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22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9-07 15:21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句是杜甫写的。
2、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21:03
作者是杜甫。
原文: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代: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译文: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我的辞赋能与扬雄匹敌,我的诗篇可跟曹植相近。李邕寻求机会要和我见面,王翰愿意与我结为近邻。自以为是一个超异突出的人,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平生的抱负全部落空,忧愁歌吟,决不是想优游退隐。骑驴行走了十三年,寄食长安度过不少的新春。早上敲过豪富的门,晚上追随肥马沾满灰尘。吃过别人的残汤剩饭,处处使人暗中感到艰辛。不久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展伸。
但自己像飞鸟折翅天空坠落,又像鲤鱼不能跃过龙门。我很惭愧,你对我情意宽厚,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把我的诗篇举荐给百官们,朗诵着佳句,夸奖格调清新。想效法贡禹让别人提拔自己,却又难忍受像原宪一样的清贫。我怎能这样使内心烦闷忧愤,老是且进且退地厮混。
我要向东奔入大海,即将离开古老的西秦。我留恋巍峨的终南山,还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滨。想报答你的“一饭之恩”,想辞别关心我的许多大臣。让我像白鸥出现在浩荡的烟波间,飘浮万里有谁能把我纵擒?
扩展资料
这首诗作于天宝七年,也就是杜甫三十六岁那年。杜甫三十五岁那年,来到长安寻找入仕的机会。那一年唐玄宗下了一道诏书,召集天下贤士来长安考试。杜甫兴致勃勃地去了,但是没有考上。
因为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是一个奸臣,他怕这些新晋的*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在想唐玄宗报告考试结果的时候,说了四个字:“野无遗贤”。也就是说,有才能的人都已经被招到朝廷里来了,如今民间已经没有被遗漏的贤才了。于是,这次科举考试,一个人都没有录取。
因为科举失败,所以杜甫只能滞留在长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
这首诗的题目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韦左丞,是韦济,他当时担任尚书左丞。丈,是古时候对年长者的敬语。这位韦左丞对杜甫很好,曾经多次向朝廷推荐杜甫。杜甫这首诗,一方面是向他袒露自己的心迹,另一方面也是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二十二韵,是说这首诗一共有二十二处押韵。这首诗的体例是五古,五古一般是隔句押韵的,所以“二十二韵”也就是四十四句,一共二百二十字。
古人经常在题目里标出一首诗的字数,有的时候说多少韵,比如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一百韵》,那就是一首一千字的诗;有时候也直接说字数,比如杜甫还有一首名作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换算一下,就是五十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21:0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作者是杜甫。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原文: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作者:杜甫
朝代:唐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
富家的子弟不会饿死,清寒的读书*多贻误自身。韦大人你可以静静地细听,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陈。我在少年时候,早就充当参观王都的来宾。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时期所写下的,这类社交性的诗,带有明显的急功求利的企图。常人写来,不是曲意讨好对方,就是有意贬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谀奉承、俯首乞怜的寒酸相。
杜甫在这首诗中却能做到不卑不亢,直抒胸臆,吐出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这是他超出常人之处。
诗人主要运用了对比和顿挫曲折的表现手法,将胸中郁结的情思,抒写得如泣如诉,真切动人。这首诗应该说是体现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最早的一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后人对这两句诗作过不同的解释,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21:04
这个好处我归纳到一点,归纳到杜甫的两句诗上,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在长安的时候求官不得,考试不中,空有一肚子学问。他认为自己也是笔如刀的,但是没官可以做。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就是仕,就是去做官。做官要通过考,全国有大考,跟现在考大学的概念不一样,那个时候收得很少,一次考几十名就算是很多了。杜甫一辈子没有考中进士,李白也没有。他们两个是唐代最伟大的两个诗人,是中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我们说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顶峰,而在这个诗歌的顶峰上站着两位巨人,一个是李白,一个是杜甫,两个人都做不了官,但是两个人文章都写得很好。杜甫这两句诗是他在长安写的。当时他既当不上官,又考不中功名,生活很艰苦。什么生活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什么意思呢?早晨去叩有钱人家的公子的门。“暮随肥马尘”,晚上跟着穿着轻裘骑着肥马的人。冬天冷了要穿皮衣服,最好的皮子是轻裘,是貂皮、羊羔皮、狐狸皮,所以是轻裘肥马,轻的皮衣服,骑着肥马。那个时候能够骑着肥马在长安街上走跟现在开着奔驰、凯迪拉克在北京的街道上走是差不多的,很神气的,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杜甫没马可骑,他跟在骑马的人*后面的。他吃什么呢?“残杯与冷炙”,残杯,喝酒的杯子,残杯不是杯子破了,一杯酒喝的剩下一点叫残杯,喝剩下的酒或者剩下的汤。冷炙是烤肉的意思,现在在街上好多地方有巴西烤肉,巴西烤肉就是炙,烤牛肉、烤羊肉就是炙。炙新烤出来是好吃的,像烤鸭新烤出来好吃一样,那个皮是脆的,一咬流油,但是冷了就不好吃了。热的、刚烤好的人家都吃了,最后剩下的残杯与冷炙,他就吃那个。“到处潜悲辛”,光看着好,不能够流眼泪,下一次人家不叫你了,想跟着肥马也不行了,想敲门人家也不会开了。所以在这种生活情况之下,他写了一首诗给当时的左丞相。注意宰相有左右之分,右相高一些,左相低一些。右相是总理,左相就是副总理。那个宰相姓韦,叫做韦寄,杜甫给他写了一首诗,希望他在皇帝跟前讲一点好话,用自己,给自己一个小官,给自己赠一点俸禄,有一点钱,可以不必过残杯冷炙的生活。诗里讲自己,一开头就很感慨,说这个世界简直太不公道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过去读书人读儒家的书,读孔子的书,所以叫做儒冠,用儒冠来形容自己。多误身,多误了自己。但是那些穿绸挂缎的人,肥马轻裘的人没有一个饿死的。我现在困难得不得了,希望你能够引荐我。杜甫称左丞相为丈人,这个称呼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叔叔。他说,“甫昔少年日”,我杜甫年轻的时候,“早充观国宾”,在很多很有地位的人的家里做客。他说我实际上是很有学问的,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说我作赋,“赋料扬雄敌”,扬雄的赋是写得很好的,但是我这个赋跟扬雄放在一起绝不比他差。“诗看子建亲”,子建,曹子建,也就是曹植。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吧?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很有才学,七步成诗。说到曹植,我这里加几句。当年曹操想要把皇位传给曹植,但后来发现曹植不行,不能当皇帝,不能治国,最后把王位传给了大儿子曹丕。曹丕对曹植很不好,所以才有了七步成诗的故事。实际上他们两个人的文章都写得很好,曹植诗写得好,但要论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影响大的还是曹丕。曹丕讲过两句话,“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这句话出自他有名的著作《典论》中《论文》一文里。在这篇文章里还有一句话,“年寿有时而尽,乐荣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不朽也”。富贵荣华如浮云,总有尽头。今天有很多钱,口袋很充足,但是明天这事就难说了,可能就没有了。今天官做得很大,像《红楼梦》里讲的,今天笏满床,到了明天就可能衰草枯杨。今天因嫌纱帽小,明天致使枷锁扛。所以荣华富贵有时而尽,那都是有时限的,未若文章之不朽也。曹丕继承了曹操的魏王,自己又废了汉献帝,做了皇上,而且把自己封成“魏文帝”,把他爸爸封“魏武帝”——曹操当了个“武帝”。说老实话,曹操的文章真是比他儿子写得好,诗也写得棒。鲁迅先生对曹操的文章评价很高,历来真正有眼光的文学史家都评价很高,但是他被自己的儿子封了“武帝”。本来曹操心里想的是引周代的前朝典故,周武王灭了殷商,灭了纣王,建了周,自己称“武王”,他把父亲姬昌谥为“周文王”。曹操想做“文帝”,结果他儿子把“武帝”给了他,来了一个颠倒。还是回到杜甫的诗上来。杜甫说,你看我的诗,跟曹子建差不多,“诗看子建亲”,这里的“亲”当“亲近”讲。他说,我年轻的时候,那时候还在东都洛阳——杜甫是在洛阳长大的,生于河南巩县,离县城东面十里的瑶湾。他大概是跟着姑姑长大的——“李邕求识面”。李邕,大家可要记住这个人,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书法家。生活在盛唐的时候,行书有名,最有名的是他的《麓山寺碑》。麓山就是长沙的那个岳麓山,就是*当年读书的岳麓山,爱晚亭所在的地方。麓山有一个麓山寺,那寺里面有一块碑,那是李邕最有代表性的。据说李邕写书法,“一碑折千金”,动不动就要一千金。李邕因此而暴富。他非常有名,做到北海太守。但是这个人还是比较正直的。李林甫作宰相的时候,唐玄宗听了李林甫的谗言派锦衣卫杖杀了李邕。唐代的刑法是很严酷的,派人来,把圣旨一念,当场杖杀,拿着棍子当场就打死了。李邕就是这样去世的,但是李邕是很有才学的。杜甫说,我小的时候,李邕都求我,想跟我见一面。那个时候杜甫多大呢?就跟我们现在最小的小朋友差不多,七岁左右。杜甫后来在《壮游》诗里面写道,他小的时候,“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写诗开口就歌咏凤凰。“九龄书大字”,九岁的时候就会写大字了,“有作成一囊”,我写的大字累积起来都够背一囊的了。我在东都洛阳是个很出名的小才子,“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王瀚也是当时很有名的诗人,《全唐诗》里也收了他的诗。杜甫说,不但李邕想要见我一面,王瀚也愿意跟我做邻居。是不是真是这样,我有一点怀疑。因为杜甫当时非常渴望别人用他,所以当然要吹嘘一下。杜甫是很能吹嘘的。北大有一位教授,叫冯至,是第一本《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说杜甫可能从他爷爷那里继承了喜欢说大话的毛病。杜甫的爷爷是杜审言,做过膳部员外郎,是武则天时代的人,杜审言就很能吹,杜甫可能受了他的影响。我认为这个不必多作指责。诗人写诗,如果不说大话,不能吹恐怕也不行。杜甫二十刚出头的年纪写了《望岳》,看东岳泰山。他不是登泰山,而是从底下仰视的角度看。“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最后两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实际上是在说自己,如果我登到这个泰山上面的话,“一览众山小”,众山都在我的脚下。如果杜甫没有这个胸怀,没有这个胸襟,没有这个气相,这首诗早被人忘了。跟他关系很好的李白也是这样。他在湖北做不了官,去找韩荆州,希望韩荆州能够把他推荐上去,写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与韩荆州书》。荆州是荆州刺史,刺史相当于现在的地委*,或者地区的专员,这样一个级别。在这篇文章中,李白先把对方吹捧了一通,说:“君侯乃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权”不当现在的“权利”讲,这里的“权”是秤砣的意思,也就是砝码。你是权衡人物的砝码,你要是说我行,给皇上一推荐,皇上就会用我。“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你如果一推荐,我李白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我就有官做了,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了。然后李白讲自己,说“白陇西布衣”。我李白是陇西人——实际上李白不是陇西人,李白祖上是陇西人。陇西就是现在的天水,天水李家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天水李家历史上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武将,就是李陵。李白说是李家的后人,名门之后。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说“白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我请你一天给我出一万个题目,我根本就用不着坐在那个地方苦思冥想,我靠着这个马鞍上就给你回答了。还不是骑在马上,是靠着马鞍子,还没上马,我就把你这些问题都给你回答了。“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李白是能做到的,李白是有这个功夫的。杜甫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就说到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根据我的研究,唐代诗人当中学问最大的就是杜甫。不敢说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他的很多诗确实是能够看出他的学问的。“读书破万卷”,确实是破万卷。虽然这个“万卷”跟现在这个概念不太一样,但是能够读得“破万卷”也不容易。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者: 杜甫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徵,欻然欲求伸。体会下,希望可以帮到你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21:0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作者是杜甫。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5 21:0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作者是杜甫。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