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诗人何以忧愁难寐,都说"客行"有"乐",然真正快乐与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3: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5:53
原诗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相关背景知识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译文
明月为何这般的皎洁光亮,照著我这罗制的床帐. 在这个不眠之夜,月光惹动了思妇的愁肠. 她揽衣而起,心事重重地在空房中徘徊. 自忖道:外面固然好,怎比得上家裏呢 在怅惘中,她打开房门走到外面,四下顾望,只见月光满地,夜凉如水. 满怀愁绪向谁倾诉呢 她神色凄然地回到房裏,落下泪来.
鉴赏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吗?不,是“忧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清代朱筠评曰:“神情在‘徘徊’二字.”(《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呢?“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客行”既有“乐”,为何又说“不如早旋归”呢?实际上他乡作客,何乐而言.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说:“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然而异乡游子为什么欲归不归呢?这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即如本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这两句诗正刻划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清代陈祚明说得好:“客行有何乐?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中凄凉味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愁思当告谁?”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古乐府《悲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怎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呢?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但是他的心理描写,大都是对人物心理的一些说明,有时不免使人感到沉闷和厌烦.而我们读的这首古诗,却没有这个毛病,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形.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