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3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4:07
多彩的大观园,无尽的女儿伤
大观园是多彩的,美丽的.
里面不管是拂柳粉花,还是亭台楼阁,亦或是湖光山色,都应有尽有.
看稻乡村里,有几白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又有桑,榆,松,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流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橘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见蘅抚院中,迎面就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垂山巅的,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竟声盘曲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
然而大观园中不只是风景美,更美在于那些年轻朝气的女孩子们.像林黛玉,薛宝钗,袭人``````个个都秉闭月羞花之貌,逗人喜爱.
可是正是由于这多彩,正是因为这繁华覆盖了虚伪,正是对这美丽的追求,谁也不肯安分下去,尔虞我诈,为求一己之利无计不使,最后树倒猢狲散以后,寂寞荒芜的大观园也只弥留着衰败,飘散着无尽的忧伤,重复地吟诵着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林黛玉,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也是大观园里的一道风景,可惜才华横溢的她生不逢时,只能成为孤寂多愁的一道风景,她和宝玉一样,反对封建礼教,崇尚个性自由,可一方面她又无力反抗.她寄人篱下的住所正是封建的典型代表.她能怎么样呢?她的反抗永远付诸实用性的行动.于是她的结局也只能是香消玉殒,带着遗憾,愤恨与不舍离开人世.毕竟她不是屈原,她不能大声呼喊:"举世混浊而我独请,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毕竟她不是谭嗣同,她不能一死来表志向:"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清白在人间."毕竟她不是*,她不能说像他那样,领导人民群众一起奋斗.她只是她,一个人而已,有主见却被束缚的女孩而已,灵魂与肉体从来都分割的可怜的女孩而已.
薛宝钗,她是封建礼教的守护者.她懂得三从四德:尽管才气很高却自知内敛;尽管聪明灵气却使人称之"笨笨的",:尽管有能力却不管己事不张口.但她比林黛玉"睿智"得多,她知道如何放下清高,赢得诸多人的支持.然而她最后的结局有怎么样呢?从"尽金簪雪里埋"就能知道她的命运必然也是十分坎坷,遭受孤寂之苦.
``````
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大观园中风吹落叶的景象.我想,那声音应该是在感叹,在惆怅,在无穷无尽的女儿伤悲中痛惜哭泣.
一曲红楼,一部对大园的赞歌,却更是一曲女儿的伤歌!
女儿也当自强
暑假里,我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它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外形是美的,而且内心更是美的。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莎士比亚这句话被男人们“传诵”了几个世纪。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女人一向就是弱者,只能相夫教子,毫无地位可言。曹雪芹却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是呀!我从内心里呐喊:“女人!你不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修改莎士比亚的名言吗?”看:宇宙飞行员里有我们的姐妹,海下探险队中有我们的同性,古代沙场上有我们的英姿,现代科技中有我们的绰影······女儿不是弱者,女儿当自强 。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女人是特别地残酷。当然,今天我们都知道,压迫妇女的,根本上是制度,不是男性。就像宝钗,她 “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女性在那样的等级制度下作为闲人并不闲。可悲!可叹!然而,很多男性不是也自以为是把女人视为花鸟,玩物和工具;骂女人为“贱人”。女性天生温柔文雅,但绝不等于软弱*。当女孩子又怎么了?像我,学习成绩常让那些自诩为“大丈夫”的男生望尘莫及,我的体育技能常让那些自命不凡的男同学瞠目结舌。至于唱歌跳舞,那些所谓的顶天立地的 “大丈夫”只能远远地靠边站。而我也庆幸自己生长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让我能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下自由翱翔、展翅高飞。
品《红楼》
如果说,它是一出悲剧,她却比《哈姆雷特》更加凄婉迷离;如果说,它是一般历史纪录,它却比《史记》有更大的文学魅力。有很多人都把它评定为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它却有很多超乎尘世的,仙境之地的描绘。无可奈何的,我们把它比作一首诗,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首太长的史诗。
它就是我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的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想要大体了解中国文化,就从《红楼梦》开始。”而许许多多的仕人、文人都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就充分体现出《红楼梦》的触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这都是小说史上十分罕见的。
然而,我却发现,我们这一代人,喜欢《红楼梦》的人并不很多。问其原因,说是因为它很无聊,写的无非就是“一大群女子天天围着一个男的转,惹出许多是非,然后就东家长,西家短。”说实话,这话总结得很精辟。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红楼本身就是在写一群女子,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群“异样女子,脂粉英雄”。而宝玉,只是一个花使形象,一个线索人物,一个表达作者心声的代言人之一。而且“东家长,西家短。”才正是它的独特之处,是它的伟大之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再别康桥》很美,很恬淡,很悠然,然而幸亏很短。否则,试一试天天晚上读三遍,我想不出两周,就再也不想见康桥了。苏轼说“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红楼梦》正是这一类型的书,每看一遍,都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在不同的年龄看,受到的启迪也不同。人的情感在变,人的志趣在变,人的审美观在变。然而历史不变,事件,时刻等待着你的阅览。可以说,《再别康桥》是精华的提纯,《红楼梦》是琐碎的拾遗,生活的缩影。举一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再别康桥》是纯牛奶,多喝对身体也有害。而《红楼梦》是五谷杂粮,可以均衡发展,有益健康。
一部书,创造出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红楼梦》的每一个角落都渗透着作者独运的匠心,每一个缝隙,都刻满了那个年代已被侵蚀得斑驳的字迹。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红楼梦》是一部诗韵之书。
为什么要说它是一部“诗韵之书”,因为作者本人能文善画,工曲会诗,见识广博。而且它的体裁也很丰富,有诗、词、曲、赋、对联、酒令、歌谣、灯谜、赞,甚至诔文。题材也非常广泛,写天地万物,写人间世情,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然而我觉得,最出彩之处,在于它的诗词有着“一语三关”的作用。
说“一语三关”当然是有三个方面。第一,它使文章变得文采斐然。要这么说,当然得有根据,我们看下面两句诗: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这两句诗都有着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音韵美。巧用数字,远近景结合,语调也错落有致。第二句甚至用了拟人,把景写得鲜活而具有灵动的生命。除了写景,写人的诗句也很好,像: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就写出了黛玉犹疑不决,将行不行的形态来。像“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写出王熙凤鲜明的形象,一个泼辣,开朗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这也就引出了第二点:
反映人物性格。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对比来看,就说《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宝钗与黛玉写的诗。我们先来看黛玉的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黛玉的形象总是“孤傲自许,目下无尘”然而她这首溜须拍马之作也是相当好的。她把大观园写成一个仙境,一个世外桃源,一个“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的避世之所。赞美元妃,也是夸赞她的美丽——“花媚玉堂人”,给人以自然之感。而宝钗的诗,我们只说首联和尾联“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律诗一共才短短四联,就要有一联用作自谦。大观园被皇恩圣宠所笼罩,元妃持神来之笔,自己哪里还敢作诗呢?这就有直接奉承的意思。然而我们固然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观念不同罢了。
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第三个作用。诗词都为谶语,这就太多了。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节,就是对人物家族结局的总结。像“树倒猢狲散,食尽鸟投林。”说的是家族最终的败落。“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写的是宝玉的情感结局。这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个方面,我想要说,《红楼梦》是一部“神秘之书。”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前八十回为雪芹原著,后四十回为伪书。作为一个局外人,客观说,我也没有水平能够比高鄂写得出色,然而总觉得续书与雪芹原意背道而驰。要说《红楼梦》真正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低级的调包计,不是宝、黛二人为争宝玉上演的闹剧。它真正的悲剧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喟然叹息。有一部电视剧《金粉世家》被评价为*版《红楼梦》。要我说,就连它也得到了《红楼梦》的精髓。这个精髓可以用席慕蓉的一句诗来概括,那就是“生命必将由丰美走向凋零。”
第三,我觉得《红楼梦》更是一部人生之书。
《红楼梦》的伟大,不仅仅在于诗情画意,不仅仅在于特殊背景。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深深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儒家大道——“仁”。
我将这一部分归为三个比较极端的问题加以说明。
第一,人为什么要活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反证法说明;死,又是为了什么呢?这是从书中获得的灵感——花既然要谢,开又为了什么呢?所以,人活着,不为什么,反正已经是活着的了。
第二,怎样活才算充实?我将《红楼梦》中的一些人物作了总结。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在玩弄世界,我们称她为“玩世者”。宝钗“可叹停机德”然而终于摆脱不了独守空闺的悲惨命运,她是“顺世者”。宝玉“叹人世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他最终遁入空门,我们说他是“怨世者”。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是一个“叹世者”,也许无端的死去会让他人觉得痛苦,但她自己这一生却充实而满足。“情榜”上对她有一句评判,叫做“情情”,即“情一切有情之物”她认为天地万物皆有情。在她的眼中,一切的物换星移,一切的光阴荏苒,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体,需要她施之以感动,为生而歌,为亡而泣。细想想,这不是“仁”的境界吗?说“仁者,爱人。”大概就是如此吧。
第三,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也许我们会觉得,这太遥远。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都不能保证明天会怎样。但《红楼梦》能够给我们启示。林黛玉在《葬花吟》中就已发出这样的浩然之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是啊,知是谁呢?这似乎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然而,在诗的末尾,却给出了答案:“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悲观论调,其实不然,它揭示了一个朴素的规律:生长壮老已,自然定数。春已暮,红颜老,花凋人亡,哪里有半点能随人的意志改变呢?像史铁生说的“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只要怀仁之心,死亡,不足为虑。
也许有人会不屑,这离我们的现实太遥远,这对我们的眼前之事能有什么帮助呢?要我说,有。像我们,在学习。而《红楼梦》中主张的学习之道:就是向自然学习,大观园中的人们察万物,咏当时。自然是最博学的老师,也是最默然的老师。这与孔子的思想不谋而合。自然教会我们的,不是学习数理化。有道是“修身,齐家,治国而后方平天下”,自然正是让我们修自身,提高内心修养。想起一个故事:苏东坡和他的好友佛印相对而坐。东坡笑问佛印:“我在你眼中像什么?”佛印端详良久,说:“像尊佛。”东坡哈哈大笑,问:“你猜你在我眼中像什么?”佛印不知,东坡说:“像牛粪。”而后得意离去,回家向苏小妹说了这件事,很是兴奋,然而苏小妹却笑道:“所谓明心见性,佛印心中有佛,眼里自然有佛,你看佛印像牛粪,那你心中又有什么呢?”东坡无语。我想,自然之师就是在澄清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所见不会有污点,是广阔灿烂的世界。这就是它给当下的我们的一种启示。
《红楼梦》以其无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历尽沧桑,几经浮沉,流传至今。想先生作此著作评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确,它这项浩大工程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因此后人才有那样许多可研究之处:红楼饮食,红楼建筑,甚至原型人物探究。不过我倒是觉得,这最好之处乃是书名起得好——《红楼梦》。
我们跑着,人生是一阵风;我们站着,人生是一朵云;我们坐着,人生是一尊佛;我们躺着,人生不正是一场梦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星座·红楼·归宿
“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黛玉的一生大多浸泡在泪水之中。一首《葬花辞》足以证明多愁善感的她拥有一身的才华,刚进荣国府就得了一个“颦儿”的绰号。一张小嘴不饶人,骂人还能引经据典,连宝钗也掐着她的脸说:“颦儿这张嘴,真叫人恨也不是,爱也不是。”当宝玉拿北靖王爷送他的香珠哄黛玉开心时,黛玉马上丢开,一句“什么臭男人的东西,我才不稀罕。”使得宝玉只得收回,尴尬之余无话可说。想必每个双子美女都有过类似的“野蛮”吧。
她也有可爱之处。她待人和蔼,怜孤惜老复援贫。跟大家一起吟诗作对,还教香菱作诗。她和宝玉真心相爱,但当时的情状不允许他们这样的爱情自由发展,一个“调包计”改变了两人的婚姻。尽管黛玉知情,但最终还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宝钗站在摩羯的身旁,喃喃地诉说着那段恋恋红尘。
宝钗也可算是个才女,可比起黛玉是要大气些。她有着深藏不露的野心,却都被其完美的言行所掩饰。当王夫人*死了自家丫环、略有良心发现时,宝钗的一句“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真是让人寒透了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能写如此诗句,必然是有野心的。大多数的摩羯也都是如此吧!
永远的史湘云
轻轻拂去封面上的尘埃,重新翻开久违的《红楼梦》,万千滋味涌上心头。三年来,我们相识,相知。曾经的年少轻狂,如今的沉稳从容,我改变了许多,而你,湘云,还是那么的光辉夺目。
曾经,只是粗浅地看到贵族生活的金迷纸醉;而后,便是伤感地叹息宝黛爱情的支离破碎;而今,却是深入地窥探人物内心的波澜起浮。
我曾崇敬地为黛玉写了祭文,也曾怜惜地为香菱作了悼词,还曾欣赏地为探春添了评论,但我想这不是背叛,因为在经历许多的感情波折之后,你的与众不同的美丽还是无可抗拒地征服了我,永远地镌刻在我的心中。
黛玉的美是飘逸脱俗的,但未免太纤弱;宝钗的美是丰润高贵的,但未免太华丽;探春的美是机敏大方的,但未免太老成;妙玉的美是出类拔萃的,但未免太孤傲;只有你,湘云,是那么天真,开朗,热情,豪爽,是那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那个病态的社会中,你似一株不败的奇葩,绽放着青春,绽放着美丽。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初读这阕判词,感叹主人公的命运多舛,没想到这位不幸的人就是你。你一出生就背负了太多痛苦,而你却是大观园中笑得最开心的一位。你也曾流泪,也曾悲伤,但你坚强的一面不得不使我动容。宝黛是反抗封建的骄子,而你也是反抗命运,反抗封建的勇敢斗士。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你博览群书,出口成章,锋芒毕露;在那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你和宝玉始终保持着最纯洁的友谊;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家庭,你却和丫头们打成一片……
你的一切都出人意料,你的身世扑朔迷离,你的人生坎坷不平。但你依旧笑着走过。你反抗着腐朽,鄙视着封建。把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示,卢雪亭联诗锦心绣口,凹晶馆对句才思敏捷;二首海棠诗艺压群芳,一首柳絮词技惊四座。你大啖鹿肉,大喝烧酒,浪漫癫狂,风流倜傥。
你和宝玉纯真的友谊也为黛玉,宝钗之所不及,你生宝玉的气也只是小孩子间的嬉笑怒骂。“她是侯爷的小姐,而我只是民间的丫头。”黛玉曾醋意十足地挑衅,你却不以为意,仍旧大大方方地交往,清清白白地喊着你的“爱哥哥”。
纵观全书,你与丫头们玩得最欢,黛玉与紫鹃,宝钗与莺儿,探春与司棋,惜春与入画之间的感情岂为你与翠缕之比?“我们家姑娘”,翠缕不经意的话语足见关系非同一般。袭人,鸳鸯,平儿,香菱,葵官,你平等地与她们交往,真诚细心地关心她们。
也许你的命运悲惨,但是你已经轰轰烈烈地享受过生活;也许你的家庭破碎,但是你已经坚强地成长起来;也许你的结局不算完美,但是你已经无怨无悔地奋斗过,你永远是生活的强者,永远是命运的叛逆。
如果说整部《红楼梦》是曹雪芹毕生的沥血之作,那么,湘云,你该是那最浓的一滴。你浸润着一个不屈的灵魂,也浸润了百年后的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再次默念这支属于你的命运之签,我不禁叫出声来“哦,永远的史湘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05:25
你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