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6 03: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8:30
在山西省境内,沁河到达端氏镇以后,地势逐渐平缓,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台地。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水源充裕,促成了农耕经济的相对发达,为古代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这里聚集了比较多的人口,形成了充裕的农耕经济。发达的农耕经济,造就了一方的繁荣,生活富裕,人口密集。以润城为例,清光绪年间,润城人口一度达8000余口,超过了1998年的一倍。
沁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冶炼业和煤碳采掘业丰富着当地人的经济生活。在沁河流域的阳城县境内,沿河两岸遍存明清时期所遗留的“铁山”(炼铁后的矿渣)。在润城镇,现存的明清建筑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墙体是用炼铁后遗弃的钳锅砌筑的。
《泽州府志·卷四十九·记事·阳城县》记载了“明正德七年霸州贼刘六、刘七等,至阳城县东白巷等村,民以铁锅排列衢巷,登屋用瓦击之,贼不能入”的故事也充分证明了,当地冶铁铸造业的发展。
采煤业是沁河流域的古老产业。沁河流域的无烟煤,以质地坚硬、无尘而被誉为“白煤”。明清两代,广为*喜爱,并成为英国王室壁炉所必备的燃料,有着“兰花炭”的美称。煤炭是当地人们做饭取暖用的燃料,并可直接用于炼铁,煤炭支持了冶铁业,冶铁促进了采煤业。
产品的销售,人群的消费,都离不开集市与商贩,于是沁河流域便出现了几个大的集镇。比较著名的有润城镇、郭壁镇、窦庄镇、端氏镇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润城镇。丰腴的土地,众多的手工业,繁荣的商业造就了一大批手握重金的财主、商贾,如郭峪的王重新、下庄的李思孝等,都是商行千里,富甲一方的乡绅。
在沁、阳接壤的沁河流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有王国光、刘东星、张五典、张铨、张慎言、张云鹏、张春、陈廷敬等。他们个个*厚禄,建造了深宅大院,书房花园,收罗了天下众多的财富,成了显赫一方的名门贵族。他们有着相当的号召力,影响着一方的*、经济与文化。
沁水和阳城衔接的沁河流域,历史上就是一块丰腴的土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建城筑堡由来之久。三家分晋始有端氏,战国争雄屡有战事,于是便有了白起屯兵的屯城、武安城、马邑城、王离城等。以后各代虽也有一些堡寨建筑,但痕迹甚少。明末陕西大旱,天灾人祸引发了农民起义。*相邻,于是山西南部的沁河流域便成了那次起义的最早战场,义军曾五次进入这片土地,在沁河流域保留下了的许多堡寨建筑,成为沁河流域特殊的文化现象。
在河南省境内,沁河水在济源冲出了丰稔肥沃的冲积扇平原,距五龙口东南两公里,沁河南岸有一台地,人称“沁台”。有史以来,洪水泛滥均未殃及。据资料表明,这里有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地面灰层堆积3米左右,多有史前文物。因沁水公主园而得名的《沁园春》词牌,因*的运用,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标签。沁水公主园遗址就在沁河北岸(五龙口景区内有“太子沟”、“娘娘洞”等景点)。沁园历经战火,毁于元初。
相传三国时,司马懿要从山西调运粮草兵士到京都洛阳。山西与洛阳之间有太行山阻隔,唯一可供选择的只有沁河河谷。沁河有水,却无法行船,只好在崖壁之上依崖凿孔,插梁架板,修筑了一条近百公里长的栈道。沁河古栈道在济源境内长达36公里,大致可分为马鞍山区、张庄对岸区、司马懿藏兵洞区、和滩区、1号石门区、紫柏滩区等6个文物保护区,栈道壁孔多达140余处。也许是为了纪念司马懿开凿沁河栈道之功,在马鞍山区古栈道石崖上,离沁河水面10米处刻有一尊司马懿石像。另外,这里还有司马懿藏兵洞、司马懿钓鱼台等遗迹。在沁水湾附近的两岸流域,还留存有化城寺遗址、枋岩书法遗存、裴休洞、裴休祖茔、荆浩墓、盘谷寺、袁公祠等历史文化遗存,有着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