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9 07: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9 14:00
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有关部门管理的焦点,尤其是2016年“全面二孩”*实施后,我国如何应对新一轮入园高峰?2017年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 为什么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民办园在“普惠化”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达成80%的普惠园覆盖率目标?师资困局如何破解?如何加强对民办园的监管?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加全国*的政协委员。 *扶持、以奖代补、纳入督导监管—— 加快发展普惠性幼儿园 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焱看来,方便可及、可负担、有质量是三个基本特征。而当前,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普遍不足,有些地区甚至是严重不足,能够满足这三个基本特征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更是少之又少。 “一方面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这种资源的稀缺,形成了极不平衡的供需关系。各地入园难主要是入公办幼儿园难,这种供需矛盾说明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离办得好还差得远。”刘焱说。 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4万所,在园幼儿4413.9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5.42万所。而有研究机构预测,2019年学前教育阶段将因“全面二孩”*新增适龄幼儿接近600万人,并逐年增加。预计到2021年,幼儿园缺口近11万所。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说,当前公办园比例偏低,实现80%的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目标压力较大。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党支部*、园长柳茹看来,当前,在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公办园的数量逐年增加,教育质量比较有保障,但仍不能满足百姓子女的入园需求;而作为发展普惠性幼儿园重要力量的民办园则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障碍。 “编制和经费是当前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的两大难题。”柳茹解释,民办园办学需要成本,如果降低到公办园的收费标准,人员工资和办园经费都是问题。 “但在当前公办园数量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的情况下,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是必由之路。”柳茹认为,学前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需要国家给予*、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柳茹表示,而事实上,各级*已经下了很大的决心扶持民办园的发展,有些省市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普惠性民办园经费上的支持;同时,将民办园纳入*监管、督导体系,大大提高了民办园质量提升的速度。但是,民办园的未来发展还是应该分出层次,以满足不同层面家长的需求,让不同类型的幼儿园都有出路。 增加编制、加强培训、提高待遇—— 打造一支高素质幼师队伍 今年1月,**、*《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专门提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 “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照顾幼儿的生活,更要培育和教育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幼师既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又要有教育的智慧,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柳茹说。 而在现实中,刘焱调研发现,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往往被看作带孩子的“保姆”,他们工作的专业性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幼儿园教师待遇普遍偏低,缺乏职业的社会吸引力。“没有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幼师队伍,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刘焱说。 对此,刘焱今年专门提交了一份“尊重和认同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的提案。针对当前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数量严重不足,“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刘焱建议从国家层面尽快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从制度层面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此外,她还观察到,当前为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很多地方*通过公益岗位、劳务派遣和临时聘用等方式补充师资,存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教师稳定性差,影响保教质量和水平。“在缺少编制的情况下,*应当以‘同工同酬’为原则,按照在编教师的待遇采取购买‘岗位’的办法来补充教师,确保教师‘进得来,留得住’。”刘焱说。 而对于民办园教师,柳茹建议给民办幼儿园教师同等的培训机会,将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福利。 面对学前教育师资短缺难题,倪闽景建议分两步走。“一方面加快培养大专及以上学前教育人才,应对未来的常态化需求。同时针对即将到来的入园高峰,在幼儿教师特别缺乏的地区借鉴过去办幼儿师范的模式,培养高中起点的幼儿教师,这样的培养周期短,可解决学前教育教师缺乏的燃眉之急。”倪闽景说。 形成教育督导和行业管理并重机制—— 加大对民办园监管力度 当前,一些幼儿园办学水平差、乱收费、小学化等现象时有发生,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怎样通过加强监管保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副*朱永新看来,完全靠*监管很难,还需要形成教育督导和行业管理并重的机制。 “当前在国际上,学前教育管理基本上都是以行业管理为主体,由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来为不同等级的幼儿园定价和评估。”朱永新说。 倪闽景介绍,上海托幼协会在学前教育监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上海市教委每过一个阶段就会委托托幼协会和教育评估机构,对全市范围内的幼儿园进行滚动式评估验收,对幼儿园课程、设备设施、师资情况等进行验收,建立质量保障机制。如果发现问题会列出整改清单,整改不到位的会降级甚至责令其退出。”倪闽景说。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提高保教质量,完善质量评估体系,落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建立办园行为常态监测机制,确保依法依规办园。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认为,可以通过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教研指导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办学质量。同时,加强对民办幼儿园质量监管,把普惠性学位数量和办园质量作为奖励和支持的依据,对达不到要求的幼儿园限期整改。 “最根本的还是加快学前教育立法。”倪闽景认为,到目前为止,学前教育都没有法律支撑,“只有加快立法,才能理顺学前教育的种种问题,包括建园标准、办园性质、规模、师资、监管主体等问题”。 “学前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性格发展、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大力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争取让每个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可负担、高质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