时编唱唱词,唱词多是短小质朴的《四句调》。秧歌角一般是左手拿灯笼,右手拿彩巾,唱词多是编排好的,大多是《七句调》和《跑四川调》,后来又增加《杂耍调》。 《七句调》比《四旬调》句幅多,唱词有七字句或十字句,多是一韵到底,最后一句加锣鼓点,名叫“花板”。《杂耍调》多是应景小唱或故事小曲,生动活泼,别有风趣。
栖霞秧歌带有武术架子,女角大都男扮。这一特点的形成,可能与秧歌的起源有关。秧歌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宋朝水泊梁山的好汉,经常利用“办耍”的形式,化装混进官府或富商住宅劫富济贫。这种“办耍”的形式流传下来,形成了秧歌。另一种说法是,古鞑统治者,每逢年节,都要选民间美女去献歌献舞,人民不满其暴政,便常男扮女装去戏弄他们。这种民间歌舞,后来发展成秧歌。所以秧歌头又称“臊鞑子”。
栖霞秧歌演出的节目内容,多数是反映生产劳动、庆贺丰收、历史传说和家庭故事。形式有走八字、跑四门斗、串剪子股、蛇退皮、别帐子、转圆场等多种形式,可根据节目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甚而较好的秧歌队还可以增添《狮子舞》、《龙灯舞》、《蝴蝶舞》、《踩高晓》、《跑旱船》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1:29
胶东年俗•事历(1)——蒸年糕,年年高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以往,主妇们大约自腊月初八后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北方的年糕或蒸或炸,多用小黄米磨粉制成,是以往人们*收的美食。但即使在北方,年糕的口味仍旧因地而异。山东人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而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最早的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岁岁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胶东年俗•事历(2)——贴年画讨彩头
春节贴年画的习俗,如今依然存在。
进入腊月临近春节的市场,俗称花花集。我颇有兴致地前去游逛了几趟,偌大的春联、福贴摊位上,卖年画的只有一家,而且画的种类很单调,与过去花花集上一望无际、琳琅满目的年画种类,可就大相径庭了。
在我上小学之前,《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以及《水浒传》、《封神演义》中的很多情节都已记得滚瓜烂熟,这都是得利于年画的熏陶。记得,小时候过春节时,除了穿新衣戴新帽放放鞭炮之外,就是盼着看新年画了。那时除夕晚上吃了饺子之后,就围坐在张贴一新的年画前,听老人一幅一幅地讲故事。什么狸猫换太子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啊,牛郎与织女啊等等,一出一出,像看幻灯片似的,特别有味。可别小看这些年画,很多历史和民间文学知识,都能令少年终生难忘。站在花花集上,我想念着过往那些蕴含着传统文化的连环画式的年画。
胶东年俗•事历(3)——烧芝麻秸聚金银财宝
平常我们习惯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形容生活蒸蒸日上的景象,但在胶东一些地方,还有过年烧芝麻秸聚集财宝的习俗。
农家在播种庄稼时,特地在田边地角耧上几垄芝麻,芝麻成熟了,晒爆出子粒,过年时炒熟了捣成细末拌好凉菜洒上一些,调剂菜的香味(尤喜拌海蜇),剩下的秸秆带着一串串的皮壳,捆成一捆捆,留着过年好烧,但芝麻秸不是一般的燃料,傍年做什么吃的都很上讲究,过了腊月二十三,就要忙年了:发面、做粘高粱米干饭(年年高)、隔夜饭、包饺子,三十晚上煮芋头炒花生,芋头母象征聚宝盆满锅,花生象征长生不老。做这些过年吃的时候,都需烧芝麻秸,有多的多烧,没多的烧上一把。烧火也有讲究,老人在灶下烧火,若有人进来,把芝麻秸丢进熊熊的火苗上,口里念叨着:“芝麻秸大张口”,来人马上要回答上:“金银财宝往里走。”来的若是生人(贵人),说出的话更难得,更灵验。这就是所谓的,借贵人的口气,图未来的吉利。
胶东年俗•事历(4)——立春吃春饼
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叶夹。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胶东年俗•事历(5)——素窗绽红花
过去春节,家家都在窗口上下功夫,把窗口布置得鲜艳如新,很有喜庆的味道。
老式的窗都是白纸封的,过年图吉利,人们便在窗口贴上大红的福寿字,在窗顶上挂一排纸剪的过窗钱,来辟邪、求吉利。后来又出现了十二生肖、五子登科、娃娃喜庆图等名目繁多的窗花样式,并有了专门的剪纸手艺人。
窗心位置,人们一般喜欢贴上五子登科窗花,也有的贴上梅花等,四角贴上福、寿字,然后均匀地布置上这一年的吉祥物,狗年贴狗,虎年贴虎。
有的妇女更巧,剪两个大公鸡或者两只虎,用线绳拴住尾巴,固定在窗两边,再用两条线绳,各拴住动物的头部,两条线通过一个铜钱的中间,拉到窗外,窗外有一根一米长的伸出去的固定木棍,木棍顶端下垂一根线,线上绑着玉米皮或者树叶子,从鸡头拉出的线绳拴在叶子上。风一刮,叶子活动,拉动线绳带动鸡头抖动,风越大,鸡头越活跃,两两相凑相斗,非常*真,仿佛在演木偶戏。有时斗得激烈,缠在一起,还得用手掰开它们。
窗口上边还得贴上一溜纸剪的过窗钱,绿的红的搭配起来,从外面透过白纸看,朦朦胧胧的,让人生出无限的遐想。
胶东年俗•事历(6)——除陈布新迎大年
腊月二十三日是辞灶节,又叫扫尘节。
扫尘节,也叫扫尘日。据说此节源于尧舜时代的“扫年”习俗。原本是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到了唐代,“扫年”之风盛行,成了祈求新岁平安吉祥的一种活动,以后才发展成为扫尘节。由于是一种清洁卫生和除害灭病的文明习俗,所以便流传下来,久而不衰。
扫尘节,北方叫“扫房”或“扫屋”,南方叫“掸尘”或叫“打洋尘”,东北叫“大洗(喜)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洗刷家俱,粉刷墙壁,糊窗户,贴窗花,挂年画,除陈布新,迎接新春佳节。扫尘节又叫小除夕、过小年。
扫尘节为什么会和辞灶节在同一天呢?传说,古人认为每个人身上都附有三个尸神,如影随行。这三个尸神喜欢搬弄是非,经常在玉皇大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一团漆黑。一次,他们密报玉帝说,人间在诅咒天帝,欲谋反。玉帝大怒,降旨三尸下界查勘,将欲谋反人家的屋檐下,以蜘蛛织网为记号,又命王灵官务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蛛网记号的人家,一律满门斩杀。三尸的行径被灶王爷发现,大为震惊,急忙与灶王奶奶商量了一个解脱办法。他叮嘱人们,在他辞灶上天庭之后,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掸去蛛网,除去污迹,擦净门窗,把宅院内外收拾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无比欢乐,根本找不到劣迹之记号,心中十分惊奇,急忙奏明玉帝。玉帝听后大为震怒,将三尸神永拘天牢,不得再到人间作恶。玉帝还决定,每年腊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视察民间。为了感激灶王爷为百姓除难免灾,也为了迎接玉皇大帝下界视察,所以民间一年一度的大扫除总在辞灶节期间进行。
实际上,民间春节的扫尘,倒不一定拘泥在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譬如莱州习俗,进了腊月门就可以扫屋,但必须选择一个吉日。如果是日不方便扫尘的话,也可以象征性地先扫一下梁头,以后随便哪天都可以扫了。有的人家连扫帚都不用绑,就用一棵干高粱秸的根子,除扫一下屋内的大梁,也算是扫过了。老百姓认为,过了扫尘节,天天都是好日子,哪天都可以扫屋。有谚语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杀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快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在这个腊月“日程表”上,有两天与扫屋有关,足见人们对扫尘节的重视。
胶东年俗•事历(7)——年根儿忙年忙
来到年根儿,家家户户都在“忙年”。
咱胶东这儿的风俗,一般过了小年,就要开始蒸年糕,寓意年年高。接下来,就要做花饽饽,大枣饽饽了。在农家,做饽饽是一件很累的活,首先和面就很有讲究。面要调得筋道,还要稍微硬一些;然后放到温暖的锅里或炕头上醒面。这样要经过一宿的时间,面才能醒好。再就是揉面。这可是个力气活,一般要让家里的老爷儿们帮着干。在过去,做花饽饽的花是很细心的,红花绿叶,都要搭配得当。另外还要做大枣饽饽,农家又叫它“枣眼饽饽”。上锅蒸的时候也有讲究,先烧开锅里的水,然后将醒好的饽饽放进去,再烧25分钟到半个小时。临出锅的时候,要放放气,从老辈儿传下来的风俗,意思是闺女出嫁后不受气。
到了年底,一天忙似一天。蒸完了饽饽,还要包包子,而且要多做,到了正月,就专门吃现成的。腊月二十*,家家户户要炸面鱼,俗称“炸锅”也有同时炸一些麻花,酥条等。这两天,大街小巷到处充溢着炸面鱼的油香味儿。到了晚上,还要烀猪头,烀猪下货,打猪皮冻,鸡冻等;往年生活条件差,正月里来了客人,猪皮冻也拿上桌,招待客人。大年三十的上午要贴年画,封门对儿,又叫封门。在封门之前,要把缸里挑满水,因为封门之后,就不能再往家里搬东西了。
胶东年俗•事历(8)—过年要说吉利话
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正忙着迎大年。迎年期间,人们不仅要精心准备吃的、穿的、用的等各种物品,就连说话用辞也都要格外用心。
为了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以求得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千百年来,胶东民间产生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禁忌语。譬如,农家蒸大饽饽时,忌说“裂了口”,要说“笑了”;过年(过小年)煮饺子时忌说“破了”,要说“挣了”;物件不慎掉落在地,忌说“碎了”,要说“岁(碎)岁(碎)平安”; 农家蒸大饽饽时通常要烧炕,炕席因过热而自燃,忌讳“炕烧糊了”,要说“炕烧得旺”。年关临近,卖鞭炮的多了起来,鞭炮市上会发生意外,这时要说鞭“升了”,忌讳说鞭“炸了”或“响了”。
另外,小年过后直至正月,“死”、“坏”、“不好”等不吉利的字眼深为民间所忌讳。
关于这,还有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个财主非常讲究过年期间都要说吉利话,他总叮嘱同村一个叫发财的傻子说:你正月初一早早来我家敲门,我一说“谁啊?”你就说“发财来啦”。头几年,发财早早来敲门报上“发财来啦 ”财主开门给赏钱,财主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一年,由于下雪,发财赶路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一瘸一拐地来到财主家。财主照常在院里问发财来了吗?发财正疼得难受呢,就没好气地说:还发财呢,倒霉吧!从此,财主家日渐衰败了……
胶东年俗•事历(9)—饽饽高巅巅日子甜上甜
“二十八,把面发,蒸饽饽,过年啦!”腊月二十八日,是民间蒸过年饽饽的日子。过去,蒸年饽饽有许多说道,讲究个吉利喜庆。饽饽要蒸得白净、起发、高巅、造型好,象征日子兴旺。民谣曰:
过了小年过大年,蒸锅饽饽供祖先。
饽饽蒸得白又白,明年是个丰收年。
饽饽蒸得高巅巅,日子过得甜上甜。
饽饽蒸得开口笑,全家幸福又平安。
做年饽饽还有一些禁忌。除了发好面以外,还要多用红枣和红糖,寓意红红火火早发家。蒸饽饽的烧材最好用农作物的秸秆,如高粱秸、芝麻秸、大豆秸等,燃烧时能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表示火爆、吉利。蒸饽饽时,最怕外人进屋来“踩”,“踩”了的饽饽就不起发了。
年饽饽的形状和用途也有说道。供神灵和祖先的有:发纸大饽饽、枣饽饽和元宝。民谣曰:
发纸大饽饽,就做这一个。
顶上一个“鼻”,塞上枣一个。
内包一铜元,越聚钱越多。
伴随纸钱烧,留在“发纸窝”。
发纸,是正月初一早晨煮好饺子后,由家长带领全家在天井里祭拜的仪式,要对天地众神供上枣饽饽、饺子,烧香,烧纸,祈求神灵赐福降祥。发纸窝子是用土坯事前垒好的,用来烧纸钱时防火、防雨的。发纸大饽饽就放在这个窝里同纸钱一起烧,烧完后仍留在窝里,到初三早晨才收起来。
枣饽饽比发纸饽饽小,用以供奉祖先、财神、菩萨和天地众神,每组五个,其摆法为:底层三个顶朝上,二层一个顶朝下,三层一个顶朝上。另一类年饽饽是“压锅”用的面鱼、面富贵。“压锅”,就是除夕夜不空锅。吃完年夜饭,锅里放上新箅子,再放上表示吉利的面元宝、面鱼、面富贵、豆腐和年糕,意为年年有余粮。
如今,讲迷信和供奉神仙那一套旧习俗早就消失了。祭祀祖先的习俗虽有保留,但也淡化了许多。年饽饽还是要蒸的,只不过花样少了一些。
胶东年俗•事历(10)—浓浓年味烟台情
除夕夜“望春、盼春”。除夕这一天,家中要做供养(即祭祖)的准备。在请家堂之前,先在正房的中间摆好八仙桌子,墙上挂上的“家堂轴子”,是一幅祭祀专用的中堂画。桌子上摆上九样贡品,每样上面点缀一些芹菜叶子。然后摆上酒盅、茶具、筷子等,在中间摆一个香炉,一切就算是收拾停当了。
在锅台上摆上贡品香炉,灶王爷被称为“掌锅老爷”。香是一小扎为“一管”,整齐码放在香炉旁,把纸钱、香连同家堂折子,用簸箕端着,再拿一挂鞭炮,就开始“请家堂”了。先是点燃三柱香,插在地上,嘴里要念叨着先人们的名字:“过年了,都回家过年吧。”磕头、放鞭炮,家堂算是请了。收拾好折子,举着几根点燃的香在大门和院子里各插一根,寓意是顺着香火回家。第一道程序完成后,还要上香、上茶、上酒,供桌两边的椅子不能坐,院子里不能随便洒水、扫地,这些都要特别叮嘱孩子们注意的,以免冒犯神灵。
除夕夜守岁,被称为“熬年五更”,希望“平安到年底”。婆婆一早就准备“蒸米饭”,公公去准备纸钱和香,“发纸马”是除夕晚上的隆重仪式。每间屋子的大门口、水井、禽畜的栏圈,都要烧纸钱,感谢祖先一年的庇佑。烧纸用的烧火棍,要拿到鸡窝里搅一下,据说是可以保证来年六畜兴旺。饺子包好了,先煮几个去供奉,剩下的每个人象征性地吃点,没有煮的水饺留着年初一吃,意在新一年有吃不尽的东西。
初一的早晨,先放一挂鞭炮,在院门口横放一根“拦门棍”。吃过新年的第一顿饭,就可以挨家挨户去拜年了。拜年一直要持续到初五之前,“破五”之后就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去了。
胶东年俗•事历(11)—守岁压腰保平安
过年给压岁钱,也叫守岁钱,是胶东乃至全国流行最广的习俗。不过今天给守岁钱,和当初的本意已大不一样了。
有关守岁钱的来历,传说古时有一种小妖怪叫“祟”,专等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偷偷去摸熟睡的孩子的头,被摸过的孩子往往吓得大哭,头疼发热,甚至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对夫妇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夫妻俩守在旁边不敢合眼。半夜里,忽然一阵阴风吹来,门开灯灭,“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出道道金光,吓得“祟”一溜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跑“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保护了孩子。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纸包的钱逐渐演变为“守岁钱”,简称就是“守岁”了。到了明清,人们以彩绳穿钱,编成一条龙的形状,用来驱邪压怪,谓之“压岁(祟)钱”。长辈对小孩拜年时给的钱,亦称压岁钱,或压腰钱(主一年不缺钱花)。这一习俗延续至*时期,大户人家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新中国建立后,铜钱停用,则改用纸币,虽然也叫压岁钱,但已没有驱邪压怪的含义,只取其压腰的意义了
胶东年俗•事历(12)—压灶压囤压水缸
百姓过年,家家户户都希冀生活过得富足有馀。这一美好的精神诉求就深深地蕴含在过年压锅灶、压粮缸、放压(水)缸钱这一古老习俗当中。
过年压锅灶、压粮缸,要用面塑的鱼和圣虫。早在腊月二十八日,家家户户都要蒸上几锅大饽饽,还要蒸些面鱼、瑞饼、团圆饼、猪头、圣虫之类的面塑。面鱼和瑞饼是用面模(音mú,俗称“榼子”)磕出来的。蒸好的大饽饽、面鱼、瑞饼等凉透以后,女主人掐一截麦秸莛,蘸着红颜色往上着色。这样,描出来的大饽饽、面鱼、瑞饼愈发显得鲜亮光彩。
年夜饭过后,家家忙着压锅灶。龙口境内压锅灶多用面鱼和花鱼。所谓“花鱼”,就是将买回来的咸廷巴鱼浸泡、切块、勾芡,尔后放在油里烹炸而成。无论是面鱼和炸花鱼,都寓意连年有馀。按照龙口坊间的说法,锅里既然有了余头,灶口里也就不能空着。于是,家家忘不了在灶口里添块大木头,用来“压灶口”。
在压锅灶的同时,龙口农家喜好用圣虫压粮囤(或面缸)。圣虫用面捏制而成,眼睛用花椒粒填充,背上尽是小刺,口里还衔着一枚硬币,活泼可爱。因圣虫的“圣”与“剩”谐音,农家用它来压粮囤,寓意吃陈粮,即粮食年年有剩余。
除夕夜,家家进间屋里水缸盈满。主人把一些硬币扔进水缸,据说放了压缸钱,可保农田一年不会干旱,农家五谷丰登有余钱。
总之,大年夜里压锅灶、压粮缸、放压(水)缸钱等种种民俗事象,充分反映出千百年来龙口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
胶东年俗•事历(13)—龙口过年撒马草
旧时过年,龙口百姓家沿袭除夕夜里撒马草的习俗。笔者认为这一习俗是源于民间对马的尊崇。旧时,马享有“义畜”的美誉,无论是拉大车运货,还是拉水车浇地,都离不了马。而且,一旦将其和英雄人物相提并论时,马还是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为民间敬若神明(实际上,项羽与乌骓马之间、关羽与赤兔马之间、秦琼与黄骠马之间,无不演绎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这一点,《龙口市志》所载“旧时黄县城中有马神庙”,即是很好的例证。
大年三十黄昏时,家家上坟把老祖请回家过年。晚饭过后,趁着夜色将财神、喜神、福神、贵神、平安神诸神请回家。据说,神仙们都是骑着神马而来,既然诸神已经请进了家门,那么神马自然也不能怠慢,正应了老百姓的那句话,“有神吃的,也得有马吃的”。
这时,各家男人开始忙着撒马草了,那些秋收时留下的成捆的秆草(即谷的秸秆),从厢房里搬了出来,没预备秆草的人家尽可以用豆秸充当马草,但撒马草的顺序一律从进间门开始往外撒,一直撒到大门口,马草撒好后,有的人家会把辘轳架子置于街门过道处,也有的人家将磨棍或扁担等搁在院子里,当作“揽马桩”。
有趣的是,农家在撒马草之前,提早将鸡赶进窝棚,在窝里备足饲料,一直关到大年初三清晨才放出,以免它们玷污了马草。初一、初二两天,家中长者会将笤帚藏起来,谁也不能动笤帚扫马草,也不能扫地。大年初三一大早,家家送神后,方能扫马草,要一边嘟囔着“一扫金,二扫银,三扫扫出个聚宝盆”之类的吉利话,一边将马草从街门口往进间门的方向扫,据说这是往家里“扫元宝”。
胶东年俗•事历(14)—五更拜年
春节最热闹的,当属初一五更拜年。
子夜时分,家家忙着准备五更饭。放过鞭,吃了饭,大人孩子穿上新衣服,出去拜年。黑灯瞎火的,打个手电或者提个灯笼,先去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家里问好磕头,再去同族长辈家里。走着走着,就自然有了领头的老大哥,自觉排起了队,一家家拜年。孩子每进一家,问了好,就得到三两块糖,或者一两毛钱。领头的大哥们大声喊着好,在主人的盛情邀请下,坐在炕沿上,喝上一杯白酒,搛几口菜,尤其尝尝肉冻的味道。我们栖霞人过年,家家都会打一盆肉冻,就着喝酒,那是一绝。到谁家都会让你尝尝这个菜。
有一年,村里有一家五更时分死了个小毛驴,主人守着死驴,哭丧着脸,心疼得不行。拜年的进了院子,连声喊着“过年好、过年好!”主人也连连喊着:“好、好、好!大家同好。”打那儿以后,我们村有了条歇后语:“过年五更死了驴——不好也得说好。”
如今,村里有了电灯,生活富足,每天都跟过年一样。五更拜年的少了,都起得晚了,千年沿袭的风俗习惯也渐渐淡化了。
胶东年俗•事历(15)—大年初一看新妇
龙口一带有大年初一看新媳妇的旧俗。过去,不少农家选择在腊月办喜事。因为时隔不久,即是新春。新年新开端,新人新生活。大年初一看新媳妇,喜上加喜,双喜临门,老百姓就图个吉利。
早在年前,新人的房间就被装扮一新。墙壁粉刷得光彩耀人;墙上贴一大红“囍”字;屋内贴一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贺联;窗上贴的是红窗花。屋顶是新扎的仰棚,粉红色的花纸饰以蝴蝶戏牡丹图案,为新居平添几分喜庆。炕上铺的是由红、黄二色高粱篾编织而成的高粱席。因高粱的“梁”与“良”谐音,“席”与“媳”谐音,“梁席”寓意“良媳”即好媳妇。居室门框上垂挂一幅新门帘。殷实人家选用华丽的缎面做门帘,上面或绣一大红“囍”字,或绣一对栩栩如生的蝴蝶。
缘何新人居室的仰棚及门帘要采用蝴蝶图案?这得从成语“瓜瓞绵绵”说起。《诗•大雅•绵》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它讲述的是葫芦创世说,即人类出生于葫芦瓜。传说远古时,洪水泛滥,伏羲、女娲兄妹躲入葫芦避水,幸存于世,并相婚孕育*类。“绵绵瓜瓞”的“绵绵”是延续不断的样子;“瓜”指大瓜,“瓞”指小瓜。“瓜瓞绵绵”涵义为瓜始生时小,但其蔓不绝,会逐渐长大,绵延滋生。后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因“蝶”、“瓞”谐音,人们常借蝴蝶图案来表述祈福求子的祝颂之意。
大年初一早上,村里的老婆婆们争着看新媳妇,一来要好好端量她长得啥模样,二来要瞅瞅她的针线手艺。按龙口当地的婚俗,过去,闺女出门子(方言,即出嫁)时,娘家一般要陪送八床褥子、八床被。陪送的被褥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炕尾的被搁子(一种条桌,下面带抽屉,上面搁被)上。
初一早上,新媳妇端坐炕上,跟进屋的三婶子二大娘们相互拜年问候。在看媳妇的老婆婆心里,能拿得起针线活儿的媳妇,才是持家的好媳妇。于是,新娘身上的穿戴、被搁子上陪嫁的被褥、新人居室的门帘,无不成为她们议论的话题。孩子们跟在老婆婆身后赶热闹,新媳妇屋内压窗台的吃食,如花生、地瓜糖、瓜子之类,总是被小孩子们抢个精光。
大年初一看新媳妇这一民俗事象,承载着人们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和殷殷关切,饶有趣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2:47
一、午夜饭
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除了交流情感,吃便是很重要的事了。午夜饭,也就是“年饭”,是指大年三十半夜时分的那顿饺子。人们辛辛苦苦了一年可以说就是奔着这顿饺子来的。因此,无论穷富,都要吃这顿饺子的。
除夕夜的饺子与平时不同,有子夜新旧交替的“交子”之意,那时,无人入眠,都在等候着新一年的到来,是为“守岁”,俗称“熬年”。等12点的钟声响过,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便长了一岁,故此这顿饺子也叫“增岁饭”。家里人都守着电视看春节晚会,11点过后,就开始包饺子,在12点以前把饺子煮熟。煮饺子的水一定要比平时多放许多,取来年日子“绰绰有余”之意。还不能说下饺子,要称“清水煮白银”。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和“破”,要说“挣”,就是挣钱、发财的意思。为了图吉利,人们还在十来个饺子里包上铜钱或者红枣,成为“大钱饺子”,吃着了的就标志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大发财。
吃饺子前,是要先放鞭炮和发纸的。发纸就是烧纸,意味着来年财源广进。渔民们则要到海边的海神庙前发纸、放鞭炮,祈求海神护佑来年海上平安,鱼虾满仓。
二、广义的“年饭”
广义的年饭是指正月十五以前的吃喝。每年进入腊月二十六七,家家户户要蒸饽饽,做年糕,包包子,蒸“元宝”和“盛虫”。饽饽多用大枣蒸成,大枣饽饽有九颗枣,小的只有五颗枣。年糕则以糯米为主蒸成,既粘又甜,取“年年高”的意思。元宝就是用面做成元宝的模样,大年三十把它放在箱柜里,取发财之意。“盛虫”则状如小龙,大年三十把它放在粮屯、面缸里,寄寓来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过年为了图个吉利,吃的喝的用的不少都有另一种叫法,“蒜”因为与“散”谐音,就称为“颐和菜”,吃“醋”不吉利,就称吃“忌讳”。
三、祭祖敬天地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敬请先人“回家”过年,仪式是“摆碗”,碗底用箩卜丝什么的先垫起来,在碗顶上铺上一方一方的大肥肉、菠菜等鲜艳的东西,再插上一双大红的筷子。大饽饽、盛着各种食物的碗儿、香炉都摆在一张桌子上,敬完天地,祭完祖宗,家人才可以吃饭。
四、放鞭炮 贴春联
放鞭炮是从年三十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其中有两次响鞭是不可少的,一是年三十半夜发(烧)纸的时候,二是初三送年走的时候。放的鞭炮越响越多,就预示着来年挣得越多,所以,讲究的人家都争着与邻居比谁放得更向更多。威海禁放鞭炮9年,去年开始开禁,今年的鞭炮就越发的响越发得多。
年三十 贴春联是每家每户必做的一件事。以前是自己写或请人写。现在多数人是买现成的对联,大红纸,亮金字,招财进宝吉祥如意的对联洋溢着喜庆,到处了大家对生活的企盼。
五、扮耍
扮耍是一种近似与文化*******的娱乐活动。初一这天一大早,男女老少走上街头,演活报,耍大戏,不亦乐乎。
扮耍内容很杂,包括耍狮子,过去有南竹岛的海带狮子、北竹岛的缦麻狮子,耍的乱纷纷的一地海带草和缦麻,不少稍上点年纪的人仍记忆犹新。扮耍还包括必不可少的跑旱船、跑毛驴、踩高跷、扭秧歌、打花鼓等等,一波一波的,类似一个个方队。
这些方队的前面有一个领头的。这打头的手执一根木杆,用花纸包着,忽手上忽脚下忽腰间忽背后的耍,称为“磕花棍”。磕花棍的先开开场子,有的开场词诙谐幽默,几成经典,让不少威海人记忆犹新:“说我诌,我就诌/房子顶上撩(方言:挖)水沟/水沟帮我栽柳树/柳树梢上结葫芦/结个葫芦破两半/拿到东庄去要饭/东庄给了碗冷面汤/西庄给了碗冷干饭/走到门口磕撒了/公狗子吃,母狗子看/巴狗子气的乱打转。”
六、正月十五捏面灯
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要忙着蒸面灯和属相。不是蒸所有的十二属相,而是家里人属什么属相就蒸什么属相,一般老少三代都要蒸 。面灯一般用豆面作原料,因此也叫豆面灯。面灯制作简单,形状像只倒扣的碗,顶部捏个灯碗,下面捏个囤底。十五晚上,在灯碗里倒上豆油,用棉花捻成灯捻儿,孩子们都争着占一个灯碗,看谁的面灯亮得长久,来年谁就最兴旺。
七、过年禁忌
过年到人家家里做客,有些规矩必须遵守,否则会让主人很反感。如吃饭时严禁把筷子直着插在碗里,因为这是祭死人的方式。走亲戚朋友,礼物严禁带五件或十件,“五”和“十”被视为大不吉。大年三十、初一放过鞭炮后,无论院子里有多厚的纸屑,也不能清扫,因为纸屑被看成满院的钱财,轻扫掉,会被认为是将钱财扫地出门。
--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302720.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6:13
你可以登录胶东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