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08:02
在一些影视剧、评书、演义小说中,常见到或听到这样的故事情节:由于某件事情,朝堂上的大臣把皇帝惹火了,皇帝大发雷霆,颁下圣旨,将“某某推出午门斩首”,殿下武士立即将其拖出殿外,去执行皇帝命令。这样的故事片段看多了,听惯了,久而久之,便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印象:雄伟壮丽的紫禁城午门,就是明清时代,皇帝处决罪臣的去处。
事实真是如此吗?历史上真的存在“推出午门斩首”的事情吗?为什么,我们今天在午门外,难以寻觅到任何处决犯人的蛛丝马迹呢?
话说宏伟壮丽的紫禁城(今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泉。它始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它有城门四座:正南为“午门”(古代把经线称为“子午线”,南边为“午”,故称“午门”),正北为“神武门”(明朝时,称“玄武门”),正东为“东华门”,正西为“西华门” 。
午门,是故宫四座城门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在明清两朝,历来是宫廷禁地,只有少数人在特定情况下,才能通过。明清500年间(从公元1420年-公元1912年),午门多次重修(清顺治四年,即公元1647年;嘉庆六年,即公元1801年)。
午门,同时还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的南北轴线之上,偌大的皇城建筑中,午门的地位相当高。它的东西北三面,都与城台相连,三面城台合围成一处方形的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为九间,重檐庑殿顶(明清宫殿中最高等级殿顶。这种殿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故又称为“雁翅楼”。而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还各建有重檐攒洒顶阙亭一座。相对于其他城门,午门的建筑规模最为宏伟,也最为坚固,显示出封建君王的威严,更透出一股皇家的庄严和神圣。
作为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主要是做什么的呢?
举办各类重大庆典
午门,是皇帝赐发物品和颁发诏书的地方。颁发诏书,我们好理解,“赐发物品”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古代的中国,从皇家到民间,人们都相当重视传统节日。皇帝作为一国之主,万民之君,在传统节日这天,要象征性地向天下臣民们颁赐物品,以求国泰民安。皇帝们主要颁赐什么物品呢?他们会在立春时,赐春饼;端午节,赐凉糕;重阳节,赐花糕。
每年的腊月初一,皇帝们还要在午门颁布次年全国要统一使用的历书,称为“颁溯”典礼。历书,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当中,非常重要,它要指导农民们按时进行春种秋收,保证不误农时。
有时候,王朝境内,及边境地区,会发生大规模战争,遇到重大战争,每当大军班师凯旋时,还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献俘的仪式:明成祖、明武宗,明神宗,清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都在这里举行过“献俘”大典,以彰显国威,宣示君威。
皇帝大婚时,也要用到午门,当婚礼举行时,皇后乘坐的喜轿,要从午门进入紫禁城,而且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使用午门,其它妃嫔,都只能“望门兴叹”。
午门及在紫禁城皇宫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威严之门,荣耀之门,明清两朝的皇帝,为了向天下宣示“以儒治国”的理念,便命令殿试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们,由午门进宫,朝见皇帝。在读书人心目中,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儿,人生的闪光点,是可以向家族、邻里夸耀的事情。
明朝皇帝多次处罚过大臣,这种处罚,跟其他朝代不同,是用到“廷杖”的刑罚,也就是用特定的棍棒,打大臣们的*。这种打*的行为,就在午门外举行,具体地点在午门前御道东侧。
作为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同时也是大明王朝廷杖的创始人,不过,有记载的,洪武一朝,“廷杖”之事只出现过一次。洪武八年,刑部侍郎茹太素写了一份奏疏,属于那种“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类型,洋洋洒洒万余言,可是绝大多数都是空虚的言词,于事无补。朱元璋是务实派,他认为臣子写的这份奏疏,纯粹是毫无价值,空洞无物。朱元璋一怒之下,杖责了茹太素。其后,建文、永乐、洪熙、宣德几朝都没有再廷杖大臣。明英宗复辟之后,在激烈的朝廷斗争中,有大臣被杖责除名。不过,总体来说,明朝前期,这种“廷杖”刑罚,施行的非常少。
真正开始滥用廷杖是在明朝中期以后。明朝中期以后,大明朝接二连三地出现性情皇帝,比较喜欢随心所欲,这与传统的明朝祖制,与文官集团的价值观常有相违,于是,皇帝们便频频使用“廷杖”收拾朝臣。
明宪宗时期施行廷杖9次,被打的有70多人次;明武宗时候朝政被太监刘瑾把持,朝局一片混乱,1519年,武宗皇帝要出游被阻拦,一怒之下廷杖阻拦的大臣146人,直接打死了11人;嘉靖皇帝也是厉害,继位不久,便陷入“大礼议”之争,他一怒之下,廷杖大臣134人,直接打死17人,震动朝野。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不止这一次向朝臣们举起大棒,“廷杖”成为他与文官集团斗争的杀手锏。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也非常激烈,不过,他并不喜欢使用廷杖,而是干脆躲到后宫之内,“眼不见,心不烦”,二十多年不上朝,不见那些朝臣。
万历之后,廷杖之事在朝廷上也偶尔为之,但再也没有像正德、嘉靖两朝那么大规模、频繁地出现过,明熹宗时候,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一次,他在半个月之内,就揍了三位大臣。阁臣叶向高劝他说:“朝廷业已几十年未施廷杖,万万不可再行廷杖。”魏忠贤此后再也未使用过廷杖。
翻遍有关明朝的史书(不是小说、演义故事),现在的学者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推出午门斩首”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那是影视剧、评书、演义、小说,为了渲染故事情节,紧张故事氛围,故意编造的文字谎言。
为什么说,“推出午门斩首”是不可能的呢?其实我们稍微分析一下,便能找到个中原因,这与古代的制度、观念密切相关。
首先,古代斩刑,是重刑,“罪大恶极者”(当然,许多罪行都是皇帝说了算)才能获刑。而斩刑,基本上都要起到“震慑”的作用。如果想起到“杀一儆百”的功效,就要允许百姓围观。而紫禁城作为皇城,是皇家禁地,除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外,只有朝臣们能够靠近,普通百姓是不可能前来围观什么“斩首刑”的。
其次,在古代的中国,人们比较忌讳谈及死,正常死亡也就算了,被刑罚夺去生命这种事,便是“横死”。横死者,一般都难以进入家族墓地,刑场又恰恰是这种不吉之地,午门既然是紫禁城的正门,皇城的一部分,帝王们肯定不会将这地方变成血腥的刑场。
那么,死刑犯的处决地究竟在哪里呢?它在柴市(今天北京的西四)或者菜市口。这里人员流动,密集,老北京城的普通百姓都居住在附近,选择在这里行刑,便能达到皇帝们所希望的“杀鸡给猴看”的刑罚效果。
前面我们分析后,得出结论:午门行刑是谣传,那为什么又会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讹言呢?任何一种说法,肯定有其来源。就如前文所说,明朝皇帝多次实施“廷杖”,令朝堂之上的赫赫*的尊严变成了一地鸡毛。诚然有些大臣,是为了清名,以被皇帝处罚为荣,但更多的大臣,面对这种“廷杖”刑罚,内心是极度恐惧的,这也是君主*之下的朝堂恐怖,廷杖势必给朝中大臣带去了很浓重的心理阴影。“推出午门”的皇帝圣旨,令人人生畏,传到民间,便“一传十就变味,十传百就成真了”。
加之明清时代,正是演义小说,大鼓评书类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为了好看好听,增强戏剧效果,“推出午门杖责”,也就渐渐变成了“推出午门斩首”的桥段。
回顾既往历史,其实无论是“推出午门杖责“,还是”推出午门斩首“,都是封建帝王残酷无情的表现,他们既要臣子们忠心耿耿,又要臣子们顺着他们说话,严格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办事。臣子们既受儒家思想影响,接受”忠君爱国“教育,便从忠君的角度出发,帮助帝王们去解决问题,按照尽忠的标准,某些臣子们便不畏君威,”冒死进谏“,无形之中,便逆了龙鳞,忤了圣意。”
跟皇帝过不去“,必然就”犯了罪“,廷杖褫夺了大臣们的尊严,斩首则要了大臣们的性命。古代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夺取功名,位列朝堂,换来荣耀,获得特权(不用缴纳农业税、人头税,不用服徭役兵役),却也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伴君如伴虎”。谁又能知道,那个龙椅宝座上坐着的人,啥时候会“天威震怒”,降罪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