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摇》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30 03: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1:53
昨天晚上看完了矛盾三部曲中的《动摇》,由于太晚了没来得及写读书感言,就只能今天补了。说实话草草看完之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总感觉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况且又牵扯*,实在难以理解。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完全理清各种人物关系,所以就只能挑拣我印象较为深刻的几件事、几个人物来写了。
害,以前看长篇小说基本上看了就丢,心想大致了解情节就行了,哪还会思考什么人物关系、故事主题…现在真的要当成读后感来写还真是有点为难我,我不得不又在脑子里回顾了一遍情节,还是不太清晰,只能想起一点点了,所以说呢,只能想到啥写啥了,就算是一点点记录吧。
这是大*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暴风骤雨似的群众力量,地主豪绅的投机破坏,以及其他具有不同*态度和性格特点的人物的活动,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历史画幅。
自从旧腊二十五日,店员运动愈加轰烈,店员提出了加薪、不准辞歇店员、店东不得借故停业三大要求,再加上土豪劣绅的鼓励煽动,店员与店东的矛盾愈加深厚,社会治安一天不如一天,大街上布满了店员工会的纠察队、劳动童子团、农民自卫军,而县党部对此仍然犹豫不决,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最后面对三种提案,竟决定电省请派专员来指导解决,还得再拖个四五天。
当县城再次面临*危机之时,县党部还是像以前一般犹豫不决,最后不得不请求省里派专员来解决,县党部人员虽多但却无法做到团结一致,每次召开会议大家都固执己见无法看到自己观点的缺陷,无法看到他人主意的优点,往往只能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无可奈何只能请求省里派人解决,将自己的责任、县城的命运完全依托于省派专员,反而还会觉得肩膀上轻松了很多,天大的事已经有应该负责的人来负责了,党中人*意识的薄弱只会助长反*人士的气焰。
好在两次的省派专员史俊和李克还较为机警果断,解决了当时县城面对的困难。县党部人员的犹豫胆小与省派员的果断勇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部分人的*意识还是不成熟的。
文中新派女子与旧派女子的对比也令我印象深刻。妇女协会的工作人员孙舞阳思想开放,是新派女子的典型代表。在外人看来孙舞阳充满心机、放诞不羁,而在方罗兰看来孙舞阳机智、可爱、思想先进,这两种评论都是对的,孙舞阳虽思想先进可有时候又太过开放与不拘小节,她虽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却也令不少人厌恶。
方罗兰的妻子方太太便是典型的深受封建伦理道德毒害的旧派女性,她曾两次与丈夫方罗兰争吵,最后不惜离婚。方太太很少出门,可通过她的好姐妹刘小姐和张小姐她也知道丈夫工作时的一些事。第一次因为孙舞阳送给方罗兰一块手帕而生气,即便那块手帕并不代表什么,方罗兰还是一如既往地忠实于自己的夫人。第二次便是因为外面的流言蜚语,即便孙舞阳与方罗兰并没有任何逾矩之处。她的敏感、守旧最终还是害了她自己。
这两种思想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无法评判,如果真的要选择那便是将两种性格中和才是最好的。
故事情节波折复杂,我并没有深入探究,只是思考了几个片段,所以我并不明确故事主题是什么,便在网上查了查。中州期刊矛盾的《动摇》主题再探上说:《动摇》的主题应该是通过展示各阶层人物在大*背景下的所作所为,表达的是*的基础在动摇:左中右三方参与共同决策*,愚昧、野性和私欲笼罩了一切。
仔细想想好像是这样,不过我自己还是思考不出来,所以只得借助网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