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2:3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4:18
人的三观是指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个人认为三观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1、一个人的经历:个人的经历奠定了对世界认识的基础,比如他看到的是人类之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他会认为人是善良的,世界是美好的,相反,如果他看到人们恶语相向,那么他会认为人是这样相处的,世界是靠人这样的关系在运转。
2、一个人的经验:包括他学到的书本上的知识三观,别人交给他的等等都可能被它吸收、接受、比较,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三观。
3、一个人的*:如果一个人爱金钱,爱权势,且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那么他的三观就会是扭曲的。相反就不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4:18
一、心中要有一个信仰(核心价值 是非判断)
人和动物除了有肉体之外,最大的差别在于,人有灵魂,而动物没有。灵魂是触及到信仰层面。无论你信仰什么,指的是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乃关乎你个人,与他人无关。真正的信仰,在本质上能改变你的生命,改变你的性情,生活因此也会发生变化。流于表面的或遗传的信仰都不算,只有和你个体生命产生了深刻的关系才算。
世间存在善恶。有人会选善,有人会向恶。一切皆有可能。上帝给人充分的自由意志,来自由选择善或恶。若上帝*了你的自由,就如同造了机器人,没有任何意义。不过,你要为任何决定负责,没有人能为你的决定承担责任和后果。因为,一切的最终选择权是你自己。所以要全面和本质的看待一个问题很关键,也很重要。
活得越久,越会发现: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小块,是无法用世间的事物来满足的,包括不仅限于金钱、地位、荣誉等,甚至人人都追求的幸福。只有信仰所代表的宗教属性能填补那个缺口。这是真实的。也许现在你没思考过,或没察觉。没关系,对有追求和常思考的人来说,总有一天,时间和智慧会让你意识到。
世间任何信仰都值得尊重。至于本人,所信的是基于《圣经》所代表的*信仰。也许你会问,我为何选择*信仰?对于宗教和信仰,以及智慧和真理的判断,本人之前写的文章:《世间的智慧有很多,但惟独真理只有一个》已给出详细说明(在这就不多唠叨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对于个人而言,*信仰便是一生所笃信的,并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是非的判断和一切价值的衡量标准。
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导致世间流传和出现各种学说和价值理论。自己从不排斥去接触和了解,至少可作为丰富知识层面的一个考量。不过,最终所有的思想和价值都会经过《圣经》所建立的核心价值来衡量和判断。如此就不会随意摇摆和随波逐流。这就是为什么,第一步人要有一个信仰的重要性。
虽然中国民间信仰众多,但仍然是个信仰严重危机的国度,何以见得?这个问题,林语堂先生生前就看得较为透彻,他说,“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或是根本没有信仰。”
林先生的这番话可值得琢磨和深究,相信他的生命旅程比一般人要丰富、深刻。因为他作为贯穿中西文化的中国著名文人学者,也曾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从最初的一位*徒,中途改成儒释道,最后笃信*。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转变,背后一定有一个个可值得推敲的思想和逻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他的书和他的心路历程。
二、多读跨界的经典书(丰富知识 *度思考)
这一点,其实比起后面 [多出去看美丽世界] 来说,是最省钱最实惠的一种开阔自己世界观的方法。因为不是很多人有机会和有条件能经常出去走走,大多数都被困在忙碌的职场或各种琐事当中。
每个人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基本都已经选好理科或者文科。即便如此,在各自领域也有不同的偏科现象,一切都很正常,也符合逻辑。因为没有人擅长所有,也不可能全能。若要突出重围,只能单点突破,也就是专攻一两门最擅长和最喜欢的,如此才不会感到痛苦,也能轻松面对,并且很容易能坚持下来。
通常情况下,大家基本只对自己喜欢的行业、内容感兴趣。不喜欢的自然不会去接触和了解。众所周知,社会的复杂性远远超越于校园,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各种价值观和不同思想的碰撞有时会显得异常激烈。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接触中,若不能充分理解对方的思想和想法,会很难沟通。有时也会在一些场合碰到不同行业的人,于是如何与他们打交道成为一门学问。
在各位跨出校园,踏入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多读跨界的经典书]的重要性。这里需要强调跨界和经典。跨界的书就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经典就更不用多说了,如果读的都是一些粗制滥造的内容,除了没有营养,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为了有效建立和开拓个人的世界观,跨界经典的书,除了丰富你的知识面以外,逻辑思维也会被逐渐打开。最重要的是,跨界经典的书能让人,从单一角度转向*度看待问题。一个从*度看问题的人,注定会比单一角度看问题的人,显得成熟、客观、全面和周到很多。
自此在社会中,就会更明白不同行业的人的逻辑思维和关注点。就不会感觉无话可聊,很自然的能与他们愉快的交流,话题也会越聊越多。于此同时,就会能瞬间换位思考,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相对更容易沟通和理解,更不会觉得自己三观有问题。
三、多出去看美丽世界(开阔眼界 体验人生)
除了上面读书――最实惠的方法外,这点可能需要一些经济上的支持。曾经也思考过,到底是年老了以后去周游世界,还是趁年轻?最终个人更偏向在年轻时多出去走走,因为年轻的时候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往后的人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年老的时候,若是身体条件都还好的话,依旧不会停止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
年轻时,虽然因为工作等因素,条件有限,但每年也努力争取尽一切可能一次国内,一次国外的旅行(远近不限,时间不定)。虽然自己曾去了不少国家,说实话,旅行本身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旅行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能开阔眼界,能丰富自我的世界观、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广度,同时能了解不同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风俗习惯等等。当你实地到过那些地方,所产生的情节和感受完全不同,所讲的故事也会更加生动。除此以外,旅行还能让人,不单单停留在书本的层面,所建立的世界观也会相对更加全面、更加立体、更加真实。
我们无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追求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搜索微信公众号“投黑马”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 )才不会枉费此生。在现实中,很多人去过很多地方,生活也算丰富,可以代表一种广度,但并不见得多有深度。另一些人很有深度,但欠缺广度,宽容心也会相对欠缺,因为TA不能充分理解,在TA所理解范围之外的世界,包括人和事。
当然也不乏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人,和这样的人交流是一种享受。因为他们通常思想不固化,生命有内涵,人生有追求,自然不做作,智慧又淡定,生活中若有这样的良师益友也算是一种幸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4:19
三观即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俗的讲,人生观是人这辈子应该怎么活,价值观是人这辈子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世界观是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这三者虽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4:19
陈学冬:我的三观养成靠的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14:20
1、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