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反思: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被拉开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5 11:5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5:58
成长型思维
与其说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如说它是一种理念,即相信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终身成长》中提到,所谓成长思维,就是相信不管你的出身环境如何,天赋怎样,你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和成长。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固定型思维,即认为自己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决定了,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改变。
刻意练习其实也是建立在成长型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
《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在书中讲述了两个智商超高的天才的故事。一个是在智商测试中得分195的兰根,由于家境贫困,所以他不得不一边工作一边上课,为了节省来回路费,兰根申请把课程从早上调到下午,但最后因为没能说服教授,他一怒之下选择了退学。
几十年后,兰根成为了一个生活在密苏里北部的一个牧马农场的普通人。
而另一个天才奥本海默,在他读博期间,曾因为他的博士导师*他研究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而试图毒杀对方,结果当然是失败了,在接受校方询问的时候,他竟然振振有词为自己辩护,最终为自己争取到了缓行和接受心理治疗的从轻处罚。
而这样一个在校期间毒杀自己导师的人,竟然想要争取“曼哈顿计划”带头人的工作,能够脱颖而出的可能性显然是微乎其微,没想到在和莱斯利格罗夫斯少将的面谈赢得了对方的青睐,最终成为了“曼哈顿计划”带头人。
后来,奥本海默物理学家成为了二战期间著名的物理学家。
两个天才之间的区别在于什么地方?表面上看来是在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不同,但究其根本则在于两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选择放弃。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不同,他们想的是怎么突破,用什么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兰根的调课申请被拒绝之后,他想到的不是和校方协调,据理力争,而是放弃,从高等教育的体系中退出,放弃自己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而奥本海默遇到问题时,则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是直接突破,还是曲线救国。
《乔布斯传》中提到过,凡是和乔布斯打过交道的人都形容他身上有种“现实扭曲力场”,这种力场表现在,不管一件在客观上多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者任务,只要乔布斯说可以,就真的可以办到。这种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现实扭曲力场”,不如说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成长型思维。
当固定型思维的人说这不可能的时候,成长型思维的人正忙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固定思维模式
固定思维模式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会像一个失败者诅咒一样时时刻刻跟随着你,即便你天赋异于常人,即便你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在固定思维的诅咒里,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loser.
来看看固定思维是如何运作以及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
如果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在工作中你遇到了一个机会,但是这是你从来没做过的事,你不确定你能否把它完成好,比起你在这个挑战中获得的成长,你更关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差错,你害怕失败会给自己减分,于是你决定不去争取。
所以每当有机会降临在你身边的时候,你都有足够的理由把它拒之门外:“我不太擅长这种事情”、“我从来没做过,可能做不好”、“我觉得我不太有信心胜任”。
在这时,自我实现预言开始发挥作用了:
当你觉得自己缺乏某种能力时,你会主动避开需要用到该能力的工作,
因为你从未尝试过挑战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所以你失去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因为你错过了一次次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你的工作能力长期停滞不前、薪资不涨,
而这一事实又让你更加坚信自己这方面能力不够。
久而久之,你习惯于每天做你再熟悉不过的工作,一旦遇到机会第一个反应不是争取,而是打退堂鼓,长期待在舒适区里使你觉得安全,不知不觉,你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做了三年。
这期间,跟你同一批进来的同事要么跳到更好的平台,要么成为你的直属上司,而你,薪资多年不涨......
从你拒绝一个个机会和挑战起,你就开始受到固定思维的诅咒,在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下,人生陷入一种越来越贫瘠不断塌陷的恶性循环中。
如果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我就是固定型思维诶,那你可以从相信自己的思维可以改变这个信念开始做起。
成长型思维的人就如同一根有弹性的橡皮筋,你可以努力拉长自己,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始终认为自己是一根没有弹性的线,所以看起来多长就是多长。
你是一根橡皮筋还是一根线,其实完全取决于你的思维方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5:59
人和人的差距是一步步拉开的,也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努力赶上,学习MBA,就是迎头赶上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