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菊隐,中国话剧的殉道者 殉道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1: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8:24
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2007年北京人艺推出了两本图文并茂的“经典人物”传记,一本是《焦菊隐》,一本是《于是之》。《焦菊隐传记》的撰稿人之一就是他的爱女焦世宏。翻开这本书,就被一段写得既痛切又深切又真切的文字打动了:“焦菊隐并不是一个完人,时至今日,人们私下里评论他时,也是毁誉参半。他一生都没有学会圆滑,学会世故,学会宽容。在他身后,他的刚直为他赢得了众多人的敬重;而在他生前,他的刚愎却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他常常在不适合的时间地点,随意抛洒自己的真性情,展示自己的桀骜与不驯,或许,正是这种真性情,使他能发出不同于别人的声音?他从不依附于任何人,也从不仰视某某权威,或许,正是这种独立精神,令其闪现出思想的亮色?追溯焦菊隐走过的路,似乎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耐人寻味的样本。他一生虽然结过三次婚,也有很多情人,但只有一个是他的最爱,他爱得那么执着,那么投入,那么深沉、狂热、细致、永恒,直至最后献出了全部财产和生命。这个最爱就是‘戏’。而那个能创造出至真至美的舞台,才是他精神最后的归宿!”
性格决定命运
面对如此桀骜不驯地保持自己艺术理念的焦菊隐,我能这样遐想:焦菊隐莫非就是中国戏剧界的陈寅恪?
而让人毁誉参半的焦菊隐,我也想到一位*哲人讲过的关于老鹰与鸡的比喻:老鹰也许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
焦菊隐这头雄鹰的最后一次的“一飞冲天”,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北京人艺演了一出很“*”的戏,破例让早被打入另册的焦菊隐也去看了,以期他说几句好话,但焦菊隐不顾及自己的“待罪之身”,毫不客气地给这戏下了判词:“*上刚及格,艺术上只能给20分。”这掷地有声的十几个字,是焦菊隐“桀骜不驯”的真性情与“艺术至上”的真追求的最后的也是最耀眼的一次闪光。
焦菊隐桀骜不驯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苦多于欣喜的戏剧人生;而他的近乎“艺术至上”的执着,则由于他的剧院总导演的地位,而投影到了北京人艺的艺术品格上。
曹禺院长在总结北京人艺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时,指出了北京人艺的艺术精神:“艺术家们对戏剧艺术的痴迷热爱,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治艺精神。”这岂不是在给这个“艺术家们”群体的代表人物——北京人艺总导演焦菊隐作艺术鉴定吗?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曹禺院长在1995年给《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作序时的所言:“对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的创立,焦菊隐总导演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的。”
“像殉道的教士一样
走进北京人艺”
翻开“焦菊隐年表”,1943年焦先生在失业之后的贫病交加中手不停挥地翻译*大戏剧家丹钦科的《回忆录》(即《文艺·戏剧·生活》)最令我感动。这让我想起了《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现在再读焦先生当年写的译后记心里还无法平静:
“……晨曦之前,瞪着东北方的一颗大星……我那因侮辱、欺凌、狡诈而受到的苦痛,就更加剧烈起来。在这时,太阳召唤着我,艺术召唤着我,丹钦科召唤着我,我唯一的安慰,只有从早晨到黄昏,手不停挥地翻译这一本《回忆录》……我从此可以不再偷火,我可以公然地把火搬到伟大的中国的大地上来了!……每次读到《海鸥》经丹钦科的演出而成功的叙述,欣悦和伤感就必然交迫着我的心酸一次。”
三年之后的1946年,焦菊隐又写了一篇纪念丹钦科的文章,文章最后说:“纪念丹钦科,我们必须学习丹钦科的精神。他对创造新的戏剧艺术的热忱,像殉道的教士一样,他以终身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这个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一生以战斗的态度,去击溃一切压迫、侮辱、困难和危险……然而,我们是否因为这个感召而下了决心,也要以八十年的时间去实现中国的新戏剧艺术的理想呢?”
我为什么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引述焦菊隐在1943年写的翻译丹钦科《回忆录》的译后记,和1946年写的纪念丹钦科的文稿呢?那是因为我认为这能够说明焦菊隐为什么在六十年前的1952年,下决心作出那个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生抉择:辞去安逸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职,应邀参与分明将遇到极大挑战的创建北京人艺的工作?为什么要与曹禺、欧阳山尊、赵启扬一起效法丹钦科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半个世纪前为了创建莫斯科艺术剧院而长谈十八个小时的经验,而且提出“要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设成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的剧院”……
而且,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在离开北京师范大学时,在写给音乐戏剧系的同学们的告别信中,焦菊隐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如果想走一条舒服的路,不如在这里教书,当教授。办一个剧院,办一个中国式的自己的剧院,没有人给我一套现成的东西。这也许是一条痛苦多于快乐的路,但是,我还是要决定走下去,因为那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曾是很多前辈的理想。它只有在今天才能成为现实,至于荣辱成败,由别人去判断吧……”
焦菊隐是像丹钦科那样,怀着“创造新的戏剧艺术的热忱”“像殉道的教士一样”走进了北京人艺。F107
台前幕后
于是之练“兰花指”
梁秉堃
在话剧龙须沟里,于是之扮演的程疯子在整个戏里,左手不断出现一种“准兰花指”手势,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边有个小故事:
当年,排练《龙须沟》以前,按照导演焦菊隐的要求,全体演职员都要深入到龙须沟居民区去体验生活三个月,于是之自然也不例外。在深入生活当中,于是之逐渐接触一些老的曲艺演员,唱单弦的演员,并且发现他们的左手都有一个习惯手势就是“准兰花指”。因为他们在长年的演出当中要用手敲打八角鼓,即左手拿鼓,右手敲鼓,在单弦乐曲的伴奏下边敲边唱。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在生活中,即使是不用八角鼓的情况下,左手也如同拿着鼓一样做“准兰花指”状。于是之捕捉到这个有职业特点的典型动作,很是兴奋,忙向焦先生作了汇报。焦先生听了以后,首先对这个发现给予肯定,其次问准备怎么来使用?于是之表示要把“准兰花指”的手势,直接用到程疯子的某一段戏和某一句台词里。焦先生想了想,摇头说:“不能这样使用!你应当把这个典型性的外部动作,孤立地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在反复的模仿中,你会体会到程疯子当时所以这样动作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他的思想感情。然后在排练场里,你要忘掉这个动作,只要你情绪掌握对了,这个动作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于是之听过以后,觉得茅塞顿开,就完全按照导演的要求去做了,当戏正式演出以后,剧场的效果很好,主要是这个手势对于刻画人物十分有利。
举个例子来说,程疯子在第三幕龙须沟已经修好以后,有一段异常兴奋地向老街坊们述说光明未来的台词:“您们可别小看我和二嘎子爷儿俩,我们爷儿俩甭坐到一块儿,坐到一块儿就讨论问题儿!……您们听着呀,就拿刚才的事说吧!我说:嘎子,你看,现在咱们这儿有新沟、旧沟两条沟,一前一后夹住了咱们的院子。新沟是暗沟,管子已经都安好了,早已完了工,上面还修好了一条平平正正的马路。二嘎子说,那旧沟也嘁哩喀嚓填好了,也还修了一条马路哪。我就说,咱们房前房后,这么一来,就有两条马路啦。我问二嘎子,马路已然修好了,该怎么办吧?四嫂子,二嘎子可真聪明啊。他说:该种树!他问我:疯大爷,种什么树?我说:种柳树——垂杨柳——美呀!二嘎子说:呸!他说:得种桃树,赶明儿好吃大蜜桃啊!您们瞧二嘎子够多聪明!”在这段台词里,于是之多次使用了“准兰花指”的手势,几乎是等到了喜悦情绪一来就出现,程疯子笑,其他人物笑,观众也都跟着笑,因而让台词得到了很好的烘托和渲染,让一个得到新生的、兴高采烈的人物,生动又鲜明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作者简介
童道明 戏剧评论家,江苏张家港人。1960年肄业于莫斯科大学文学系语言文学专业。1963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他山集》,专著《戏剧笔记》,随笔、散文集《惜别樱桃园》等,并另有多种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