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14 12:0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1:20
在古装电视剧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骑手骑着快马在路上飞驰而过,手里举着金牌,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这就是古代的加急信件,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对此有过描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
说到这,就要说说古代的驿站系统了。就像我们今天的快递系统一样,每个城市都要快递分发点,经过分拣以后,决定快递要发往何处,古代的驿站系统也和这个差不多。以唐朝为例,据《大唐六典》记载,大唐国力最繁盛时期,全国的驿站共有1639,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每个驿站的负责人叫驿长,驿长手下有多个驿卒,或者叫驿兵,也就是负责送信的。在这二万多驿务人员里面,驿兵就有一万七千人。根据传送信件的方式不同,驿站又分为陆驿、水驿、水路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等各种交通工具。
驿站在古代算是最低级别的*单位了,所以里面的驿长、驿兵地位比较地下。李自成曾经就是大明一个驿站里面的驿卒,负责照看马匹,结果朝廷说要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李自成说裁就裁了,丢了饭碗,在加上后面一系列遭遇,终于让他举起了反旗。当然,唐朝的驿卒好不到哪里去,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或者是大雨倾盆,只要有信件到达,他们都要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匆匆奔驰在驿路上。也许,有时候他们背的公文袋里装的并不是信件,只是皇帝贵妃突然口馋了,从海南运过来的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虽然底层的驿卒命运比较悲惨,但这并不妨碍驿站系统是古代王朝统治最为精巧的工具,通过驿站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全国发生的大事,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根据信件的紧急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加急速度,分为300里、400里、600里加急,甚至有到800里加急的,也就是日行600里或者800里。
这就要求驿马要片刻不停的狂奔,所以一般每隔20里就有一个驿站,每到一个或者隔几个驿站就换马,保证驿马有充足的体力。在传递紧急文件时,任何人都不得阻挡,否则以死罪论处,驿马路上撞死人也是不用负责的。唐代的—尺是现在的0.303米,一里就是454.2米,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来,800里加急也是非常快的速度了。动用最高程度的加急级别,一定是有大事发生(吃荔枝的先不算)。比如,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正在华清宫,两地相隔三千多里,6日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传递速度就达到每天500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1:20
规定每天300里,如果是紧急情况,每天可能是400里、600里,因为骑得太快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1:21
古代出现了几百里加急大多为八百里加急,大概接近每天800里的路程。没人敢抢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驿卒传递信息大多走的是官道,驿卒身上所带的大多是信件并不值钱,驿卒身上大多会带一些小配件来表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