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2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6:13
原因有很多:
1、商周之前:生产力低下,工具难以开采木材以外的其他材料,加之中国此时水源极富,木材易于运输,所以被各个人口集中的地区广泛使用。
2、周朝~隋朝:战乱频繁,农民固定耕田较少,大部分均为流民,木材分布广、易建造,并且具有较好的抗震性,加之流民需要伐林造田,木材成为建筑主体。
3、隋朝之后,社会较为稳定,但阶层*差距加大,木材、砖泥造价较低,加之木工工艺已经相对成熟,木材属于迎合市场需要。
4、木材的广泛使用,压制了其他材料的使用与探索,商周时期石料的运用已经比较普遍,但频繁的战乱、采石场的国家统配以及运输成本,石料的使用变成区别富与穷的直观体现,迫使群众放弃使用石材做建筑材料,中国的石材其实非常广泛,但失去了市场,终究变成了雕刻材料与权财象征。
5、木构技术先进,中国很早的出现了榫卯结构,于是很自然的愿意用技术成熟的木构,而中国的石构技术则在墓地的营造上得到了发挥。
6、因地制宜,华夏自古物产丰盛,木头产量大,又加工方便,自然的选择了木头,此种说法在与罗马建筑比较时显得尤为有价值,罗马的土壤易于加工成原始的水泥,所以罗马的石构便有了很好的黏合剂(中国用米浆之类的东西。。。浆糊)。
7、文化说,五行中,以木为贵,所以木构中宁愿用复杂的榫卯也不用铁钉(金克木)。
8、木材收集,运输和建造成本低。一块大石头从山里开采就很麻烦,还有运输切割等。并不是谁都消费得起的。木头相对容易。带把斧子牵头牛。去树林里就能拉回来。并且加工容易许多。
另外中国古代很早就掌握了烧制砖的技术,把松软的泥土烧制成坚硬的砖块。也使得一般建筑使用成块石料性价比很低。
扩展资料:
1、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
以木结构体系为主。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
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
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2、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3、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4、特异的外部轮廓: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5、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了建筑的发展。
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建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6:14
中国古代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首先不是因为中国盛产树木或者是森林面积大亦或者是没有大量的石头等等。在中国历史上通过考古发现,古代的石材运用已经是拥有相当高的造诣了。比如说,诸侯王以上的墓,基本都是全石材建筑,同样有西方的拱券式。我们发现石材建筑绝大多数是存在于地下陵墓中的,这和两种材料的存在时间有着很大原因。西方文化下,建筑发展史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部宗教建筑发展史,其在宗教文化以及从很早的希腊时期就确立的建筑艺术观影响下,西方认为建筑所具备的应该是纪念性。这就要求建筑所存在的时间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同时为了达到纪念性的要求,工人们可以不惜花费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来建造一幢教堂,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教堂基本上都是石材所建。因为这种材料的存在时间的确比木料要长很多。相对的再*文化,对于建筑艺术直至现代才逐渐形成理论,并且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中并没有对于现居住房屋的纪念性的要求。明代园林大师计成在《园冶》中对于这方面做出过总结,他认为建筑的寿命可以达到上百年的时间,而人的寿命仅仅几十年,为什么要给自己造超过自己寿命很多时间的建筑呢?不如只服务自己这代。这基本上代表了中国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于所需要的建筑的思想。相比于西方,我们更具有实用性。再看历代王朝的更迭,基本(唐清除外)都是推倒上代重新再盖皇城的,如果是选择较长时间才能修建完成的石材来建筑,恐怕皇帝就只能盼望他的后代能有幸住进去了。这也说明了,另一个原因,木材相对于石材无论是搬运还是加工都有着“快速”这一特点。建个“紫禁城”几十万建筑面积的事,不过仅仅用了16年,而西方的那些教堂不过上万面积,却要用上百年的时间。再有,中国古代影响建筑形制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礼制”,另一个是“玄学”,在玄学中,主要是阴阳五行术对于建筑材料的影响。阴阳术中,认为活着的人应该住在阳气重的地方,而木的属性就是阳,石的属性就是阴,可以看出绝对不会有人愿意住在是房子里,而放死人的地宫往往就是石头搭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6:14
1,材料来源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6:15
竹木建筑的优点:木材资源丰富,造价便宜;隼卯结构,抗震防灾;符合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便于设计,修建样式多。热心网友 时间:2023-04-24 16:16
1、中国古代林业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