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6:29
5.3.1 水资源过量使用和减少导致水环境破坏
河南省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量比较贫乏,而豫北海河流域水资源量更少,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的过量使用,导致大量河道干涸,湿地消失,河流相继发生断流。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环境,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此外,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和水土流失,河道、水库淤积越来越严重,黄河流域的伊河、洛河及沁河河床已抬高1.8m左右,淮河流域的沙河等河床已抬高0.9~2.25m,近年来一些河流发生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大损失的严重情况就是上中游水土流失淤积河床、泄洪不畅的结果。
5.3.2 水质污染严重
近20多年来,随着河南省海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迅速恶化,水质污染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1980年,卫河流域V类水质和劣V类水质河段长占总评价河段长611km的38.7%,到1997年,V类水质和劣V类水质占总河段长的84.5%。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了治理力度,使水质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2年劣V类水质河段长仍然占到总河段长的79.3%。2005年淮河和海河流域劣V类水质比上年有所好转,但黄河流域有所下降,其V类、劣V类水质河段占黄河流域总河段长的29.37%。2004年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河流长度分别占本流域评价总河长的72.6%、56.8%、49.3%和27.1%。省辖海河流域的水质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是卫河、大沙河及翁涧河等河流。淮河流域污染严重的河段集中在郑州、开封、平顶山、许昌、商丘、驻马店等城市化程度较高、人口密集的区域。
5.3.3 地下水的过量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
在平原区,水资源的利用以地下水为主,由于近年来过度发展“井灌”,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截至2007年底,河南每年仅农业用地下水开采量就达76×108m3,约占全国地下水总开采量的7%,居全国首位。豫北、豫东平原区地下水超采率近40%。20多年来豫北地区超采地下水36.5×108m3,地下水水位平均下降10m;商丘市漏斗区地下水水位平均埋深10m,远高于4~6m的正常水平,成为河南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发展最快的地区。
大范围超采地下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土壤沙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近年来,由于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污染的地表水向下渗漏有加快之势。目前,河南省平原农区地下水污染面积达2.1×104km2,占全省平原区面积的25%。豫北、豫东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是沙质土,地下水位下降后土壤沙化有加重趋势。内黄县硝河以西为漏斗区,目前沙荒地已发展到8万亩。这些生态问题已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5.3.4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
全省原有水土流失面积605.67×10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3%。在全省水土流失分布中,轻度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豫西伏牛山区、豫北太行山的深山区及豫南桐柏、大别山区,中度流失主要分布在植被较好的丘陵区;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植被破坏严重的浅山丘陵区、岗区,极强度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这些地区又是矿产资源分布较多的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地区水土流失。其中强度和极强度流失面积129.9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1.4%。据资料分析推算,全省年土壤流失量1.2×108t,折算流失氮、磷、钾肥分别为100×104t,不仅导致耕地质量退化,也加剧了洪涝灾害和干旱的发展。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土地退化,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此外,土地沙化、盐渍化是*黄淮海平原区农业发展和土地开发的主要问题。平原地区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升到4万多公顷,还有66.8×104hm2的沙化土地缺乏综合治理,风沙危害的程度呈上升趋势。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功能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