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9:3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45
1、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2、食用鱼肉对孕妇胎动不安、妊娠性水肿有很好的疗效。
3、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鱼肉中富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的功效。
5、含有丰富的完全蛋白质。鱼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黄鱼含17.6%、带鱼含18.1%、鲐鱼含21.4%、鲢鱼含18.6%、鲤鱼含17.3%、鲫鱼含13%。鱼肉所含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而且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6、脂肪含量较低,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鱼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较低,大多数只有1%--4%,鱼肉的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7、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高。海水鱼和淡水鱼都含有丰富的磺,还含有磷、钙、铁等无机盐。鱼肉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扩展资料:
烹饪注意
1、作为通乳食疗时应少放盐。
2、烹制鱼肉不用放味精,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鲜味。
3、煎鱼不粘锅的窍门:先把炒锅洗净,放旺火上烧热,再用切开的生姜把锅擦一遍,然后在炒锅中放鱼的位置上淋上一勺油,油热后倒出,再往锅中加凉油,油热后下鱼煎,即可使鱼不粘锅底。
4、鲜鱼虽然滋味鲜美,但含脂肪少,成菜缺少脂肪的香味,还或多或少地带有腥臭等异味,为了弥补鱼肴的这些缺陷,在烹调时加入适量的肥膘肉,可以增加菜肴的香味与营养价值,去除鱼的腥臭味。
5、活宰的鱼不要马上烹调,否则肉质会发硬,不利于人体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46
营养价值:
1、鱼肉脂肪含量低,100克鱼肉所含脂肪不足2克。
2、鱼肉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容易被人体吸收。
3、鱼肉还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A、D、E,含有多种脂肪酸。
4、鱼肉是高钠食品,含有微量元素硒、碘 和氟。
功效:
1、鱼肉中的脂肪酸能够防止血黏度增高,可有效防止心脏病的发生,并能强健大脑和神经组织以及眼睛的视网膜。
2、每天吃100克的鱼肉,就能满足人体每天对碘的需求,从而预防甲状腺疾病。
3、儿童经常食用鱼类,其生长发育比较快,智力的发展也比较好,而且经常食用鱼类,人的身体比 较健壮,寿命也比较长。
4、很多食物都不是很容易消化的,而鱼是一种能够轻松消化的食物。鱼肉很容易被体内消化和吸收,鱼肉中蛋白质的结构松软、肌肉纤维结构比较短、水分含量较高,吸收利用率可高达96%。
扩展资料:
吃鱼注意事项:
1、鱼肉过红过白不吃
鱼因品种不同,本身就存在金*鱼这样的红肉鱼和带鱼这样的白肉鱼之分,但如果鱼的颜色过于鲜红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剂的“功劳”。
2、现杀活鱼放放再吃
刚宰杀后的鱼肉品质并不是最好的,因为鱼肉会有一个“排酸”过程,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更加鲜美。像草鱼、鲢鱼这样的小型鱼,应该立刻冷藏,2小时后再烹调;而大型鱼需要冷藏超过2小时。
3、价格太低的不买
价格低得离谱,就要考虑鱼的来源、品质和安全性问题,变质鱼吃下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风险。
4、生鱼片冷冻后再吃
生鱼片中可能会存在寄生虫,寄生虫对热和低温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后可被杀灭,而一般生鱼片餐盘下的冰块完全起不到杀灭寄生虫的作用。所以,只有对原料的来源足够放心,鱼才能生着吃。
5、腌制过的不吃
水产品中可能含有较多的亚*盐,在干制或腌制过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质发生分解,产生胺类,和亚*盐结合成为亚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鱼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46
鱼的营养价值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47
现代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几乎顿顿都能吃到肉,但你知道吗?在营养学上,吃肉有一条建议:“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也就是说肉类当中要数鱼肉营养价值最高,这是因为鱼肉的肌纤维比较短,蛋白质结构偏松散,比红肉和加工肉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鱼肉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尼克酸以及微量元素钙、镁、磷、碘、氟等营养物质。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也有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40~75克鱼类等水产品,或者每周吃280~525克鱼肉。
鱼肉真的有营养吗?今天小荷叶就带大家了解下,鱼肉的营养价值,常吃鱼肉会有哪些好处!
常吃鱼肉的好处
01
心脑血管病的克星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致死率最高的疾病。现代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常吃鱼肉可以预防中风、降低血压。
这是因为鱼肉中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调节体内血液状态,让血液不易凝结成块,防止大脑血管阻塞。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每月保证吃1~3次鱼,每次吃30克左右,这类人局部缺血性中风风险比不吃鱼的人小43%。
鱼肉中还含较多的牛磺酸物质,这类物质能够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调节钾与钠的比例,驱逐体内过多的钠离子,保持血钙稳定,从而起到降低和平衡血压、保护心肌、增强心脏动力的作用。
02
缓解和减轻关节炎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关节软骨会出现退化,最终演变为骨关节炎。美国研究机构发现,每周吃两次鱼肉可以减少患上骨关节炎的几率,也即是说鱼肉中有种物质可以阻止关节炎和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炎性物质的合成,且对关节软骨退化具有缓解和抑制作用。
医生建议中老年人每周吃1~2次鱼肉,对健康有好处。
03
保证大脑发育,预防老年痴呆
鱼肉中含有丰富的DHA,虽然人体内可以由α-亚麻酸合成,但当机体处于特殊时期,如婴幼儿、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此时合成转化能力较低,就需要补充DHA。研究表明孕期补充DHA能降低发生早期早产,促进胎儿生长。
加拿大科学家通过对比健康老人和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现,健康老人血液中DHA脂肪酸的成分远高于痴呆症患者。我们知道,DHA是保持大脑活动与活力的营养物质,它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信息的传递,增强思维和记忆力。老年人每周吃一次鱼,能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几率。
现代研究发现,鱼肉中的ω-3脂肪酸,与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有关,能够缓解精神紧张,平衡情绪,有效地对抗忧郁和沮丧。因此为了能开心快乐,偶尔吃一次鱼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吃鱼肉的好处虽然很多,但是有一些人还是少吃为妙:
01
出血性疾病患者
鱼肉中含有的二十碳六烯酸——DHA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3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如果过多食用鱼肉,则可能加重出血症状。
02
过敏体质慎吃鱼肉
鱼虾等水产品中富含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成组胺,而有些人体内缺乏分解组胺的酶。一旦组胺进入人体免疫系统,就会诱发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如皮疹、湿疹,严重者会出现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有鱼虾等海鲜水产过敏史,建议以后都要谨慎吃鱼。
03
痛风病人
痛风患者要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而很多鱼类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如沙丁鱼、带鱼、秋刀鱼、罗非鱼、鲢鱼、鲱鱼、等。建议痛风患者平时要谨慎食用鱼类,以免引起体内的血尿酸升高。
温馨提示:疫情期间,如果线上购买一定要注意冷链安全,在超市选购时要注意减少购买者与生肉之间直接接触的机会,回家后记得做好生熟分开。
【参考文献】
[1]蒋清涛. 多鱼饮食有益健康长寿[N]. 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05-22(008).
[2]王惟恒. 多食鱼类防中风[N]. 中国中医药报,2008-04-16(007).
[3]西木. 常吃鱼贝好降压[N]. 健康时报,2008-04-24(004).
[4]王勃诗. 孕妇吃鱼并非多多益善[N]. 健康报,2018-05-14(004).
[5]乔岩. 防心脏病:吃鱼油不如吃鱼[N]. 健康时报,2015-10-26(016).
[6]范志红. 三文鱼传染新冠病毒?9招确保饮食安全[N]. 人民政协报,2020-06-17(007).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2:47
1. 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对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