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4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53
可以。 蜂蜜正常的状态下应该是液体状的,但是有的蜂蜜因为含糖分特别高,所以也是会凝结呈块状的,这样的蜂蜜也是可以吃的。虽然状态改变了,但是实质还是蜂蜜。
蜂蜜凝固是正常的,而且多数纯正蜂蜜存放常温下是有结晶现象,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蔗糖等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态状,即蜂蜜结晶,有这样现象蜂蜜纯度算是比较高的。
蜂蜜凝固之后,只要温度开始渐渐升高,超过13度这样,蜂蜜就会渐渐融化,还会回到当初未结晶的样子。它的质量味道、气味都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扩展资料
蜂蜜的结晶一般都是在常温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秋冬春气温较低,所有的蜂蜜都比较容易结晶;夏季气温高,新生产的蜂蜜一般都不容易结晶,或结晶很浅。蜂蜜结晶的温度范围是大于0℃和小于40℃,一般认为13-14℃是最适温度,但不同品种蜂蜜的结晶对温度的要求却有较大的差异。
枣花、洋槐等不易结晶的蜂蜜需经深冬的持续低温才会慢慢地结晶,而油菜、野坝子等极易结晶的蜂蜜则总是在从蜂巢取出后的几天内迅速结晶。在蜂蜜的结晶温度范围内,蜜温大于或小于最适温度,结晶速度都将相应放慢,超出范围则不能结晶。
但蜂蜜一旦结晶,其自然融化过程就会更加的漫长,一般不能完全融化;特别是油菜等极易结晶的蜜种,会常年保持结晶状态,仅在夏季变得稀软一些,表层可能出现一些融化的液态蜜。结晶蜜的完全融化,只有在持续4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蜂蜜结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53
蜂蜜凝固后还能吃。
蜂蜜凝固后让它葡萄糖结晶析出形成白色的沉淀,这会影响口感,还会让不少人误以为它已经变质扔掉。
蜂蜜在常温、常压下,具有两种不同物理状态,即液态和结晶态(无论蜂蜜是贮存于巢洞中还是从巢房里分离出来)。液态蜜也就是蜂蜜从蜂巢中分离出来并始终保持着透明或半透明黏稠状的液体。
多数品种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后,尤其在气温较低时,逐渐形成结晶态,这样蜂蜜称为结晶蜜。结晶是由于蜂蜜中所含葡萄糖具有易结晶的特性,所以结晶蜂蜜并没有降低其营养价值和天然食品的本性,是纯粹的物理现象。
蜂蜜凝固结晶后的处理办法:
1、把蜂蜜连同瓶子一起在热水中浸泡,但要注意热水温度必须低于50摄氏度,因为温度过高会使蜂蜜中的酶失活、维生素损失。
2、可连瓶子一起,放入冷水锅内慢慢加热,当水温达到50~60度时,沉淀物就会自然融化,而且不会再沉淀。
3、放置到夏天自然化开。
蜂蜜的保存性非常好。曾经有美国考古学者T.M.Davis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瓶装蜂蜜完全没有变质的记录,所以有人说蜂蜜是不会变坏的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蜂蜜放冰箱结晶沉淀 5类食品放进冰箱变得更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蜂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54
可以吃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03:55
能吃。蜂蜜有沉淀或凝固物出现往往与室内温度有关,自然现象,不影响食用。一点也没有沉淀物出现的蜂蜜,可以说基本不是纯正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