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1: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47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并已在前人的研究中有过较为系统的总结和介绍(沈永欢,1986;翟辅东等,1988;邓美成,1989;刘德镒,2002;李云镜,2002;唐云松等,2005;黄林燕等,2006;周学军等,2004;周中民,1995)。下面在回顾和重新介绍此方面的地貌景观特点的同时,将进一步强调目前多被忽略,但具有独特魅力的岩溶地貌景观。
一、砂岩峰林地貌及其景观类型
关于武陵源风景区内的地貌景观类型,特别是其中的砂岩峰林景观,邓美成(1989)曾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下文结合该区地貌演化阶段,对其地貌景观类型作进一步分析。
武陵源风景区发育在武陵源穹状向斜中,该向斜核部地层平缓,周缘地层翘起,与该区的岩石地层和构造形态相协调。该区的周缘为海拔1200 m上下、由灰岩地层构成的峰峦岭脊,其山顶面大致对应于湘西期夷平面。在该地貌面附近,主要发育了朝天观、天子山、观音山等浑圆的、顶部大致齐平的灰岩山峰。向向斜中部,山峰过渡为平坦、开阔的、海拔800~950 m左右的台地和方山地貌,包括黄狮寨、腰子寨以及袁家界等地,其顶部为上泥盆统铁帽层,与此对应的是武陵源期剥夷面。砂岩峰林地貌发育在平均海拔800~900 m左右的武陵源剥夷面之下的索溪峪期河谷中,其中石柱林立,大小岩峰石柱以数百计。大者直径数十米,高200多米,小者直径数米,高十几米或数十米,千姿百态,移步换形,且多数方柱成棱,拔地而起,丛聚如林。根据单个地貌体的形态不同,从穹状向斜的边缘向核部方向,不同部位的地貌类型又可被细分为以下多种地貌景观:
(1)单面山:出现于本区向斜构造边缘的地层翘起端,其两坡明显不对称,后坡比较缓长匀直,前坡与岩层倾向相反,常构成悬崖峭壁。如从花溪峪到朝天观、龙凤庵一带的弧状内倾单斜山,以及索溪峪边缘的弧状外倾单斜山。
(2)方山与寨地:它们以坚硬的近水平的铁帽层(倾角约6°~8°)为顶盖,顶部平缓开阔,海拔900~800 m,边缘陡峭高耸,相对高差400~500 m。其中黄狮寨海拔最高,约1100 m,周围被金鞭溪、琵琶溪和沙刀沟分割挟持,寨顶连片面积不足1km2,顶部保留有黄狮岩、金龟岩等剥蚀残墩。另外有黑铁脑、杨寨等峭险的台墩地形,顶部也都基本在一个略为倾斜的水平面上,又如与黄狮寨相望的腰子寨,海拔1000 m左右,边侧悬崖绝壁直落250余米。
(3)岩堡、岩墙、岩峰和岩柱:它们往往相互伴生,有时彼此分隔,也有基座相连或若即若离的,组成岩峰群。其中岩堡一般为台寨被进一步分割后的较大残余部分,常具有弯顶、盒壁和台坳等立体造型,如境内的九重仙阁、大岩屋、万岁牌等。岩墙包括频沟陡崖和两涧之间的扁状突起硬岩,如屏风展列,大多沿垂直裂痕发育而成,典型的如黄狮寨之铜墙铁壁,长约500 m,高近200 m,雄伟壮观。岩峰和岩柱在景区最为常见,形态和大小不一,一般都由坚硬水平岩层呈塔式或鞭状棱柱体陡立耸持,如金鞭岩高耸200余米,棱角分明。上述岩柱、岩堡、岩墙都是由流水在索溪峪期和澧水期切割过程中沿岩层中的网格状节理裂隙淋滤下切,伴随重力崩塌作用而成。由于岩层组合不同,经差异性剥蚀和切割,各具特色。
(4)岩门、岩窗、岩桥:第一种出现于当岩墙中部剥落垮塌,上留弯顶,而口门洞开,如索溪峪之南天门,黄狮寨之前、后卡门;第二种主要形成于峭壁岩墙之间的孔隙裂缝地带,并多见于崖顶石峰分叉的穿缝透孔部分;第三种在如鹰嘴岩天桥、杨寨天桥和天子山天桥,三者均系沟谷溯源侵蚀、掏空岩墙、残留坚硬岩层部分而成。
(5)隘谷、嶂谷、峡谷:即当地所称的峪、沟、湾、涧等负地形地貌景观,如飞云洞、神堂湾、向家湾等,其间常见激流奔湍,百瀑叠溪,尤多悬泉跌水。其中沿金鞭溪河谷即为典型的狭巷式深嵌的嶂谷地貌,也有宽谷和峡谷相间地段。
二、岩溶地貌与景观
岩溶地貌景观主要发育在武陵源砂岩峰林景区的外围,根据地貌部位不同可区分为上、下两套地貌组合类型:
(1)发育在海拔450~500 m左右的张家界期宽谷面上的岩溶景观,包括石芽群、犬牙交错的溶蚀沟槽和零散分布的落水洞等多种溶蚀景观。此类岩溶地貌多为张家界期宽谷面形成过程中,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在灰岩地层中经岩溶作用而成,该类地貌景观目前尚未开发。
(2)发育于切割了海拔450~500 m的张家界期宽谷面的澧水期河谷的中下部的层状溶洞群或溶蚀裂隙带,典型的如黄龙洞-骆驼洞和分布于索溪峪沿岸的灰岩溶洞群。它们多是在河谷下切过程中,地下水沿缓倾斜的灰岩地层层面溶蚀而成,属景区外围的一组重要的辅助地质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