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evenagel反应详细资料大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15 13: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4:55
Knoevenagel反应是指醛或酮在弱碱(胺、吡啶等)催化下,与具有活泼α-氢原子的化合物缩合的反应。
简介,反应机理,套用,历史,
简介
醛或酮在弱碱(胺、吡啶等)催化下,与具有活泼α-氢原子的化合物缩合的反应称为Knoevenagel反应。如下: Z 基是吸电子基团,一般为 CHO、COR、COOR、COOH、CN、NO2 等基团。两个Z 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NO2 的吸电子能力很强,有一个就足以产生活泼氢。 若使用含有羧基的活泼亚甲基化合物(如丙二酸、氰基二酸等)进行该反应,其缩合产物在加热情况下可进一步脱羧,形成α,β-不饱和产物。
反应机理
Knoevenagel 是由碱催化的缩合反应,类似于羟醛反应。根据所用碱种类的不同,可以有两种可行的机理。一种是认为醛或酮先与胺缩合为亚胺,然后再与碳负离子加成。 这个机理与Knoevenagel 最初提出的机理(下图)有些类似。在Knoevenagel 发现这个反应之前,就已知苯甲醛可以与两分子的哌啶缩合,生成苄叉二哌啶缩氨醛。而且苄叉二哌啶缩氨醛与乙酰乙酸乙酯在乙醇中作用时,可以高产率得到下图中的最终产物双加成物。 因此Knoevenagel 认为,反应的机理应是胺与醛先缩合为缩氨醛,受乙酰乙酸乙酯进攻,产生 β-氨基二羰基化合物中间产物,然后消除哌啶得到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并最后与另一分子乙酰乙酸乙酯进行Michael加成,得最终的双加成产物。 另一种机理(Hann–Lapworth 机理)则认为,首先是三乙与醛在碱作用下羟醛加成为 β-羟基二羰基化合物中间产物,然后再消除水得到缩合产物。 上述两种机理中的中间产物 β-氨基二羰基化合物和 β-羟基二羰基化合物 都已从不同的反应中分离出来。一般认为,当反套用碱为*胺时,Hann–Lapworth 机理占主导地位;而当反套用碱为一级或二级胺时,两种机理都有可能发生。
套用
1、2-甲氧基苯甲醛与二乙基硫代巴比妥酸在乙醇中发生Knoevenagel 反应,以哌啶作碱,可得电荷转移络合物。 2、抗疟疾药物本芴醇(lumefantrine)制取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最初产物是 E/Z 异构体的50:50 混合物,但最终会转化为热力学上更稳定的 Z 型异构体。
历史
1885年,德国化学家亚瑟·汉斯(Arthur Hantzsch)用乙酰乙酸乙酯、苯甲醛与氨反应,发现生成了对称的缩合产物 2,6-二甲基-4-苯基-1,4-二氢吡啶-3,5-二甲酸二乙酯,也生成了少量的 2,4-二乙酰基-3-苯基戊二酸二乙酯,这是有关 Knoevenagel 反应的最早纪录。 1894年,德国化学家 Emil Knoevenagel 从多个方面对这一反应作了进一步研究,他发现任何一级和二级胺都可以促进反应进行;反应可以分步进行;而且丙二酸酯可以代替乙酰乙酸乙酯作为活性的亚甲基化合物。 两年之后,Knoevenagel 又开始了对这个反应的研究,他发现,在室温或 0 °C 时,苯甲醛与过量乙酰乙酸乙酯在催化量的哌啶作用下,会生成双加成物 2,4-二乙酰基-3-苯基戊二酸二乙酯。他的一个助手重复了这个实验,在冷却一步上消耗了更少的时间,结果发现得到的产物与之前的产物不同,这次的产物是缩合产物苄叉乙酰乙酸乙酯与上述双加成物的混合物。进一步的研究又发现,如果使用等摩尔的苯甲醛和乙酰乙酸乙酯,将反应温度控制在 0 °C,那么两者之间的反应便可以定量生成缩合产物苄叉乙酰乙酸乙酯,而基本上不产生加成物。这便是现今所看到的 Knoevenagel 反应的雏形,缩合产物苄叉(或烷叉)乙酰乙酸乙酯也被称为 Knoevenagel 产物。但实际上,Claisen 等早在十余年前就已经通过其他方法得到该类型的化合物了, 只不过 Knoevenagel 所用的方法和条件更温和一些而已。 此后的研究表明,如果用原始反应条件处理苄叉乙酰乙酸乙酯,又可得到双加成物,从而证实了苄叉乙酰乙酸乙酯是双加成物生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