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9:0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1:56
如下:
一、看题目。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般我们看到一个题目,就能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也能对文章的大意有了基本的了解。
二、通读全文。一篇短文,看完题目,接下来就是要通读一遍,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为这可能是这篇短文的重要内容的总结。还要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话,一般也是每段的总结,这样一遍读下来,基本上短文的大意和每段的段意就应该明白了。
三、带问题再读一遍。读完一遍后,我们就可以去读题目了,先不要着急做题,同样的把题目通读一遍,然后带着这些题目问题,再回去读一遍短文,这时候,有些简单的题目,比如直接可以从文章中,就能找出答案的,就可以直接写答案了。
四、确定区域,深入思考。这个就是阅读理解的重点及难点了,题目问题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出答案,需要孩子们自己总结中心思想,甚至要自己去延伸才能得出答案。
阅读现状分析:
IDC最近的报告预测称,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扩大50倍。这当然并不仅仅是数据的洪流越来越大,全新的支流也会越来越多,各种意想不到的来源都在产生着数据。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人们探索世界的方法,驱动产业间的融合。
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品位在海量信息时代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青灯黄卷式的传统模式被即时在线浏览所取代,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数字阅读已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庞大的数据流背景下,人们寻找阅读内容的过程变得繁冗不堪,有价值信息如何被发现则成为更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推荐阅读的确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选择性空间,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推荐来决定阅读内容,那么大多数人的阅读能力都只能维持在一个水平,因为他们阅读的内容相差无几。数字化背景下人们需要的是更具个性化的阅读方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3:14
首先是阅——文章里有什么语言要素
指对具体的语言能力的掌握,包括:具体单词的各种意思;理解语法,如原因、结果、目的、比较等。可以看出,这些是保证阅读理解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不具备这些底层能力,也就无阅读理解可言。而精通了底层能力,就能达到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的境界
读——提炼,我知道他最想强调什么
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围绕中心思想来提取中心句,如果觉得自己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欠缺可以尝试"精英特速读记忆"来提升,包括阅读速度、整体感知、理解记忆等方面,经过训练都能有效提高。接着刚说的提炼,它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作者努力通过各种支撑细节来阐明的中心议题,这些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包括各类图片,信息图,数据。
理——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一阶段主要为提取主旨句的中层能力,领会作者未表达出的反对,赞同,中立观点。
这里需要明白的是主旨和中心思想的区别,主旨就是在表达完观点后作者的目的跟意图。上面提到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中作者表达的观点。比如说,一篇文章通篇在写乱丢垃圾,中心思想就是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而主旨就是呼吁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解——解构+转换:我怎么看待作者观点。
这个思辨能力是看起来最没用,但却是对他日后工作发展有大用的一个能力,是对文章所涉及的信息和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预测文章的脉络走向,指出文中并未明确说明的作者的倾向性,评价文中给出的信息的作用,分析什么是事实,什么是想法,比较相同和不同点,给文章做总结等。
最后总结一下,这些都归结为问问题的能力,因为它某种程度就等于思维能力。比如阅的过程,其实就贯穿一系列的问题,代词一共有几个?分别代表什么?复杂句有哪些?转折词有哪些?再比如理的过程,同样有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个论点能站得住脚?作者怎么解释这个现象的?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他呼吁了什么等等。所以最根基的能力核心,就是在不断试错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练出提问题,找答案的精度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