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2 21: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1:3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医疗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完善,比如说,我国古代吃药是很大包的。但是,现代的药,就是由一片或者是一粒构成的,所以,当一个女性在出现月经量少,并且月经颜色发黑的情况时,也会选择吃药来进行调理。那么月经量少发黑吃什么药调理?下面由小编为你解答。
有可能是内分泌失调或宫寒引起的,是可以服用益母草膏、乌鸡白凤丸调理一下是比较好的。
可以在月经前7-10天开始服用,至月经来,如果症状明显改变,那么服药可以坚持两个周期,期间同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饮食,辛辣寒凉之物少吃或近期不吃。
常人每次月经的总量在50~60毫升之间。每个人的月经血量多少并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每次月经血量多少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果月经周期正常,一次月经血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连两层纸都湿不透,就算月经稀少。
经期应注意保暖,忌寒、凉、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袭;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应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给你一些小妙方:益母草60克、红枣30克、鸡蛋10只,共煮,喝汤,吃红枣与鸡蛋。延志堂手工熬制的月膏,调节月经量少,颜色异常。
月经不调是现下女性朋友的最大的健康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中医中有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法,那就是艾灸,那么月经不调可以艾灸哪些穴位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对于月经时间错后,量少清稀,并伴有眩晕、失眠、心慌,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症状的属于血虚型的月经不调。艾灸治疗重点推荐三阴交、关元、子宫、涌泉4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
这几个穴位不仅对月经不调、经痛有很好的疗效,对于平常的保健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可以用隔姜灸和温和灸,这样能更好缓解月经不调。
艾灸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3.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4.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除此之外,艾灸并不能完全根治月经不调,最好是结合药物一并使用,常用的药物有:
妇科十味片:养血舒肝,调经止痛。用于血虚肝郁所致月经不调、痛经、月经前后诸证,症见行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疼痛,血块排出痛减,经前双乳胀痛、烦躁,食欲不振。
逍遥颗粒: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