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7:1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18
郭沫若是我国一代宗师级人物,各个方面都能伸一手,堪称“学术全垒打”。郭沫若诸多头衔中,有两个名号是“毁满天下,谤满天下”,分别是考古学与历史学。郭沫若在这两个领域内成就斐然,但也确实是留下了两个败笔:力主拆北京古城墙、挖掘明定陵。尤其是后者,造成了考古界的一大灾难。事实上,郭沫若在挖了明定陵后,还要挖武则天墓。为何郭沫若挖了明定陵还要挖武则天墓?老梁的说法,值得借鉴。
郭沫若作为史学家,他也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了,在古籍书堆里考究历史很难有突破性进展,最好的办法就是挖皇帝陵墓。郭沫若的想法与时任北京副*的吴晗不谋而合,碰巧的是吴晗在明史研究领域是专家学者。他们最开始的打算是挖朱棣的墓,最后没有实现,退而求其次挖了明定陵,也就是万历的陵墓。
明定陵的挖掘过程,相当的暴力,挖掘就一些珍贵文物来不及保存,就随意摆放,结果导致国宝级文物迅速氧化失去了文物价值。最让人遗憾的是,万历皇帝的遗骸被一把火烧了。作为明定陵挖掘工作的主持者,郭沫若难辞其咎。不管怎么说,明定陵的挖掘工作确实是收获不少,有力佐证了一些历史研究论点。明定陵挖掘工作收尾之后,郭沫若又得知武则天墓地宫墓道入口被发现,这让他兴奋不已。作为书法家也作为考古学家,他没有理由不对《兰亭序》真迹心动。
加之郭沫若抛出了一个说法《兰亭序》原文并不是王羲之所写,并且从头到尾都是假的。郭沫若与《兰亭序》难舍难分,就特别想挖掘乾陵。郭沫若先后两次申请挖掘武则天墓,都被打回来了。原因很简单,上级鉴于明定陵挖掘工作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便立下了“对于皇帝陵寝不主动挖掘”的基调,郭沫若挖武则天墓的想法也就被搁浅了。那么,郭沫若为何挖了明定陵还要又挖武则天墓?老梁的说法,值得借鉴。
老梁指出,在史学界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武则天墓中有《兰亭序》真迹的可能性相当之大,并且其他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可是,老梁又指出武则天墓历史上遭到17次盗墓行径,最大规模的一次40万人都没挖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墓道入口不得而知。事实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史学界一致认为《兰亭序》在乾陵而非昭陵。由此可见,就不难理解郭沫若在得知武则天墓道入口被发现后,他那么兴奋的原因了。
郭沫若想要挖武则天墓的原因,老梁的说法值得借鉴。老梁口中所说《兰亭序》真迹在武则天墓中,这就是真正吸引郭沫若要挖武则天墓的原因所在。郭沫若在没有得知武则天墓地宫墓道入口之前,最大的心愿便是一睹《兰亭序》真迹风采。虽然说《兰亭序》真迹下落不明,可诸多史实都指向了武则天墓。
郭沫若最终也没能如愿挖武则天墓,倒是他挖武则天墓的初衷被搞得路人皆知。不管怎么说,《兰亭序》真迹下落已经成了个迷。郭沫若以“《兰亭序》在乾陵”为由挖掘乾陵,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明定陵挖掘殷鉴不远,幸亏郭沫若没挖武则天墓,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19
郭沫若挖了明定陵,使得很多的文物受到了损害,而他之所以要把武则天的陵墓,是因为他要证明他的学说,没有想到文物保护的事儿。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19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郭沫若能够从中获得非常多的益处,而这些益处就包括金银珠宝和钱财等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20
我觉得是因为他好奇心太重了吧,所以才会挖人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