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石如何形成的?怎样发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9-04 00: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0 00:59
重庆巴南区丰盛镇就有我国最大的一片响石带。到底是怎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片“会唱歌的地带”? 提到响石,丰盛镇的居民大都摇头,表示不清楚;若问起会唱歌的石头,所有人都会指向镇东边约500米外的山头。 外表上看,这是块坡度不大的平常山地,名叫紫云。每到雨天或者起风的日子,紫云地就会显现出别样的风情。 有些当地人给响石取了个绰号,叫石蛋,因为几乎所有的响石,外壳都象鸡蛋一样,可以一层一层的剥落。
响石和普通石头混杂在一起,小的如蚕豆,大的如油橙,外观颜色上并没有区别。听说这里曾发现重达十多公斤的响石,要双手合抱才能摇动发声。
会唱歌的石头被当地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石头体内含有颗粒,当地人称为石响石;一种是石头体内含有液体,则被称为水响石。会唱歌的石头在这里虽然遍地都是,但石响石易得,水响石罕见。两者发出的声响差异当地人都还不是十分清楚。
水响石内的液体很难在岩石失水过程中保留下来,而石响石中的石头等颗粒保留相对更容易,所以两者比例差距极大。比较两者发出的声音,也会很容易辨别两种响石。石响石内部因为含有颗粒,所以敲打时发出的声音清脆,而水响石含有液体,声音略显浑厚。
雨夜里,响石最奇;石头被雨滴敲打,发出“吆吆-箜箜(注音:同空)”的声响,似悲凉秦腔;若节奏快了,则凄厉哀伤,如蒙冤窦娥的呐喊。
响石的形成机理其实很简单:含菱铁质的泥质岩层里,分布着一些土质结核。当结核因某种情况露出地表后,菱铁质逐渐渗出外溢,并在结核外层形成褐铁矿壳,内部泥质因失水而体积缩小,并在泥质体与外壳之间形成空心,所以能在敲击时发出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