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5 19: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2 12:43
伊能静曾在节目中爆料自己的 育儿 观:“米粒哭闹要某样东西,我就不会理她,让她意识到苦恼解决不了问题,我觉得延迟满足是件好事”。
评论区有不少人纷纷附和,认为对待孩子一定不能太纵容。
但也有人表示不能苟同,认为父母不应该站在*的角度,打压孩子的天性。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困扰每一个父母的难题。
作为已是成年人的父母们,是如何看待延迟满足或打击式教育的?
(1)
“延迟满足”来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的一个著名实验:“棉花糖实验”。
在此实验中,共有600名4到6岁的儿童参与,他们被要求做出选择:在你面前放着一块棉花糖,如果能坚持15分钟别碰它,那么15分钟后你将被额外再奖励一块棉花糖。若没坚持住吃了就没有了。
有些孩子,立马就吃掉了棉花糖;有些孩子一开始没吃,可后来没忍住,也吃掉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一直忍着没吃,等实验者回来以后,他们成功拿到了第二颗棉花糖。
20年之后,米歇尔对参加实验的一些孩子,又做了一次跟踪调查。
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标,以及其他指标等。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 “延迟满足” 这个概念,认为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2)
后来又有若干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的实验。
结果发现,影响一个人成就的,不光是“延迟满足”的能力,还有其他因素。
比如这些孩子的成长条件,包括 孩子自身的安全感、对自己父母的信任感,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外界环境—学校、老师、同学同事等 。
这些因素都会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而棉花糖实验并不能准确预测未来能否成功,只能表明他们当时的自控力水平。
现在很多父母都在崇尚延迟满足,名曰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事实却是,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被父母忽视,父母站在自己的角度,居高临下地看待孩子,缺乏平等沟通。
而哭闹只是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
父母的视而不见会让孩子的情绪找不到出口,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性压抑,长此以往,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3)
朋友家儿子,今年8岁,按理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未进入叛逆期,应该很乖巧可爱。
但恰恰相反,我不止一次地看见他对着自己的妈妈大喊大叫,但是在爸爸面前却像个小绵羊一样老实。
据朋友自己称:孩子爸爸对孩子特别严格,孩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都要经过爸爸的允许。
有时候,朋友管不住自己的儿子,就让老公去管教。
我听后恍然大悟,这种长期得不到发泄的情绪,可不就得找一个出口发泄出去吗。
不敢跟爸爸顶嘴,只能找妈妈撒气了。
我相信这样的情况应该很多家庭都会遇到吧。
家长总觉得孩子过于叛逆,你让他往东,他偏向西。
有些孩子,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躺在地上撒泼打滚。
也有一些孩子,因为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变得自卑内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
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能比得到自己父母的否定更悲哀的呢?
一个孩子,如果在亲生父母面前都不能流露出真实的想法,那他还应该去相信谁?
(4)
我们每一个身为父母的人,小时候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当你考了好成绩,或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往往得到的不是父母的鼓励和夸奖。
而是父母的警告和对比,要么就是让你不要骄傲,要么就是拿你和身边更优秀的一些孩子对比,仿佛在父母眼中,你做的再好也不如别人。
还有,我们心仪一件物品很久,也许是一个玩具,也许是一件漂亮的裙子。
然而无论我们如何央求父母都没有用,于是我们大哭大闹,但依然换不来自己想要的。
久而久之,我们虽不会向父母要求什么,但我们内心对于玩具和裙子的渴望并没有消失。
有些人总认为:打击式教育和延迟满足会磨练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的耐心。
但是万事万物,都讲究一个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是有必要的。
就像蒙台梭利说过一句话:“我们对孩子所作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一生,也决定她一生”。
我认为,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不能溺爱,但也不能无视孩子的需求。
在对待孩子的情绪方面,也一定要懂得如何通过沟通去解决问题。
帮助孩子去消化情绪,而不是放任他自行消失。
消失掉的情绪未来总会回来,而回来的方式不一定是友好的。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