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求节日对于民族有何关系的名言(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5:35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0:22

传统节日与民族的文化认同
仲富兰

近来,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话题在媒体上形成了热门话题。继去年亚洲某国家正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祭”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全国*纪宝成为传统节日呼吁之后,在今年的*上,许多*与政协委员纷纷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节为我国法定节日和假日。有不少民俗学者近日还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他们认为,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很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为五大传统节日,被规定为法定假日。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还是各家各户乃至全民族都喜欢参与的节日,能发挥涵养中华民族之根,弘扬民族之魂的作用。还有人认为要建立一个经济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做支撑,过传统节日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但也有不少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衰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明显的农耕时代特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由于平时工作的繁忙和劳累,现代社会人们对节日的需求是温馨浪漫,是彻底放松,是过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个性。但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正好相反,旅途的劳累和社交的应酬,老套的习俗和势利的攀比,经常使人的个性淹没在世俗的共性之中,将人搞得疲惫不堪,毫无乐趣可言。衰落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值此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和传统节日必然衰落的议论声,笔者无意加入这两种意见的争论,只是想从另外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向学者通人请教。
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历史上*、文化、宗教、特别是经济等诸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尽管各个节日产生的背景各异,但一般而言,一经产生,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一种节日风俗的产生,与民族心理特征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年年相袭、代代相传。以过春节而言,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庶民百姓,无不同日而庆。
中国传统节日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表现出巨大的文化价值。
中国人生产与劳作的独特印记。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岁时节令”的具体内容,在农耕文明语境中的节日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确认的。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已经看到了十分完备的古代历法纪年。与古老的天文、历法、节气、物候知识组成一个硕大的复合系统。古人说“四时八节”,其中二十四节气时令在民俗节日构成中至关重要。在这里,“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生态环境完美和谐的特征。
中国人和合与*的理念追求。回望中国的各种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太阳与月亮的运行有关。历史上民俗节日的排定,特别注重一年十二个月的朔望,这几乎是中国农耕社会过节的最基本的约定俗成标记。望日月圆,是一个月的十五。古代秦汉时期的方士、道家测算月历时,另有“三元”之说,认为“天官”之神主管“赐福”,生日在正月十五,是为“上元”,于是古代约定每一年的第一个望日为“上元节”,大庆大祭,发展成为“元宵节”。又认为“地官”之神主管“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是为“中元”,古代约定为“中元节”,家家举行祖先大祭,成为大节。又认为“水官”之神主管“解厄”消灾,生日*十五,是为“下元”,古代约定为“下元节”,也曾发展为节日。 最值得注意的是八月中秋,本来“仲秋”只指八月,后因八月望日正是三秋之中,于是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天上的一轮满月,可以使壮夫垂泪;每年的新春佳节,天涯海角的游子都要回家团聚。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应当说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中国人思维与记忆的符号代码。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排列月日,十分繁复,许多被看作是吉日或祭日的日子,难以记忆逐渐消失;但是,人们却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于是就有了“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其中“五五端阳节”、“九九重阳节”被看作是除年节以外的重大节日。
为什么要有节日呢?不过节,地球不是照样转动,太阳不是每天升起又落下吗?是的,我琢磨这个“节日”的最根本的意义,还是在这个“节”字了。它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节奏律动有关。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在以农立国的国家里,节日的起源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四时八节”,像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城乡人民共度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离不开农事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的生活要有节奏,并以此来适应大自然的节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民间的节日正是体现着这生活的节奏。节日之所以出现,除了种种动听的传说,美妙的阐释之外,最基本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辛勤劳作的人们,需要调剂、休息和娱乐,节日是民众为调节自己的生活而自然形成的一系列缓冲机制,人们也正是通过各种传统的节日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与祝愿以及对未来的向往。可以说,节日是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需要,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民间节日。
现实的巨大反差
传统的岁时节日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包括固定的节期和特定的文化活动,春节、元宵、清明……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些节日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有的是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的,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及道德风貌等,传统节日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根”。
说传统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一回事,但现实中的巨大的文化反差又是一回事。事实上,新时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有许多传统节日如今变成“美食节”,或者是商人促销的“推销节”,如今过节,商业炒作越来越火,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日本身的意义却被越来越多的人遗忘。为拉动消费,劳动节、国庆节变成了黄金周,春节是“吃喝节”,“三·八”妇女节是购物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更是商家的必争之日。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或者简单的物质消费。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节日的需求主要是精神和情感的需求,情感价值是节日里最主要的核心,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讲表现得更为鲜明,更具特色,比如老百姓必定要吃的中秋团圆饭和春节年夜饭,即使不能来也要“千里共婵娟”,心也是要在一起的,这也是中秋节和春节产生和被重视的原因,这个需求是一种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是我们这个民族五千年来聚而不散的最大的精神内核。
一个节日是有很多载体的,它必需有传说,必需有故事,比如中秋节有嫦娥奔月、吴刚砍树,端午节有屈原投江。二是它必须有活动和仪式,如歌舞、赛龙舟、踏青、登高、插柳、插艾、插茱萸等等。每一个节日都有丰富的内容,而且这些都是能创造和表现出中华民族那种文雅、雍容、浪漫的气质。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些节日是与大自然相和谐的,是天人合一的,在这些节日里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需求,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理想和祝愿,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们的很多传统节日中断了,有些甚至已经名存实亡。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内涵被人们忘记了,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秋节是要赏月的,古时过节,人们在种满桂花树的院子里赏月,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对月高歌,把酒问天,是非常美的。可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亮起来的城市,到处是闪耀的霓虹灯和林立的高楼大厦,被遮挡住的月亮不容易看到了,人和月亮疏远了,所以人们赏月这种兴趣也就渐渐地淡了。二是人们没有自觉地认识到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节日不过就是吃点好东西,穿些好衣裳,由于忽视了这些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些节日被我们人为地淡化了,尤其是进入商业化社会以后,传统节日被推向了市场,成了商人赚钱的一个时机,这样的结果使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中断了,这是我们追求物化的结果。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内涵被掏空了,注入了商业内容,贴上了“经济”的标签。鞭炮禁止了,年味儿也淡了,随着节日兴趣的衰减和节日氛围的日益稀释,传统节日在人们眼中也变得单薄苍白。现在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最多的感慨就是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许多人还埋怨年轻人,其实是埋怨不得的,它和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紧密相联,摒弃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除夕之夜就是年夜饭;中秋节就是月饼;端午节成为粽子的展销,元宵节成为汤圆的展示……你说,每一个节日都只剩下一种食品,即便它再有悠远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美好的仪式,老百姓也不会拿它当回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再多的学者通人、民俗专家出面呼吁,请求国家立法保护,效果又会如何呢?真是发人深思。
传统节日蕴涵的文化认同
在不同文化中,传统节日都是特定文化的一种表征,带有自身文化的特色。比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就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圣诞节与宗教传统紧密相关,春节则是农耕文明和家族主义的产物;圣诞节是在宗教纪念日展开,体现为公共场所中的群体性狂欢,春节则在收获后的农耕间歇期进行,体现为私人空间中的家庭聚会;圣诞节表达的是对人格神的崇拜,春节表达的则是对农业神和祖先的感激,等等。这种差别使过节成为不同的族群表达各自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然而,近年来,中国人对过春节的兴趣和热情已经大大减少了,常常会听到人们对年味儿淡了所发出的无奈感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圣诞节在中国民间似乎已经逐渐成为部分民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种文化景观的背后,商家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很明显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使他们不遗余力地发动一切力量来营造这些文化庆典的火热氛围。然而,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节日文化资源,而且从经济的可开发性来看,这些节日也并不比洋节差,在缺乏西方文化传统的中国,洋节应该是处于劣势的。如此一来,洋节在中国民间的盛行就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
文化认同的问题只有在不同文化相遇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只有在面对不同于自己的“他者”时,人们才会有“我是谁”的问题意识。通常的情况是,在不同文化的比照之下,对“我是谁”的追问非常容易在排他性情感的驱使下强化文化的自我认同,并表现为通过贬损其他文化来强调自己文化的优越性。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情况是,当他者异常强大并被想象为学习或模仿的榜样时,就可能使人们过分美化他者,甚至造成对自己的过度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爱恨交加”的自我认同。从本质上来看,洋节在中国民间的兴起,正是这种特殊自我认同的具体表现,虽然它是以比较温和的面貌出现,而没有过多地表现出对自己文化的明显厌弃。
当然,如此看待当前中国民间的过洋节现象,似乎有过度解释和小题大作之嫌,毕竟现在已不同于洋节初兴之时,人们更多是抱着对异国风俗的好奇来“过把洋瘾”,而且,他们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已经被商家与媒体推到了兴高采烈过洋节的狂欢之中了。但是,不加思考与过度反思同样是有害的,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化自觉的民族会在以文化多元为基本特征的世界中健康发展。因此,对于那些热衷于过洋节的中国人而言,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是极为必要的。
这种思考不仅应该针对过洋节本身,而且应该在根源上对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就需要培养民众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使其以理性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和他人的文化。就当前我国的总体发展而言,物质文化上的相对落后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然而,尽管西方发达的物质文化不断刺痛我们的自尊心,但是奋起直追并不意味着必然要以放弃作为民族根底的精神文化为代价。
或许我们不必过多指责民众对洋节表现出的热情,但是,对此进行深刻的思考却是必要的。我认为,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是一个根本性的任务。唯有如此,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民族文化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对过节模式要革故鼎新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形成了自己有节律的排序,并分别拥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所以中国这部万世一系的“农家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它本身连同它的重大民俗节日都应当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它将继续保持着它固有的文化活力。我以为眼下最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是用来承载民族认同感的,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从去年“百余委员建议增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到考虑将传统节日打包集体申报“世遗”等等,我们在复兴传统节日的时候,惯性地用“法”、拿制度来铺设复兴的道路,却忽略了对传统节日的根基——文化渊源的守护。
薪火相传的节日总有一些含情脉脉的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使人间充盈着温情与暖意。传统节日彰显的仪节繁复、风雅精致、彬彬有礼、视教养为文化生命、有高度审美的民族标识背后是高度的传统文化认同。如端午节缅怀屈原,龙舟竞渡,民谣所唱:“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种类似的节日自豪感遍及古典文化的每个角落。我们在怨尤现代人“崇洋节”时应该看到:正是不少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缺乏热情,在文化理念上缺乏自信,才使得传统节日“土气十足”。文化自信心的强弱又与吸纳外来文明的能力成正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方有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而不至于“弃我崇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国人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高速公路、手机、电脑等办公通讯用具的使用,由此带来的便利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却也增加了每一个具体生命的负荷;各种名利场上风风火火赶场的窘迫,就业、职称、升迁与养家糊口的种种压力,加上日常的柴米油盐,迎来送往……徜徉于城市的街头,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礳……再也不能这样活!”人们在疲于奔命中渴望能有一点闲暇,放下一颗浮躁的心;渴望走出钢筋水泥的喧嚣城区,在大自然的静谧中细品一回人生滋味……总之,渴望生活多一点余裕。
  对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来一番革故鼎新,关键是唤醒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春节是“法定”了,假日经济也如火如荼了,但春节文化传统的复兴仍任重道远。如果清明不上坟,中秋不赏月,重阳不登高,这样的“法定”假日能复兴什么呢?文化是相连的,文化也是衍生的。缺乏文化自觉状态下全面、系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提,“法定”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一次文化操演——因为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的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的,无法靠制度的壁垒延传。我们要寻找、恢复的是历史遗响,唤醒遗存的民间文化。
  如果只是固执于自己的传统,而没有对新的异己文化吐故纳新的本领的话,传统节日文化只能贫困、萎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三千年前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度。节日的流传是漫长历史选择的结果,社会发展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要发展。如果我们不改进过节的节日理念和方式,依然吃喝当头、人情送礼当道,那么,即使法定了传统节日,无非是又给了我们一个吃喝的借口和人情往来的理由、无非让商家多了几个狂欢节,把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阉割殆尽,使之成为不伦不类的经济猎物。在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理性的文化认同才能得以实现,复兴传统节日、重建礼乐神州才不只是梦想。如果只求热闹,只问经济,忽略节日的文化内涵,缺乏文化自觉,我们该拿什么复兴传统节日呢?
目前我国的法定假日中,春节、五一节和国庆节三个“黄金周”,只有春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其他的传统节日,虽然民间有所保留,但并未被规定为官方法定节日。根本出路在于革新传统节日的过节模式,让传统节日更放松休闲,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娱乐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更加符合现代人对节日的需求。而传统节日法定化,只是将传统节日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而已,根本无法改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好或者厌烦。既然人们对传统节日缺乏兴趣,想通过官方干预,让传统节日法定化,达到复兴传统节日的目的,自然无从谈起。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1:40

1.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日益*,又不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2.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初七)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我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后有妇女于此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
3.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阴月阳日,故名“重阳”。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影,听到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赶快叫家里人缝制小代,内装茱萸,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借以避难。桓景这一天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然家里的鸡、狗、羊全部死掉。从此,民间就有在重阳节做茱萸代、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唐代诗人王维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载了当时的风俗习惯。由于该诗感情真挚,至今脍炙人口。
4.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
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后的*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5.清明节(农历二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6.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7.元旦(一月一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一天烘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9.除夕(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10.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月初八这一天,旧俗要喝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
名言: 1.毁灭对我来说并不可怕,因为在我出生以来我早就试验过了——一亿年前——而且在今生的一个钟点里,我所遭受到的痛苦,要比一亿年中的痛苦加起来还要厉害。世界上另有一种太平,一种宁静。一种无忧虑无愁无烦恼无困惑一种对一亿年的节日的欣喜和满足之情。对此我无限地向往和渴望,希望机会一到,便能再享受一次。
------马克·吐温
2.劳动可以使平时变为节日。
------莱尼斯 3.平时不劳动的人,一生没有节日过。
------涅克拉索夫 4.人生宛若庆祝节日或从事送葬的行列,人人各就其位,在司仪长的指挥下前进。
-----霍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13:15

要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永恒的真理。中国人不信仰*教为什么要过圣诞节?我们有自己的情人节为什么要去过外国人的情人节?你认为身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节日看的淡,而对外国节日有浓厚的爱好,你觉得你还是炎黄子孙吗? 以下这个他们肯定会说的 都是网上抄来的 1、过外国节假日,给中国带来不利影响了么?恐怕是利远远大于弊吧。加强感情交流。。。。。。
2、传统节日是不是把现代社会需要极力倡导的文化都包含了呢?如:国庆节,建军节,......
3、现代的全球化时代,难道俺们依旧要在文化上闭关锁国么?过外国节日,并不代表只过外国节日。需要弘扬什么文化,俺们就需要什么节日。呵呵这个也很好回答他:1中国近代以来一直积贫积弱,造成了国民潜意识的以为外国的东西大部分比中国的好,把过洋节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捧。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好处。2过洋节的弊端主要在于给我们民族文化和传统风俗带来了冲击。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的根本,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丧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民族向心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3过洋节日就不闭关锁国?过洋节能弘扬中国文化?呵呵 搂主 反正你就想帮他们想吧 有什么挡回去!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人类如何才能悬浮在空中? - 知乎 人体悬浮术是真的存在吗 人体怎样才能真正的在空中悬浮 小孩c蛋白反应高是什么原因 (2014?南海区二模)如图所示,物重G为2000N,小红用800N的拉力花2s的时间... 苹果13系列升级iOS15.5好吗? 出生2o12年11月20日2点姓石光字辈取名 求龙凤胎名字:2012年6月21日(农历5月初3)凌晨0点40分出生,大的为龙,小... by和take有什么区别 takeby后面跟交通工具的区别 我是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信息管大专毕业证 请问可以参加江苏省公*么 我是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信息管大专毕业证 请问可以参加江苏省公*么 谁知道今年山东大学的网络教育及学历认证是怎么个形式? 谢谢 腊八节的意义和你的看法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和成人高考的成人大专有什么区别 传统节日有什么意义?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专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及企业的认可度? 许多青年人不关注端午节等节日,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问我的学历是网络大专,在学信网可以查到。我能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吗?我山东的 关于中国的节日,以及习俗;和已经流失的节日和习俗。再谈谈你对流失节日的看法。帮忙查查,有奖励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大专毕业证书。国家承认么,? 北京雍和宫取消腊八舍粥活动,你怎么看? 熬制腊八粥为什么要那么多的食材? 腊八粥为什么要吃粥呢?有啥传说吗? 透明ABS上面粘有透明胶上的粘怎样去掉? PVC 与ABS 板材复合板上的胶怎么去除 请问大家,去除ABS塑料表面上的哥俩好胶水有什么好方法。 橡胶和abs塑料粘起来 用什么药水可以撕开? 社保缴纳满十五年了,是不是可以停止不交? 怎么去除塑料(ABS)上的万能强力胶而又不损坏塑料 网校的大专文凭有用吗? 网络教育大专毕业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我是山东嘉祥的报的陕西师范大学 网络教育大专毕业可以考教师资格证吗?我是山东嘉祥的报的陕西师范大学 腊八粥要怎么做呢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大专证可以考会计初级证吗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大专证可以考会计初级证吗 对洋节的看法(越详细越好) 浙工大为留学生熬制暖心腊八粥,高校的做法有没有暖到你?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大专毕业证书。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大专毕业证书。 妈妈为什么说时候还早从中看出了妈妈,熬腊八粥的什么态度只有个题目怎么写? 山东计算机网络技术较好的专科学校 山东计算机网络技术较好的专科学校 您好!那么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民间风俗习惯有什么样的看法了呢?谢谢! 山东为什么网络教育大专档案不给存档? 山东为什么网络教育大专档案不给存档? 十一月说说心情短语 山东远程教育提升学历有什么意义 山东远程教育提升学历有什么意义 11月份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