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20 16: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21:25
司马光(北宋1019年—1086年)
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清代大学者王鸣盛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位复姓司马的著名历史学家,因此被人们称为“两司马”。
他们就是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和主编《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也是中国史学史上涵盖时间最长的编年史巨著。
成书900余年来,始终为世人赞扬推崇,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学文化遗产之双璧,海内外蜚声扬名。
该书共刊刻70余版,实为我国历代各类史书刊刻出版之罕见,足见其影响何等深远。
《资治通鉴》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
《资治通鉴》几乎相伴一代伟人 *** 一生,他非常喜爱这部史学名著,前后共读了17遍,直至某些章节的书页变得残破不堪,仍爱不释手。
而且经常告诉周围的人,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屡次向别人推荐这部史学名著。
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曾评论道:“内容思想之博大精深,录事之求实考信,通古今之变,兼收并蓄,拾遗补缺,而成为学史、研史者不可不读之书;又以其考评前世之兴衰得失,通鉴于后人,有资于治国,而成为领导国家者不可不读之书,普通大众不可不读之书。”
近千年来,《通鉴》一直被推崇为中国史学的巨篇,广为流传,教益大众。
而历代研究者层出不穷,继往开来;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通鉴学”。
经过无数学者的努力,陆续产生了《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明通鉴》、《清通鉴》等蔚然壮观的通鉴系列,而司马光以其一家之言,成为一代史学之尊。
如今,对《通鉴》的研究正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它将更多地为人类的进步提供借鉴。
这一发展趋势,恐怕是司马光不曾预期的,但却是他卓绝贡献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