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裴度是个怎么样的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4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1:10
裴度,生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卒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唐代后期杰出的*家。
裴度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25岁时考中进士,后又“应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对策高等,授河阴县尉”,从此开始了他的*生涯。裴度居官勤于职守,尤其在“慨然发奋,志平僭逆”的宪宗继位以后,任事多称宪宗旨意,所以不断加官进职,由监察御史,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了执政宰相。20余年间,裴度在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历任显职。由于他“执生不回,忠于事业,时政或有所阙,靡不极言之”,因而屡遭皇帝的冷落和权臣的嫉恨、排挤。他虽三次为相,却五次被排挤出朝廷,到太原、兴元、襄阳和东都洛阳去做节度使或留守等地方官。尽管如此,裴度的“威望德业”,一直为世所重,时人论将相,皆“推度为首”。就连“四夷君长”,“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可见当时他威望之高和影响之大。唐朝以后的许多史学家、思想家、*家,如刘(日句)、司马光、欧阳修、李贽等人,都称赞裴度“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余年”。
裴度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七十余年中,当时,唐朝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复杂、激化。加之朝官结为朋党,各自内结宦官,外连藩镇,互相排斥,互相倾轧,使唐后期的*更加混乱、黑暗。裴度为了维护唐朝的统一,坚持打击藩镇割据势力;为了整肃朝纲,坚持与跋扈的宦官、蠹国败政的奸臣作斗争。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愿望,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
宪宗是唐后期力主打击藩镇的皇帝,先后辅佐他的宰相杜黄裳、李吉甫、武元衡和裴度,都是力主打击藩镇的著名*家,而裴度则是他们之中功绩卓著的代表人物。
裴度早在任宰相之前,就为削藩做出过贡献。元和七年(812年)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魏博将土拥立步射都知兵马使田兴(田兴归顺后,朝廷赐各弘正)为留后。为了稳定魏博军民的情绪,十一月,裴度受命去魏州宣谕。裴度在魏州,对田兴极陈“君臣之义”,使田兴“奉上益谨”。同时,奉命“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士”,宣布魏博“六州百姓给复一年”。他又遍至魏博所辖州县,“赦见囚,存问高年、茕独、废疾不能自存者”。以致魏博的军士和各阶层人民都非常感悦。一直到长庆元年(821年),田兴遇害身死,始终忠于朝廷,并在唐朝进行的平叛战争中,屡立奇功。魏博六州,自田兴归顺朝廷至长庆二年,也一直是唐朝*的直接统治区。这一成就的取得,裴度魏州之行对田兴和魏博军民的处置,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
裴度辅佐宪宗平定淮西叛乱,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项业绩。元和九年(814年)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屠午阳,焚叶,掠鲁山、襄阳”,“及于东畿”,“关东震骇”。在如何对待反叛的吴元济问题上,当时大多数朝臣是主和派,主张赦免吴元济之罪,并加委他做准西节度使。而裴度等主战派则认为,淮西是“不得不除”的“心腹之患”。且准西“军中上下携离”,又处于“残弊困剧之余,而当天下之全力,其破败可立待”。由于宪宗支持主战派的意见,十月,开始了讨伐淮西的行动。
恒州的王承宗、郓州的李师道等割据势力,为了援助淮面,派亡命之徒刺杀主战派大臣,于是武元衡、裴度就成为王承宗、李师道等暗杀的主要对象。六月三日拂晓,武元衡、裴度早朝途中,分别遇刺,武元衡遇刺身亡,裴度身负重伤。
藩镇割据势力向主战派宰执大臣下毒手,朝廷内主和派的大臣们,以“人情恐惧”为借口,纷纷要求宪宗罢淮西之兵,甚至要求宪宗“罢(裴)度官,以安恒、郓之心”。裴度面对王承宗、李师道等的暗杀威胁,和主和派“罢兵”的压力,向宪宗极陈:“淮西腹心之疾,不得不除,且朝廷业已讨之,两河藩镇跋扈者,将视此为高下,不可中止”。宪宗支持裴度的意见,没有动摇,并立即提拔裴度为宰相,“悉以用兵事付度”。裴度执政后,以“平贼为己任”。人们也认为,裴度主政,“必能殄寇。自是诛贱之计,日闻献替,军用益急”。这对藩镇割据势力,和朝内的主和派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元和十二年七月,讨伐淮西的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前方战争屡屡失利,兵饷运输又发生了严重困难。朝中主和派*,乘机“竞言师老财竭”,劝宪宗从速“罢兵”。唯有裴度一人坚持把讨伐战争打到底。他认为吴元济“势实窘迫”,必败无疑;讨伐军屡次失利,不是敌人强大,而是因为“诸将心不一”,不能齐心协力。为加强前线的领导,裴度自请去前方“督战”。他表示:“臣誓不与此贼俱生”,“若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宪宗遂任命他以宰相衔,兼彰义军节度使、淮西宣谕处置使,做了讨伐淮西的前线总指挥。八月下旬,裴度亲赴前线,驻郾城。他取消中使监军,使“兵柄*于将”,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军法严肃,号令划一,以是出战皆捷”,扭转了战局。十月初,裴度赞同唐邓节度使李朔的作战计划。于是,李朔乘一个大风雪之夜,急行军120里,袭破蔡州城,活捉罪魁吴元济,取得了讨伐淮西的胜利。裴度到蔡州,宣布废除吴元济时“禁人偶语于途,夜不燃烛,有以酒食馈遗者”处以死罪等酷法。对叛乱者,裴度坚持只杀魁首,胁从不问的*,召降了数万蔡州士兵,因其中十之九“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裴度“悉纵之”。这些措施,有利于蔡州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生产的恢复发展。
讨伐谁西的胜利,大大震慑了河北、山东的割据者。有自动归附的,如元和十三年正月,横海节度使程权,“内不自安,遣使上表,请举族人朝”。幽州节度使刘总也以“卢龙八州归于有司”。有内心恐惧,犹豫观望的,如恒州的王承宗。裴度遂派遣布衣柏耆往恒州游说,王承宗*“以二子为质,及献德、棣二州,输租税,请官吏”。对反复无常的郓州李师道,裴度力劝宪宗出兵讨伐。从元和十三年七月,至十四年二月,用兵七个月,终于诛杀李师道,收复淄青十二州。“当此之时,唐之威令,几于复振”,史称宪宗“中兴”。裴度不愧为“中兴”的功臣。
宦官专权,是唐后期**的重要内容。由于宦官跋扈太甚,唐后期的一些皇帝、朝宦,曾谋图铲除这一毒瘤。裴度不曾参与和组织集团势力,也未曾制定和采取过周密打击宦官的计划和措施。但因为他秉公执政,不避权贵,因而常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反对和打击宦官势力。如元和九年(814年)十月,五坊小使至下圭县,县令裴寰“嫉其凶暴,公馆之外,一无曲奉”。小使怒,诬告裴寰。宪宗偏袒宦官,要以大不敬罪重处裴寰。宰相武元衡谏,宪宗不听。当时担任御史中丞的裴度,极论“忧措陛下百姓”的县今,岂能加罪。在裴度的坚持下,裴寰才得无罪获释。元和十三年九月,“五坊使杨朝汶妄捕系人,迫以拷捶,责其息钱,遂转相诬引,所系近千人”。裴度等追劾此事。当时,朝廷正用兵山东,讨伐李师道。宪宗想袒护杨朝汶,竟对裴度说:“姑与卿论用兵事,此小事朕自处之”。裴度曰:“兵事不理,止乱山东,中人横暴,将乱都下”。认为“用兵小事也,五坊退给平*事也”。在裴度的坚持下,宪条不得不赐杨朝汶死,并释放所有被拘系的人。长庆元年(821年)十月,裴度屡上表抨击、揭露知枢密魏弘简、翰林学士元稹阻挠、破坏讨伐幽州军事的罪行,魏弘简左迁弓箭库使,元稹为工部侍郎。长庆二年初,裴度要求穆宗严惩恃宠骄恣,欺凌主将的昭义监军刘承偕,穆宗不得不公布刘承偕罪恶,并宣布要将其流放远州。正因为裴度敢于打击骄横的宦官,所以他每次被提拔重用与宦官无涉,而每次受排挤、打击,都直接、间接与宦官有关。
裴度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宪宗元和十三年,他极力反对任用“掊克取媚”的皇甫铸为宰相。穆宗长庆年初,他无情揭露翰林学士稹镇与宦官魏弘简勾结“挠军败政”的罪行。裴度为将相20余年,荐引过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土,重用过李光颜、李朔等名将,还保护过刘禹锡等,但从不荐引无才的亲友为官。在唐朝后期,朝官结为朋党,相互援济的情况下,他不拉帮结派,反对权奸,坚持唯才是荐,是他的“正直”之处。
裴度一生“累为奸邪所排,几致颠沛”,到其晚年,为“自安之计”,“稍沉浮以避祸”。这是他晚年存在的问题。但综观裴度一生,他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的封建统治,坚持与权奸、宦官、割据势力进行斗争,这种斗争精神是可贵的。尤其是从他反对藩镇割据势力所取得的巨大功绩来看,他不愧为唐朝后期一位杰出的*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1:10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人,唐代后期颇有影响的一位*家。一生经历了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七朝,史称七朝元老。二十余年中“威望德业”,为世所重,宰相之中“推度为首”。裴度最辉煌的一项业绩是辅佐宪宗平定藩镇割据。元和九年(814年)8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及于东畿”,“关东震骇”。10月,开始了讨伐淮西的行动。元和十二年7月,在讨伐淮西的战争进入第4个年头,裴度力排众议,坚决铲平淮西,并“请以身督战”。唐宪宗任命他为蔡州刺史、赴淮西四面行营宣慰招讨处置使,充当了讨伐淮西的总指挥,亲赴前线,驻郾城,取消中使监军,排除了宦官的干扰,使“兵柄*于将”,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军法严肃,号令划一”。4年之久的战役仅用了3个月便扭转了战局,使淮西藩镇得到平定。淮西平定后,山东、河北大为惊慌。裴度遣士令王承宗割地效顺。王承宗势穷,献地纳子,归服*。又献计诛李师道,收回淄青。从此,全国出现了统一,“唐之威令,几于复振”史称“元和中兴”,裴度也由此被誉为“中兴名臣”。在这一中兴事业中,裴度身系唐室30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1:10
斐度是唐朝后期的名相,做宰相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
在位期间,裴度坚持与权奸、宦官、藩镇割据势力斗争,并辅佐宪宗平吴元济、李师道之乱,实现“元和中兴”。他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为将相二十余年,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当时的人们比作郭子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1:11
很棒的人,真的很棒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