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是如何成为一名PPT高手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12: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05 02:21
有一件事情,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不是什么PPT大神、大师,甚至是达人。单论设计排版配色技巧大把的年轻人在我之上,我不过是恰好在推广的技巧、业务的理解、故事的讲述、文案的提炼、标题的点睛、逻辑的串联、排版的方法、配色的规则、技巧的应用等方面最综合的那个人。嗯,这就好比高考,比的是总分,而不是单项第一。
其实在2008年,我做的PPT还是这个样子的(见下图),这时我已经做了10年的PPT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时间未必正相关,我从PPT这个事情上深刻发现了这一点。
做完以后我觉得非常好,于是就到网上分享了,因为这个PPT里面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构思策划的,每一张图都是我找的,后来我被大家称为PPT达人之后,我默默从网上删除了这篇分享。
这就是所谓成功的第一个标志:删除自己不太成功的历史。当然现在我希望当年更烂一点更好,因为一个人起点越底,后来的成就越高,大家反而会越佩服他
秋叶ppt高手之路
我的水平能得到突飞猛进,首先得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因为他我被学校停了9天的课,每天坐等领导最新文案,然后改PPT,很多时候你做不了什么事情,因为没有材料报上来,有时候等半天就是为了把一个说法换成另一个说法。 虽然关了九天,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十点,有时候回去还得赶PPT,其实我也没有额外的报酬,大家加班都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很郁闷吧,但是我想,既然无法逃避做PPT的命运,那就努力让自己通过这次制作PPT,成为一个真正的PPT高手。我于是利用等待的时间下载模板,摸索软件的菜单,一个个看过去,看看有什么效果能够被我用上。 这九天我的PPT操作基本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那个时候我最大的进步可能是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模板叫TG公司出品,我在2008年12月底竭尽全力能做到的PPT是这个样子的(见下图)。 这大概是我和普通人的一个不同: 当我一旦意识到我要做一些无法回避的工作时候,我会为这个工作立即找到多元化的目标,从而使得这些本来对自己的生命是一种浪费的时间变成很重要的积累。 只是我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这种积累对我今后的人生影响是如此巨大,大到的确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2009年1月,我接到上海@卓弈刘俊 老师的电话,问我能不能讲PPT,他之所以邀请我讲PPT不是因为看到过我的作品,而是因为看到我很早出版的一本《技术演示策略》的书,他觉得我里面一些谈到演示的观点很好,如果延伸到PPT培训市场,恰好可以弥补当下重技巧轻构思的培训领域的空白。我当时正因为做了一个成功的申博PPT目空一切,觉得做PPT也不过如此,满口答应,何况他开了一个我当时无法拒绝的天价,讲一天6小时课程我就可以拿到5000元的税后收入,而且往返食宿差旅全包。 为了一天5000元的收入,我当时学校两个月的月薪,我拼了。一接下来,才发现做一个PPT和教别人做PPT完全是两码事,一个讲师最大的挑战是课程开发,而我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PPT伪高手“,这个任务对我太艰难了。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以现在的水平看2009年1月份在家备课的我,我实在是太容易为一点蝇头小利出卖灵魂了,赶鸭子上架就是说我这种人,我真的后悔想拒绝了,但是5000元啊,我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 对我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抄,我下载了我能找到的所有的PPT教程,然后用我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一遍。而且我运气很好,第一个客户是中国电信,我爱人恰好是中国电信人,接触很多内部PPT,她帮我找了几百个内部评价不错的PPT,我汇总起来作为案例分享,我的逻辑很简单,我讲不清楚,我就用案例把你们轰炸一遍! 我当时想,只要我给客户这个认识:你看,你们做不好的PPT,别人是这样做的!只要我给他们足够多的好案例,他们会认可我的,大不了我就挣这5000元就金盆洗手好了。这大概是我和普通人的第二个区别: 当我意识到传统的路线走不通的时候,我会马上寻求可以达到目标的新方法,而不是局限于一定要用某个方式达到目标。 那个时候我底气严重不足,所以我做的自我介绍是(下图)这样的,把自己的每一点微不足道的成就都要拿出来压阵容。 其实排版也挺丑的,是吧,但当时我尽力了。
深感功力不足,我回家马上就把高手们的博客全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每一篇都看,觉得好的文章马上动手全部模仿一遍,这点可能是我和普通人另外一个不同: 我学习的方法很简单,不是寻求速成秘诀,而是把别人分享的成功经验全部模仿一遍。有那么一个礼拜,我每天看和做10个小时以上的PPT。 另外一点不同是我从来不满足一点一滴的思考,我喜欢一开始就搭建一个整体的框架思考,所以我把自己的心得加以结构化体系化,变成了一个分享PPT《如何成为PPT高手》,放到了网络上。 那个时候深受孙小小影响,觉得全图型PPT太酷了,所以基本上这个PPT都是模仿全图型风格设计,突出视觉效果。没有想到这个在2009年3月份分享的200多页PPT在网上引起疯狂下载,各个地方累积下载应该超过了200万了吧。 一开始我就把作品分成两个版本,如果你想要下一个版本,你必须把我的文章转发到另外一个论坛,然后给我地址,我给你全部的源文件。 这一招奏效了,猜猜最后有多少人转载了?是3000多!也就是说我的一篇分享博客被网友转载到了2000多个论坛上(有些重复了),一下子这个作品就被传播开了,我因此被很多人知道,并开始被戴上PPT达人的光环,那个时候,我还嫩着呢。 相信很多人对下图这个封面非常非常眼熟,一直到今天还有人找我索取这个PPT。
作为一名出过三本书的作者和资深编辑,我们都深深知道,搞出一本畅销书不难,但是打造一个畅销书品牌很难,我们恰好都希望打造一个品牌,而不是出一本畅销书。 而打造图书品牌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1、一个响亮的商标,2、一个系列的图书,3、不断的升级改版。 大部分人满足于做一件漂亮的工作就好,但是要成为专业人士,必须有品牌塑造的意识,我们在写《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时就已经系统策划了后面的写作侧重点,我们的决心是打造一个品牌,而不是写一本畅销书。 所以很多人问我后面写的书和前面的是否相同,答案是没有重复的,因为根本就是一开始就有定位区分的,在写作的时候就有意识为将来,为培训课程的互补性留了余地的。 所以在《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还在畅销时,我们已经开始默默准备《说服力-工作型PPT该这样做》,出版《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的好处还让我们得到很多反馈,可以更好改进自己的书,当然这些反馈有些你信了,就完了,但有些是很有道理的,要想办法在新书中实现。 你们会注意到,我总是留了一部分时间为未来工作,而不仅仅是为现在而工作。这才是时间管理里需要的远见。
我的粉丝越来越多,我开始有意识鼓励他们投稿,一开始的平台是我的独立博客,然后慢慢是微博,现在当然还包括微信。 在修改他们投稿过程中,也是我吸收不同灵感的过程,和这些人里面的优秀者合作,我们强强联合,做出了很多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作品(如下图) 这个表是我最近四年最有影响力的14件作品,累积转发都破万,其中有6个是和朋友合作的,非常感谢和我合作过的吴晓明,曹将PPTao,但愿,刘健亮,长沙新思境等等朋友,从你们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当然微博转发破万和我有关的只有两个,因为很多都是被盗转。有人问我如何对付抄袭者,我的回答是:用源源不断的原创回敬他,最大大家都会知道谁是真正的分享者。 当然我也要感谢这些抄袭转发者,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他们让我爆发的企图一次次落空,反而*我不断创新,不断创作,累积下来的影响力,其实远远超过一次爆发。
这也是我的成长理念:在找到方向后,坚持比所谓好方法更重要。 这四年多来,我发布的大大小小的各种PPT作品可能超过150个,你们会发现,要么从创意,要么从文案,要么从设计,我都在追求求新求变,尽量不要重复自我。 我把和我一样的网络爱好者慢慢组织起来,建立一个QQ群,我们一起创作,一起策划推广,大家玩得开心,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在我培训和写书过程中,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再次谢谢你们,就不一一点名了。一个人的成功其实需要一个小环境的,在我身边缺乏会做PPT的人,于是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这样的环境,有了同伴你才能同行。 很多人不能坚持的原因就在这里,缺乏一群同伴的鞭策。有人说我身边也缺乏同伴啊,在网络时代,你要找到同类,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你没有拿出一个作品来证明你是同类。所以很多人要加入我这个群,我都拒绝了。我的要求很简单:如果你不能证明你有决心做一个好PPT,你就不应该进来做伸手党。要入群,拿作品做门票。所以这个群是邀约制的,大家就不要搜索这个群并企图加入了。 当然我观察了很多菜鸟的学习思维,发现不仅仅是PPT,他们都是一样的思维,企图获得一个完整的方法,然后快速就能上手,然后就能搞定工作,差不多就好。 但是所有的学习要先有框架,但也要有大量的细节练习让你对框架理解自如,要有一个指南,但也要有对指南不折不扣的执行而不是差不多。 一开始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学PPT那么艰难,我觉得这个其实挺容易的啊,我发现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 1、PPT综合了逻辑构思和排版设计,还有营销演讲心理学等等知识,对普通人一下子理解这么多知识很难,所以他们在时间压力下只好选择复制模板。 2、普通人做PPT最大的麻烦往往还不是缺乏模板,而是有了一个好的想法,却因为找不到素材,不知道素材如何处理才能有效使用,最后发现自己的想法制作出来难看无比,因而放弃了继续尝试的*。而网上的模板看起来很美,但是都应用了大量的设计细节,比如颜色,形状,字体,版式还有动画,普通人不具备一一拆解学习的能力,只好囫囵吞枣,照搬全收,这样做一百年也无法成为PPT高手。 所以我开始意识到,在教会一个人用逻辑构思表达自己的演讲意图之前,最好先解决他的技术瓶颈,这个想法就成全了我的《和秋叶一起学PPT》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