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22 11: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12:21
朝乾夕惕(乾:勉力;惕:谨慎)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一、成语出处
先秦《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朝乾夕惕”。
二、成语典故
在《周易·乾》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大意是:“从太阳升起,君子就应该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太阳落山,君子就应该反省当天有没有过失、错误,如此才能突破困难险境而不至于遭受危害。”
《周易》第一卦是乾卦,指天,其实是借天来说明当时对人生的一种认识,重点不是天,而是人。
乾的上三画即上卦、外卦,和下三画即下卦、内新实横的阳爻,是由八卦的乾重叠而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根据这一形象所进行的含义上的阐述,称为“象”,据传是孔子所作,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三、成语寓意
《周易》兴盛于殷周之际,承载着周人对殷商灭亡教训的反思,充满了“小邦周战胜大邦殷以后,面对混乱局面的*焦虑”,故其文多述忧危之事,言辞多危亡之语。《周易》以此“危辞”来警醒人们须常怀戒惧之情,心存忧惠之思。
祸患灾难与人类同行,而忧患意识是人类对实际生存状况生发出的一种主动性意识和理性反思,是对天灾人祸的预判与防范。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忧患意识都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只有日日勤勉努力,日日反思过失,才能突破困难险境而不至于遭受危害。
四、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朝乾夕惕”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运用示例: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后赵录六·石虎中》“朕以吵薄,君临万邦,夕惕朝乾,思遵古烈。”
唐·魏征《群书治要序》:“是以历观前圣,抚运膺期,莫不惊乎御朽,自强不息,朝乾夕惕,义在兹乎!”
宋·朱熹《戊申封事》:“政使功成治定,无一事之可为,尚当朝兢夕惕,居安虑危,而不可以少怠。”
明·高攀龙《戊午吟》之一五:“食德饮和供水,朝乾夕惕省昏晨。”
清·张永铨《与同学诸子论文会书》:“凡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大端,皆当夕惕朝乾,不敢或失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