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23 03: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13:36
靖难之役间接作战燕军南下
南军在夹河、藳城一役中再次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正面战场的战争略有缓和。南军开始改变策略,通过谈判、搞反间、袭击后方等间接作战方式来打击敌人。在击败平安后,燕军南下,先后经过顺德、广平、大名,并在大名驻扎。多个郡县因而选择投降。
消息传到朱棣的耳中,他得知齐泰、黄子澄被贬的消息后,上书请求和谈。他说“奸臣竟逐而计划顺利,所以我不敢撤回兵力。”听到这个消息的朱允炆便与方孝孺进行讨论。方孝孺提出应该趁机派人回传,借此掌握时间,同时排兵布阵抵御燕军的进攻。为此,建文帝于四月让大理寺少卿薛嵓去见朱棣,传递秘密信息。
薛嵓见到朱棣后,称“殿下白天放下武器,晚上又再次整军备战。”朱棣对此毫不信服。五月初,盛庸、吴杰、平安等人分兵*扰燕军的饷道。朱棣委托使者前往京城向建文帝表示,盛庸等人不肯罢兵,一定有主使。但是建文帝听信方孝孺的建议,将盛庸等人下狱(有人说是诛杀),和谈破裂。
了解到和谈破裂的消息后,朱棣决定袭击南军的饷道,使德州的南军处于困境中。他指示李远率领六千人换穿南军的甲胄,从济宁南下。到了六月十五日,燕军偷偷摸摸地到达沛县,成功地焚烧了大量南军的粮船,导致河中的鱼鳖全部死亡。南军损失了数百万石的粮食,京师震动不已,德州也渐渐落入了危机之中。
七月,燕军进攻彰德,林县向他们投降了。七月初十,平安利用真定的虚实攻北平,扰乱其耕牧。朱高炽坚持不降。朱棣随即分兵回援,九月十八日,平安在一场战斗中失利,*退回真定。
鉴于河北方面形势不利,方孝孺想出了反间计,利用朱棣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之间的矛盾,他向守北平的朱高炽写了一封信,让他效忠于朝廷,并许诺会封他为燕王;同时派人告诉朱棣和高煦,他们的世子密通朝廷,以便燕军北还。
然而,朱高炽收到信后,没有拆开,相反他把朝廷使者和信一块儿送到了朱棣手中。反间计失败了。七月十五日,盛庸让大同守将房昭威胁保定,并派人侦察易州西水寨,以窥北平。朱棣发现了这一情况,只得立刻调兵遣将援助。他分兵守卫保定,并包围房昭的山寨。
十月初二,燕军、真定援兵和房昭军展开决战,朱棣命令勇士悄悄登山,在敌后大摇大摆地举起了旗帜。南军的山寨在看到这一情况后,立刻大乱,与真定援兵一同崩溃。房昭退回了大同。十月二十四日,燕军回到了北平。之后,他们又成功地打败了辽东的敌军袭击永平的行动。
至此,燕军靖难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尽管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获得胜利,但是由于兵力短缺,他们无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胜利,往往放弃掉新获得的地盘,仅仅占据了北平、保定和永平这三个郡。
建文三年(1401年)的冬天,朱棣决定率领军队直接南下,与南军一决胜负。与此同时,道衍也支持停止与盛庸、平安等人的交锋,直奔京师。十二月初二,燕军再次出击。十二月十二日,他们到达了蠡县(位于保定市以南50公里左右)。在建文四年(1402年)的正月,他们分别击败了德州的一支分队和平安的部队,并一路向南。
他们最终长驱直入,到达了馆陶并成功地渡过了河。燕军在正月十二日渡河,十四日攻陷东阿,十五日再攻东平,十七日陷汶上,到正月二十七日陷沛县。正月三十日,燕军先头部队抵达徐州。
得知燕军再次出兵,建文三年十二月,建文帝委任驸马都尉梅殷为总兵官镇守淮安。建文四年,正月初一,建文帝迁居蒙化(废周王朱橚所居),召回南京,并命徐辉祖率兵援山东。二月初一,何福、平安、陈晖进兵济宁,盛庸进兵淮上。朱棣命兵袭击南军饷道,二月二十一日,在徐州击败出战的军队,从此徐州闭城死守。