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1: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4:41
《夏天、花火与我的尸体》书评——
传奇从本作开始
天蝎小猪
在日本作家的笔下,夏季似乎总是充满着神奇、美妙、怪异——当然,还有罪恶。这一点在通俗小说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山田太一的《遭遇异人的夏天》(1987)、京极夏彦的《姑获鸟之夏》(1994)、赤井三寻的《恐怖的夏夜》(2003)、勇岭熏的《我和未来先生的暑假》(2003)、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开的夏天》(2005)等。通过小说中那些深具魅惑色彩的文字,我们往往会遭遇一个梦幻般的开端、一段玄奥式的经过和一场*性的结局。口味时重时轻、色调时冷时热、节奏时缓时急、气息时滞时畅、韵律时诞时平,矛盾感和纠结感十足,这或许就是日本人所理解的夏天吧。乙一的这本同样描绘夏天的作品也不例外。
《夏天、花火与我的尸体》(1996)是被誉为“鬼才”的年轻作家乙一的*作,于作者16岁时开始构思和撰写,一年后完稿并应征了集英社创设的JUMP小说·非小说大奖,赢得著名小说家栗本薫等选考委员的垂青,最终获颁第六届的大奖殊荣,同时还受到小野不由美、我孙子武丸、法月纶太郎等诸多名家的热烈推赏。乙一以青春韶华的冲龄,写出这样一部技惊四座的作品来,以超级新人的身份出道,实在令人艳羡。况且按照其本人的说法:“这只是一个初学者的碰运气之作,居然意外地得了奖。”并不指望的偶作获了大奖,我们也只能目之为传奇了。也有人说,他取这样奇怪的笔名,本就是一个传奇。不管是哪种说法,乙一的传奇,大抵就是从他使用了一个类似于“孔乙己”的怪名、写出了一部“黑色系”首作开始的吧。
所谓的“黑色系”,一般是指笔调比较灰暗冷峻、内容比较残酷惊悚的小说风格。对于乙一的“黑色系”作品,日本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黑乙一”(与之相对的风格,则叫作“白乙一”)。我国于去年出版过的《ZOO》就是“黑乙一”的集大成之作,而《夏天、花火与我的尸体》则为该文风的成型之作。尽管曾凭借《GOTH断掌事件》(2002)获得第三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但因为作者很少创作本格味道浓郁的作品,遂基本不被列入推理作家的行列,而本作也多半归为恐怖小说这一类型。读过这部作品的朋友,大概都看得出来,《夏天、花火与我的尸体》缺乏明显的推理元素,而从结局的惊悚况味来看,说它是恐怖小说倒也不为过。关于恐怖这一情愫,比起血腥骇人的场景所带来的直观的感官方面的恐怖,以未知的、不可解释的物象所带来的间接的心理方面的恐怖,可能更容易造成持久的冲击和影响吧。再怎么凶恶的杀人狂、再如何空前的大灾害,只要原形、经过写得清晰可辨,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恐怖体验吧。反之,越是在开头、经过部分描绘稀松平常的情节,越是淡化甚至略去终极恐怖元素出现之前的铺垫,阅读中虽有不确定的不安感,却难以捉摸其具体形状,必须经由自己的想象力去补完,则越能打造出令读者突感世界崩坏的巨骇结局。乙一的这部作品正是上述“心理恐怖”模式的杰作,因为它深深把握住了“人心即是恐怖之源泉”这一至理箴言的要义。
我们不妨来分析看看小说的标题。它是三个词汇看似简单的组合,但其背后颇能见到作者的用意。在“夏天”、“烟火”这两个平淡无奇的单词之后,特意混进“我的尸体”这一令人顿感突兀的不适字眼。仿佛人们刚刚通过前者回溯了夏天参加烟火晚会等美好的童年记忆,原本极具幻想性的风景诗,却转瞬间变脸,曾经的不快事件如走马灯一般在脑海中闪回。标题的这一象征意味,被乙一很好地承继、演绎到故事中:夏夜的风物、古老的神社、传统的“竹笼眼”游戏以及华彩的烟火晚会、若有若无的少男少女情怀……这些具有时代感和童趣的意象和相关话题,在三个主人公之间逐渐展开。然后叙述者“五月”(我)陡然遭逢不测,只好以“我的尸体”这一特殊视点继续完成叙述工作,小说文风也自此丕变,转向“黑色系”。而独特的视点定位正是本作一大特色,通过被害人“五月”的尸体来观察凶手作案后的行动,之后的故事紧张度和阴暗度俱佳,在藏匿尸体的过程中不时会出现意外人物和意外情节,正读着这本书的诸位也一定会为凶手捏一把汗吧。当读者以为凶手在旁人的帮助下终于解决了藏尸难题,心情暂趋舒缓之时,作者没有任何征兆地、仿佛很随性地,抛出了一颗高当量的TNT*,其惊悚程度丝毫不亚于恐怖小说大师阿刀田高的代表作《拿破仑狂》。小说最终在一片凄凉的、寂寞的“竹笼眼”歌声中落下帷幕,留给读者的是无远弗届的颤栗余韵。人心兴许比死亡更可怕,这大概就是乙一这部杰作的言外之意吧。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在出版单行本时收录的另外一部短篇《优子》,则有别于出道作的风格,很有点日本战前变格派小说的味道,尤其是作者模糊现实和幻想界限的叙事手法(尽管是作非本格推理,但其中的相关情节居然让我想起本土推理作家“水天一色”的长篇代表作《蝶梦》),为读者制造了诡异的阅读氛围,很有点绫辻行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