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01:12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淳朴而又善良的农村妇女。她对生活的最高要求,不过是用双手养活自己。但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就连这样一个起码的权利她都不能得到。丈夫早死,是她的第一不幸。这个不幸,对她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然而,祥林嫂并没有屈服。她逃出婆家,外出做工。她初到鲁家时,口角边还曾有过“笑影”,尽管这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而已,不过,也说明了在祥林嫂面前还有一线生路。她被婆婆出卖时,曾经拼死地反抗过,这自然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也是对她*的一种表现。虽然,再婚后的祥林嫂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幸福,但是不幸的事件接踵而至。第二个丈夫的死和阿毛的被狼吃掉,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从此她便陷入到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了。她的眼睛失去了神采,“手脚也没有先前一样灵活”,“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逢人就是“我真傻……”,还担心死后被阎罗大王锯开,分给两个“死鬼的男人”,终于“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所有这些,既包含着封建礼那教对她毒害的成分,也是对她*的种种表现。祥林嫂生活的环境——鲁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压在祥林嫂头上的,首先是鲁四老爷。小说的开头,通过“我”对鲁四爷的介绍和对他书房的描写,特意点明了他的身分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此后,鲁四老爷的所作所为:从他初见祥林嫂时即“皱眉”,一直到祥林嫂死后还大骂“谬种”,都活画出他道学先生的丑恶面孔。作者把祥林嫂安排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不仅便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而且有助于明确和深化小说反封建礼教的主题。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但封建礼教的流毒却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压在祥林嫂头上的,是整个封建礼教。祥林嫂的婆婆、柳妈以及那些嘲笑祥林嫂的人,虽然在本质上和鲁四老爷不相同,但也有意无意地给祥林嫂增添了许多压力,甚或落井下石。所不同的是:鲁四老爷是吃人者,而这些人自己也是被吃者。这正是作者写得很深刻的地方:封建礼教不仅在统治阶级中有它的维护者,而且在被统治阶级中也有很深的影响。这些人中毒而不自觉,自己受害,又转过来害人。这就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倡导,封建礼教通过种种渠道,形成了相当强大的社会*,成了禁锢人们头脑的一种可怕的习惯势力。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鲁镇祝福的情景,并且安排祥林嫂在一片祝福的气氛中死去,而且小说的名字就叫祝福,这样写,不仅可以使对比更加鲜明,增强故事的悲剧色彩,而且同样有助于明确和深化小说的主题:封建礼教的毒雾,就像祝福的烟霭那样,到处弥漫。总之在《祝福》里,作者从各个方面都突出强调了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压迫,而祥林嫂的特殊遭遇又便于表现这种压迫。在现代文学史上,还找不出第二部文学作品,能像《祝福》那样,如此全面,而又如此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向那个罪恶的旧制度,提出如此悲愤而又如此深沉的血泪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