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市场机制的本质要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06:0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结合现代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道路的指导理论。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来,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这一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思想在经济指导理论领域一直走在了前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动态变革不断深化,我们党审时度势,*远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理论创新,保持了思想的统一性、时代
性和前瞻性,既把握了经济发展规律,又富于经济实践的创造,避免思想认识在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中形成桎梏,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脚步,对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理论得到新的论述和完善
1.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从重工业优先发展,到走集约式经济发展模式,再到扩大对外开放、进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在经济发展模式及道路上不断探索,成功地在较短时间内建成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工业体系,并不断进行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进入21 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发达国家已经从工业化进程走向信息化方向。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在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以后,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获得的新的动力源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新的经济发展理论首先告诉我们,"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但在发展思路上,我们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新技术应用成果改造传统的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得信息化和工业化实现有机结合,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实践,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这一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信息技术*引发的新经济浪潮一度席卷全球,而新经济最终由于没有获得自己的可持续赢利的市场空间而出现泡沫,从膨胀到破灭。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产业化发展中,需要为信息经济找到坚实的发挥作用的领域。另一方面,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则为信息经济的发展找到了广阔的天地。我国传统产业在生产流程、物流控制、管理程序、信息传递、资金周转等许多方面都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与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快速反应、全面控制等相距甚远。新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全面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升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前期的发展也曾出现过一定的泡沫。在经过调整后,人们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才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基点,也是传统产业发展的新的契机。因此,十六大报告在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的阐述中,十分精辟地诠释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成功提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路径。
2.新的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重点
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作用,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论述较为单薄。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是曾经长期地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以大量的资本、劳动力的投入实现规模的扩张和高速的增长。而随着国民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短缺经济时代逐渐成为历史,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转向以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为主的发展模式。这样,在发展阶段中进行生产资源的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的科学规划就成为发展重点。十六大报告突出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地位,顺应了科技决定竞争地位的国际潮流。
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高度强调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首次提出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结论,把高新技术要素的投入作为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重点。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里,在突出技术要素投入的同时,也对人力资本投资提出新的阐述,把科技的应用和教育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化科技和教育*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这既深化了科技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阐述,同时也深化了传统发展经济理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的认识 ,把科技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结合在一起,对生产要素投入形成突破性认识,更为全面和切合实际地指出了未来社会化生产的要素投入重点。
在突出强调科技投入的重要性的同时,在全面生产要素投入方面,十六大报告也作出了较为精要的概括:鼓励劳动, 鼓励创造和鼓励投资。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 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这些论述都阐明了社会主义生产活动中劳动要素的重要性及多面性,阐明了资本投入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同时,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过程中,除了需要资本、土地和劳动力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经营管理以及信息等的重要性也都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生产要素。它们作为复杂劳动或复杂劳动的积累和物化,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时代下,必须深化对生产要素理论内涵的理解。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坚持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统一了思想认识和理论分歧,深化了社会主义生产的要素投入理论的内涵。"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的论断,充分发展了生产全要素理论,解放了意识观念里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将劳动、管理、资本和知识技术等创造活动归结在"造福于人民"的大旗下,还原它们作为生产要素的本原属性,使之地位平等地构成社会主义生产活动的内容,切断单纯生产活动与阶层分化的必然联系,这对创造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丰富了全要素生产理论的内容。
3.对发展经济的目的本质作出新的确认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促进就业一直是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十六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就业的重要性, 高屋建瓴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把就业问题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确定"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在指明就业问题的艰巨性的同时,也表明了党和国家在扩大就业方面的*和战略的长期性,扩大就业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为发展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和*理论指导,但没有从根本上阐释发展经济的目的本质。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进一步作出了简洁、明确而又切中本质的界定:"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一论断朴素而又有力地对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作出了回答。这一论断首先认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但在新的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仅是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且还要在公共服务、医疗保健、生活环境等多个领域提高小康生活的水平,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发展均衡的小康生活;不仅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属性的理论阐释,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的目的性,使得发展经济的目的本质更为全面、更为准确、更富于时代性,而且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光芒。收入分配理论获得新的丰富和补充
1.收入分配的社会主体进一步得到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日益得到完善,利益群体也日益多元化,如何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加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是确认新的社会分配主体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先确认"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利益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保护。对收入分配主体的突破性发展在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这一崭新的论断,充分肯定了社会各阶层包括新兴阶层对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淡化了阶层的观念,打破了观念里的成见,将各方面的社会力量都团结和凝聚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他们作为社会分配主体的地位都得到了完整承认。这一新的认识,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大潮流,鼓励了多元化的从业和创业取向,在"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这样的前提下,将各阶层的社会活动统一起来,对"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2.收入分配制度的创造性发展
社会分配主体日益多元化,理顺其间的分配关系则成为收入分配制度的关键。在"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的前提论断下,十六大报告对收入分配制度作出了创造性的完善和补充。在大的分配关系上,首先确立的是要"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这种大分配层次的论述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架。在具体的收入分配制度上,十六大报告在确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予以保护的基础上,也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的收入分配原则,对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作出了重要的完善。这种完善不仅结合了时代的发展和形势需要,而且使得资本、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在获得平等的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的同时,在分配环节也获得了同等的参与分配的权利,这无疑是思想观念上的巨大进步。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非劳动收入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分配的重要环节,资本要素获得的股息、红利,技术要素获得的技术股份分红、专利所得等,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股票期权所得……,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收入所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给予确认,保护其合法的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鼓励资本市场发展、技术研发的进行和管理活动的创新,切实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一新的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
3.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新的论述
对分配制度的创新发展还表现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收入调节机制。初次分配中发挥市场的作用,让各种生产要素按各自的贡献在各要素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得其所,提高收入分配的效率,同时提高要素资源配置的效率;再次分配中,*将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保证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以*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以更好地让收入分配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团结。这样的收入调节机制,强调了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要求,提高了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同时也没有偏离*的发展目标,在"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在法律的框架下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这样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论述,充分发挥了收入分配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 ,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按贡献分配,释放了社会蕴藏的建设动力,鼓励投资、鼓励创业,对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社会的团结凝聚具有重要作用。
对财富、资本、虚拟经济概念的新认识
十六大报告正面提出了"财富"这一概念,"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鼓励人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 从而对财富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认识�使得财富不再伴随剥削、两极分化等贬义词,为财富正了名,为人们进行股票、债券等金融投资及地产、黄金等保值商品投资清除了观念上的障碍。"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这样的论述重新界定了财富的属性,对人们追求创造财富给予积极的鼓励。财富不再和剥削、私有化等联系在一起,只要是合法取得、合法支配和使用的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同样具有积极、正面、进步的意义。
关于资本,十六大报告也赋予其本原的面目。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应和劳动、技术、管理等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生产和平等获得分配的权利。"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些论述都将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剥离了资本概念外在的一些观念里的错误认识,赋予了资本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平等地位。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的论述则充分认识到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破除了虚拟经济在人们观念里的那种和泡沫、危机联系在一起的成见,对虚拟经济不再持否定和负面的态度,为促进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和深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宏观经济*理论新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的宏观*有机结合,是有宏观*的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多年来经济建设总结的经验。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理论作出了新的阐述。
1.对*职能作出进一步准确的界定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这一论述进一步清楚地界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职能,为*职能转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在新的经济发展进程中, *依然保留对经济调节的职能,这是对市场机制必要的补充,是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对经济的管理职能将越来越集中在进行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上,必要的行政审批依然保留,但会越来越减少行政审批的项目,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规范,保证
项目的顺利进行。另外,*职能的重要领域还在于进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正和提供完善、高效的公共服务,补充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方面,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平衡发展。
2.对宏观*目标和*工具作出新概述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的主要目标" ,这四大目标是市场经济理论中典型的宏观经济*的目标体系,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成果。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宏观经济*目标也同样具有一般市场经济*下的特征。把这四大目标作为我国宏观*的目标选择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从以往的宏观*的实践中可以发现,我国在经济*的制定和实施中,一直注重观察经济增长指标的变化,以及就业人数指标、市场物价指标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工具间的相互配合,在重点*某一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目标的实现,取得了很好的*绩效。无论是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还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扩大内需的*,均是围绕这些宏观*目标展开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这四大目标作为宏观*的目标体系,对今后的宏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宏观**工具的选择上,我国坚持了计划杠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市场经济并不排斥计划,同时也充分运用了财政*、货币*等市场经济通行的*工具,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宏观**体系。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货币*等相互配合的宏观*体系,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这一论述对宏观**体系作出了进一步界定。首先把国家计划仍放在宏观**中较为重要的位置,同时注重财政*、货币*的使用,并强调各*工具间的相互配合,重点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减少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作用范围,增强指导性计划以及财政、货币*对市场的间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形成较为完整有效的宏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