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3 15:2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5:04
建安五年八月,原本实力悬殊的袁绍大军和曹操大军,却因为曹操一次意外的军事行动,而扭转了双方的局面。之前袁绍兵多将广,势如破竹,之后反而曹操占得了上风和先机。因此,许多史学家都认为乌巢之战是袁绍和曹操的北方之争的第一个里程碑和第一个战略转折点,这场战役直接将双方的局面从战略上颠倒了过来。此后,史学界就始终在争论一系列有关官渡之战的问题,其中一个被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曹军偷袭乌巢之时,袁绍兵多将广,但为何没有攻下曹军大本营?学界之所以争论这一点,是因为按照当时袁绍和曹操的军队规模,如果袁绍不顾乌巢,直捣曹军大营,则曹军全军覆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当时的历史事实就不难发现,这一决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成功的概率都是很低的。
首先,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历史事实。《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公(曹操)乃留曹洪守(官渡),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营。袁绍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以下几点重要信息:第一,曹操的一切决策和行动都是有所准备的。一方面,他在得知袁绍囤积粮草的乌巢的确有可能被偷袭成功时,决定率军偷袭。另一方面,他早已预料袁绍有可能围魏救赵,直捣自己大营,所以他留下曹洪镇守官渡大营。
第二,曹操并没有抽调太多军队前去偷袭乌巢。官渡之战时,曹军机动部队总数约为4万人左右,这四万人主要驻扎在官渡以及官渡周围。曹操从中抽调了五千人马,即六分之一的部队,虽然相比于曹操的总兵力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然而相对于乌巢战役的决定性作用来说,这已经是当时的最优兵力配置方案了。第三,史料记载,袁绍的确是进攻了曹操大营的,但他派出的将领是张郃和高览,这二位,尤其是张郃的表现,与这次行动的成败关系重大,后面再谈。那么,为何说袁绍直捣曹操大营这步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不可行的?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地理因素。第二,军队信心。第三,统兵将领。本文我们主要介绍第一个原因。
官渡之战的地理现实,是袁绍此举不可能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官渡之战时,曹军和袁军的军队布置大致如下:曹军将主力布置在官渡和官渡以西的官渡泽一带。由于曹军兵力相对较少,所以营地的东西向展布距离并不算大。《三国志·袁绍传》中说,袁绍十万大军,东西连营几十里。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曹操当时的连营顶多东西十几里。而根据《水经注》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地说,曹军的西界一定在官渡泽一带,因为当时的官渡泽,是一片面积很大的沼泽地,曹军不可能在沼泽地上建立营地。因此,我们可以相当确定地说,曹军连营的西界是官渡泽的边缘,东界是官渡泽以东大约十几里的位置,这样一条矩形地带。
反观袁绍大军的地理位置,实际上是比较吃亏的。虽然袁绍大军基本上不受官渡泽的影响,因为袁绍军队在曹操大营正北的位置。但袁绍大军的巨大劣势在于,军队背靠黄河,这一现实给袁绍大军的补给线和整个补给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史料中就曾记载,曹军在偷袭乌巢之前,曾经不止一次奇袭过袁绍军队粮草。例如,《武帝纪》载: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这次奇袭袁绍大军粮草,就是利用袁绍军队背靠黄河,补给线有重大困难之处,而策划的袭击,这次袭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际上,纵观官渡之战始末,袁绍始终没有解决好自己的后勤问题,而最后自己也正是败在了后勤上面。
曹操亲自选择的官渡这块地盘,作为曹操和袁绍大战的战场,实际上非常讲究。曹军西部是沼泽,也就是一道天然屏障。因此,曹军只需要守住北面和东北方向即可。袁绍大军则不同。除了背后,基本上受不到曹军影响外,东、西、南三个方向,都直接暴露在曹军面前。而且绵延几十里的战线,加之落后的通讯手段,军队的驻扎和行动效率,都大打折扣。这些地理方面的因素,构成了袁绍偷袭策略的基本面。拥有这些地理方面的劣势,袁绍守成则可,甚至有余,进攻却危险重重。
如果说袁绍大军和曹操大军的军队布置,是袁绍偷袭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张郃偷袭曹营时的距离问题,就是失败的导火索。官渡之战时,曹军大营和袁绍大营的直接距离,大约为四十里左右,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局面,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距离。东汉末年时期,骑兵部队的行军速度,在不考虑一些偶然事件的情况下,大约为每小时十里。步兵的行军速度则要慢很多,大约为每小时五里。如果骑兵和步兵混合编队,行军速度就要基本按照步兵的行军速度计算,也就是每小时五里到六里的样子。按照这个速度,行军四十里,大约需要7-8个小时。曹军偷袭乌巢前,留曹洪镇守曹营,做足了准备,这是一方面。曹军偷袭乌巢得手后,曹操本人立即返回大营,这是第二方面。第三方面,袁绍派遣张郃和高览进攻曹营的部队,主要是骑兵部队,因为要力求速战速决。但实际上,我们知道,曹军总兵力虽然远不及袁绍,可袁绍要想依靠数千骑兵对曹营形成致命一击,也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就产生了一个矛盾。首先,袁绍要想对曹操大营形成致命一击,必须要出动足够多的部队。但是第二,袁绍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结起这么多军队,还要在这么长的战线上,彻底击溃曹军。这个矛盾实际上就等于:袁绍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动摇曹营的根本。不过注意,这么说并不是指袁绍的实力不足,而是说袁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这种决定性的优势。换句话说,如果曹操没有偷袭乌巢,袁绍既可以把曹操大军熬死,甚至也可能在正面战场上对曹军进行决定性的一战。但偏偏就不能在这种局面下,对曹军致命一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5:05
因为曹操的将领拼死抵抗。袁绍计谋出现了错误。因此没有攻下曹操大营。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5:05
首先,袁绍要想对曹操大营形成致命一击,必须要出动足够多的部队。但是第二,袁绍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结起这么多军队,还要在这么长的战线上,彻底击溃曹军。这个矛盾实际上就等于:袁绍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动摇曹营的根本。不过注意,这么说并不是指袁绍的实力不足,而是说袁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这种决定性的优势。换句话说,如果曹操没有偷袭乌巢,袁绍既可以把曹操大军熬死,甚至也可能在正面战场上对曹军进行决定性的一战。但偏偏就不能在这种局面下,对曹军致命一击。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5:06
因为曹操的防备很严,还有就是曹操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在这场战争中他是没有任何胜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